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蛙蟆岩

作者:周加水 阅读:188 次更新:2025-04-09 举报

          仙居有条美丽南溪,溪水像一面镜子,映照着天上浮游白云影子,亦映照着溪岸山上树木影子。溪中有两块叠石像蛙蟆,犹如热恋中的情侣,相互依偎着称蛙蟆岩。蛙蟆岩静卧在南溪中,仿佛在享受宁静的时光,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守护着南溪畔这片土地,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蛙蟆岩蛙蟆岩

      蛙蟆岩边公路弯弯曲曲通往上张乡方向,像一条飘带缠绕在山间,蜿蜒曲折,每个转弯仿佛一幅令人陶醉的风景画。七十年代初的一个早晨,少年和父亲从黄湖村出发,拉着一辆人力双轮车,往上张方向购买木头,从蛙蟆岩转弯开始爬山坡。父子俩边走聊,经过龙潭头后,少年开始感觉脚底有点疼痛,渐渐觉得每走一步,犹如刀割难受。走到田垟陈村附近,少年弯下腰,用手触摸脚底,发现陪伴已久的草鞋已经磨破了,只好坐在路边砂石上换一双新草鞋。

午后的阳光洒在田园上,金黄的稻谷在微风中摇曳,宛如一幅宁静的画卷。群山环绕,仿佛天然的屏障,将外界的喧嚣隔绝,给人以宁静与安详。

七十年代上张道路七十年代上张道路

        少年和父亲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细心入微,得知马安山村有木头出售,需要经过大张村、四岙口村,汤口村后左转弯,爬山路才能到达马安山村。父子把车架放在汤村口,车轮胎藏在一农户家里,慢慢沿羊肠小道向马安山村爬行,山路狭窄蜿蜒,山下邵弄村炊烟袅袅,犹如大地呼出的轻柔气息,仿佛挂起朦胧纱帘,马安山林海苍茫、云雾缭绕。 阳光斜照,金辉满天,天空被染成金色,天边渐渐暗淡,云朵被染上霞光。父子在马安山村,买到2根干燥木头。负重前行,在崎岖的山上,把沉重的木头背到汤口村时,天空已经变得漆黑,仿佛一张巨大的墨色绒布,覆盖着整个世界。

龙潭头龙潭头

        双轮车拉到龙潭头至双溪村途中,一个男人迎面走来说:“今晚,蛙蟆岩至外宅公路停着一辆拖拉机,有几个人守在路边夺树了”,听到这个消息,少年肚子已饿得像一头咆哮的野兽,冲击着胃壁,心惊胆颤,仿佛脚下地面在一瞬间裂开。此时,少年想起蛙蟆岩小山背上,居住着一户人家,有个女儿嫁到第一故乡,父子商量,今晚先把双轮车和干燥木头,转移到小山背上,空手回家休息。

        拼尽全力转移后,父子汗水淋漓,少年跟随父亲身后,在黑暗迷悯回家途中,无法预知关卡将发生什么。走过蛙蟆岩一百多米左右,夜色中被路边人喊着:“站住,你俩做什么的?为什么走夜路,肯定是投机倒把分子”,父亲说走亲戚回家的,少年被一个矮个子男人,猛地一推,猝不及防摔倒在地,骤升而立,再次被推倒在地,猛地站起来时,鼻血像刚烈奔腾的河流,从鼻孔里涌出。矮个子男人说:“先把俩个投机倒把分子,载到步路再审”,父亲说:“你们前面开拖拉机,我俩在后面跑步到步路不是一样吗”?未明求衣,守路人说今晚必须要坐上拖拉机,去步路继续审查。父子坐上拖拉机后, 少年右手按住流血的鼻孔,感受到一种强烈压迫感疼痛,左手紧紧握住拖拉机平板。随着车轮向前滚动,深邃的黑暗里,路边树木在拖拉机灯光映照下,树影轻轻摇曳着枝叶,仿佛悄然披上光影的华裳,低语着夜的秘密。南溪外宅蛙蟆岩到步路只有几公里路程,几分钟时间就到了步路。拖拉机停下后,守路人井然有序走进公社,父子俩坐在公路边石台阶上,背靠墙壁等待提审。深夜,秋风吹拂着脸庞,仿佛在倾诉着岁月的沧桑。等了半个多小时左右,父亲叫少年进去问一下,我俩怎么办?少年惊心裂胆走进公社大门,左边一间屋灯亮着,守路人围坐厨房餐桌前吃点心,少年走进去说:“我俩怎么办”?一个男人说这个孩子走进来了,矮个子男人说:“你俩今晚先回去”。夜深人静,父子俩肚子饿得犹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饥肠辘辘、饥冻交切回到家里。

       父子长途跋涉,购买木头,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畜分开居住。猪舍盖好的那天,母亲说:“择个好日子,把房间里的猪赶到猪舍里”。人畜分居后,春天的山村,飘来阵阵花香,父亲说:“这下好了,猪住得舒服,咱们也住得安心,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清新空气”。

黄湖岭黄湖岭

           首次分田到户,懵懵少年,已经成长为沉稳青年,从青涩到成熟,如晨曦微露到烈日当空。种完晚稻,父亲站在田头说:“晚稻已经种植完毕,我们用自家的手拉车,去上张乡买柴,拉城里去卖”,父子当机立断、雷厉风行。

第二天蒙蒙亮,父子从黄湖村出发,拉一辆人力手拉车。途径步路村、新庄村路边田园,绿意盎然、犹如翠绿海洋,充满生机勃勃气象。步路新庄过去曲径通幽,一边是巍巍高山,一边是南溪畔的美丽风光,清晨,阳光透过树梢,洒在波光粼粼水平上,水波荡漾,仿佛星星在水中闪烁。溪边垂柳轻拂,微风拂面,伴随着鸟儿的欢唱。

        在蛙蟆岩附近瞬息间,父子寓目周边田园,泥土湿润肥沃,一位50岁左右农民,耐心弯腰,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秧苗的根部,其余手指轻轻握住秧苗,右手轻轻滑过细腻泥浆,将嫩绿的秧苗一棵棵插入土壤中,梯田还在注水,水面如镜。一位中年妇女,挑着翠绿的秧苗,风风火火赶路,她的身影在晨曦中若隐若现,汗水洒落在田埂上,编织着希望的景象。周边也有部分梯田稻秧,仿佛抹茶粉般细腻。

        蛙蟆岩转弯后,父亲弓起身,肩膀上拉着一条绳,两手拉着车柄,费力地向上披爬,滴滴豆大的汗珠从蜘蛛网似的皱纹上滑下,一步一步前,一段距离后,父儿轮换进行。父子结伴行走数十华里山路,一路畅谈分田到户后责任田的种植计划。路边田野、村舍与青山相映,累了稍作休息,在海拔400米左右上张公社方山村口,看到右边堆叠一堆柴垛,每百市斤要价1元3角,过秤后买下来,从方山村拉到上张公社附近,