四月的风
四月的风
作者 施泽会
“最美人间四月天”,这句话对四月的描写用语最频繁。四月的风,春风习习,春雨绵绵,春山望远,景色优美。
风的样子,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用什么来描写。春风起时,带给人们是一阵急促的哨音。从草尖上,从春水的平面上,从树梢上,从海面上,吹起了一阵阵,一波波的慌乱的声音。树叶、菜叶、青草、各种花,各种植物都随之摇晃,抖动。随之而来的塑料纸、塑料袋、塑料瓶、废纸片,一切细碎的东西都随着风飘飘然。如果遇上极端天气,八级大风,或者十级以上的大风,出海的渔船就会停止作业,有的树木根系不深就会被风连根拔起。那屋顶上的瓦片,茅草房的茅草也会随之离开人间,到天空中自由翱翔去了。
春天是人们放风筝的最佳时刻。各种风格的风筝漫天飞舞。有的小孩跟着风筝慢跑,有的小孩的风筝的线断了,看着风筝在天空越飞越高,最后一点影子都看不见了,小孩就跑回来向着父母大哭一场。父母安慰孩子,你自己不小心把线弄断了,还哭什么呢?小孩不服气,不是我弄断线的,是风弄断线的,我想和风一起飞翔蓝天呢。父母说你别哭了,我们重新给你买一个风筝,比起之前的风筝更加漂亮美丽。小孩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春天的鸟鸣声格外引人倾听,格外引人注目。布谷鸟、黄雀、麦鸡、秧鸡、苍鹭、白鹭、丹顶鹤、喜鹊、长脚鸟、鱼鹰等,它们到处觅食,欢天喜地,它们风尘仆仆,意气风发。它们或者高歌,或者闲谈,或者漫游,有谈恋爱的,有就地游览的,有盘旋空中悬停的,有蜻蜓点水的,它们不仅优美,而且充满力量。
其实风是无形的,不知道风从哪里,要到哪里去。或许它们来自大海的深处,或者来自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或者来自珠穆拉玛峰,或者来自喜马拉雅山,或者来自俄罗斯,来自欧美、非洲、东南亚,或者来自大草原,或者来自北方、南方、东方、西方,就是自然界的科学家也很难说清楚风到底来自哪里?台风的形成有一定规律,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都播报了很多台风形成的原因,气象专家演绎了自然界台风形成的过程及注意事项,以免人们遭受台风袭击和侵扰。
风有很多隐喻。“风姿绰约”,“风度翩翩”,“风华绝代”等,都是形容人的面貌,对一个女子形象的赞美。
“风尘仆仆”,“风餐露宿”“风吹雨打”等都是形容事情紧急,征途奔波,勇敢面对的一切危险状态。
“风言风语”“弱不禁风”等有些负面影响。“风大浪大”,“风雨同舟”,“风云人物”等都是正面描写。
还有医学上说的词语,如“中风”、“羊儿风”、“风湿”、“痛风”、“邪风”等词语都是对人体产生许多侵害,会发生很多疾病。
各种文艺活动组织的采风活动,用词又不一样了。作协采风,诗风,风骨,带有文艺色彩。风采就是形容人的风格风度。
歌词《血染的风采》讲述了参战军人舍生忘死的献身精神。该歌词讲述了为了国家领土主权,为了民族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最佳词语。
魏晋南北朝的文风,说的风骨,就是个人的品格。也用来形容文学风骨,如“魏晋风骨”,“建安风骨”等等。
四月的风,其实从有了自然界,有了人类,就有了风。从古代创造这个世界起,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个朝代,经历了多少个世纪,经历了多少年代?千万年,万万年,几亿年等等,我们都希望社会风气更加风清气正,风调雨顺。祖国大地严格管控风险隐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亮出每一个人崭新的人生风采。
上一篇: 布谷声声(散文)
下一篇: 洞仙歌·西安世博园踏青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