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隐古寺
在射洪市沱牌镇的正西方向,有一座海拔五百米左右的通济山脉,它以天然拱卫的南北走势,绵延在人们曾经叫做柳树沱的那片土地上。在镇子正西偏南的半山腰那儿,隐藏着一座叫做饶益寺的古寺。该寺山门匾额上“饶益寺”三个行书大字,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于一九八六年九月亲笔题写。二零一三年经国务院批准,该寺亦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寺内字体斑驳的碑刻记载,饶益寺始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清光绪六年(1880)进行过培修扩建。其中的“饶益”二字,原本取其物产富饶丰泽、利益国民;倘若放在佛教层面上便是饶益众生。这是一种你布施给他人,让他人能够获得利益,或者好处的修行方式。该寺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浓缩着古建技艺、绘画精品、屋脊雕塑于一体的佳好去处。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们听着夏日的蝉鸣声,夜里阵雨过后,山沟加大的泉流声,呼吸着山野花草散发出来的清润气息,沿着逐渐攀升的山路,登石梯,绕山崖,一路小喘嘘嘘地到达了寺前的山门那里。当我们一眼望过去,才蓦然发现,先前在山脚下面瞧见的,那一道葱郁疏放的绿色屏障,出自于一字排开的几株古老黄桷树时,立马让人想到“隐藏”和“掩映”所蕴涵的词性意味了。在那道绿色屏障的背后,便是一片依山就势、梯次紧凑,总面积两千来平米,建筑面积一千两百多平米,曾经饱经沧桑的寺庙。瞧着这样的情景,想着这样的地理状貌,自己的脑袋里面,随即浮现了古代丹青圣手们,在殿试《深山藏古寺》这一命题的诗画意境。
原来,在距离寺庙平行的北面,一百来米远近的山崖下面,估摸着自建寺以来,便开掘出来一口古井,和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解决寺庙的用水问题。但是偶尔赶上雨水不济的干旱年景,古井的水位大幅度下降,寺庙缺水,无法生火做饭,正常的生活就会陷入困境。于是在那条山沟旁边的梯路上,便出现了一名身体壮实,年纪三十来岁的僧人,成天默不作声地挺直着腰板,不辞辛劳地登踏着陡峭蜿蜒的石梯,一步一步,非常吃力地挑着百十来斤,从山下那一架桔槔井里面,汲满井水的柏木圆桶,向山上攀登着、攀登着。因为一路上除了可以不断地左右换肩以外,压根找不到一处可以放下担子歇肩的平地。自古以来,诗画家都以“含蓄”二字,作为鉴定作品优劣的条件。如何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既简洁又明快,关键要在一个“藏”字上去开动脑筋下足功夫,以独到的眼光和另辟蹊径的思维方式,一挥就地做好这篇举足轻重的画作。所以一个僧人跳着一担水桶,在弯曲的梯次山路上负重攀登的背影,便把《深山藏古寺》的命题,表现到了诗画境界尽善尽美的高度,甚至成为了一幅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看见我们从山下上来,一位寺僧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且把寺庙的概况向我们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他说,如果赶在距离现在三十年以前,人们要上到半山腰的饶益寺,首先进入眼帘的便是山脚下面,那一片面积不大,周边有几棵稀疏树木的草坪。在那片草坪的正中间,矗立着一座坐西向东的龙纹砖石砌筑的牌坊。牌坊的两侧有一幅对联,上联是:“彼岸向北流,有白鹤玉珠,左辉右映”。下联是:“斯山即西土,共青堤榆柳,日异月新”。牌坊的正中,使用青花瓷片镶嵌着“饶益寺”,三个笔力酣畅、劲峻利落的行书大字。两边的小门上面,分别镌刻着“龙盘”、“虎踞”两个阴文行书大字,字体饱满、力道遒劲,据说是出自明代书法名家的大手笔。
牌坊上面的图案纹饰极其精美,特别是龙形花纹云雾缭绕、屈曲盘桓、飞动流畅堪称绝品。整座牌坊的前后石质板材上,或者镌刻着释迦牟尼佛的生平事迹,或者二十四孝的孝行,以及坊间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什么样的图案。所有的人物形象,配上简洁的场景,给人留下了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印象,可见想见镌刻者刀法之娴熟,功底之深厚了。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之中,一些激进的红卫兵和当地的民兵,把它作为“四旧”的遗迹,只是在一夜之间,便把那座已经存在数百年的精美牌坊给轰然销毁了,整个儿坍塌成为一堆砖头瓦砾,让人看上去五味杂陈,心里堵得慌。
从牌坊那儿绕道上行二百来米,便可以到达饶益寺的山门。山门的造型飞檐翘角、极其精巧,很容易给人留下具有艺术感的视觉。多年以前,山门两边除了蹲坐着乾隆年间雕刻的两只雄劲的石狮子以外,还有一处石砌的月台和青石雕花栏杆。随着岁月的流逝,石狮、月台和青石雕花栏杆,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了。从山门那儿进入,曾有一处天王殿,柱子上配有一副木匾对联,上联是:“弥勒佛笑众生,何日得了”。下联是:“释迦尊悲群迷,几时才休”。天王殿左右有走楼,走楼中间悬挂着一口高约四米,重达两千多千克的大钟。当年饶益寺香火鼎盛时期,清越悠扬的钟声,不时会响彻整个柳树沱的四面八方,给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带来精神和心理上的安适。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那里已经破败不堪,甚至成为了附近生产队的一处牛棚。
不仅如此,山上寺庙的其它建筑,也程度不同地受到一些损坏。那些年轻力壮的僧人被勒令还俗,遣散到附近的生产队参加劳动挣工分,进行自食其力,剩下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僧人,便留在了经过简单改建,成为敬老院的寺庙里面颐养天年。另外,象斋堂、佛堂、大雄宝殿、居士住宿的房间,也一度成为了民办中学的教室,或者老师的宿舍或者办公室什么样的场所。老话有“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说法,这样一来,虽然寺庙已经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但是从另外的角度去考虑,也在无形之中,保护了寺庙大部分古旧文物的完整性。
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恢复了佛教应有的地位以后,除去生老病死和少量还俗的僧人,其余大部分都回到了饶益寺,重新安排了相应的佛事工作。我们一路走过去,瞧见在原来的旧址上,寺庙通过募捐化缘等方式筹集资金,重新恢复了罗汉堂和其他建筑设施,以供善男信女顶礼膜拜、虔诚祈祷,告慰自己的心灵。最是让人不解的是,寺庙里现存的两百余幅清代壁画,其风格十分独特,看上去线条匀称着墨细腻,描绘的人物形态俊逸丰满,亭台楼阁构思奇巧不落俗套,极具艺术欣赏价值,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何人留下的杰作了。
沿着斋堂上行,我们根据有关资料介绍,瞧见右边的大雄宝殿,采用的是杠杆原理,枱梁斗拱结构,卯榫串联搭接,单檐九檩歇山式构建而成,上面任何部位没有动用一枚铁钉,实为建筑学上的奇迹。该殿占地三百三十平米,梁高八米,宝顶、屋脊高两米,上下全高达到了十米。跨进门槛,我们瞧见殿内左右两面的墙壁上,各自绘有一幅精美的巨型水墨淡彩壁画。画面上有着众多的僧人,有的高达两米,正在举行有关佛事活动的场景,看上去神形兼备、栩栩如生。殿檐下面的斗拱有着三十六对雀嘴,每对雀嘴之间均涂饰着三层彩色圆筒形图案。该殿的屋脊为陶砖镂空图案的纹饰,中部为琉璃宝顶串珠,两边分别雕塑着一条龙形屋脊,以环绕延伸的模式,昂首于宝顶两边,看上去雄奇生动、极其威严的态势。虽然整座宝殿经历了数百年世事更迭的风雨沧桑,仍然不失状貌峨然,安之若泰的庄严气相。据此揣测,该殿的整座造型和内部设施,大约已经成为射洪境内,唯一仅存的明代建筑艺术的遗存了。
大雄宝殿的后面,是一片斜长的山坡,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占地面积二百来平米的玉皇楼就坐落在那里。根据那片座南朝北的地形,建筑师依山就势,采用吊脚楼的建筑方法,在高低不同的山体上,锚定一根根长短不同的柱子,接着在上面装配纵横的枱梁,最后铺满厚实的楼板,一长溜木质结构的楼房就形成了。楼阁里原来分别绘制有六十八幅壁画,其内容大多取材于《封神榜》里面的故事情节,文化大革命当中部分被毁坏,现在还有三十七幅可供人们欣赏。楼上所有的梁枋上面,分别描绘着精美的彩色花纹图案,吸引着人们溯古思幽的目光。
揖别寺僧,我们按照原路返回寺庙的山门那儿,便站在那一排黄桷古树的中间,享受着雀鸟啼鸣,以及从通济山边吹拂过来的夏日凉风,朝着东北方向极目远眺了过去。在那片群山叠翠、沃土连片的方位上,曾经经历过沧桑岁月的涪江,仍然以江宽岸阔、风尘仆仆的从容态势,从松潘县雪宝顶下面的黄龙沟,一路跌跌撞撞、长途跋涉地流了过来、流了过来。顿时,在我的脑袋里便浮现了距今一千多年以前,诗圣杜甫在《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里面,所描写的山水诗画情景了。因为,在杜甫生活的唐代,现在的射洪市沱牌镇,就是当时通泉县的县治所在地。“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登顿生曾阴,攲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一川何绮丽,尽日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宝应元年(762)十一月,已是初冬时节,杜甫从射洪出发,沿着涪江向南,准备到达途中的通泉县。在距离通泉县还有十五里,也就是现在的沱牌镇北去不远,其位置大约在洋溪镇那片区域范围里,有一个叫做通泉驿的驿站那儿,杜甫瞧见江光融融、夕辉滋漫,周围的山水环境极其佳好,于是他有感而发地写下了上面的山水诗作。
我们瞧着那一条缓缓流经过来的母亲河,在境遇江中那一座橄榄型小岛的北头,也就是柳树镇老码头那里,彼此作了短暂分流的不大工夫,等到相互温润了小岛上面数十亩,和沿岸那些沙壤土以后,又在小岛的南头相拥言欢合二为一了。接着,渐渐远去的涪江便隐没在东南方向,整个呈淡绿色的峰峦下面去了。于是,我们又把目光收了回来,停留在镇子西头,名逾遐迩的沱牌酒厂的厂区里面,一座座被绿色树木簇拥,闪现着银白色辉光的圆形仓储,一排排井然有序的厂房,以及纵横在镇子里的街道,和那些鳞次栉比的楼屋上面了。
或许是触景生情、睹物感旧吧。因为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早期以前,那时候镇子里每一条街道的街口,还保留着风格各异的砖石牌坊,不同文笔内容的石刻楹联,给后来的人们承载和传递着一种沿袭下来的文脉形式。矗立在正北方向,距离涪江码头不远,两座高达二十来米的砖塔上,不时会有风力震荡出来的古旧铃声,传递到镇子里的所有角落。特别令人惋惜的是,曾经存在了数百上千年,偶尔听到有的耄耋老人,提到的九宫十八庙,逐渐被那些目光短浅,已经偏离了毛主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文艺路线的莽汉,当作封建社会的残余给一一拆除了。那些生长在不同部位,根系盘曲、枝叶蓊郁的黄桷树,以及彼此相距不远,足以辨别的古井桔槔,也同样给人带来了几缕祥和与温馨的缅忆。这会儿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在临风野望、一览无余的当儿,冷不丁生发了祝愿的念头,希望在唐朝杜甫曾经游历过赞美过,这片叫做通泉坝的古老土地上,所有奋发图强的人们,用勤劳的双手,不断去丰裕“饶益”这两个字的内涵和外延,让这片土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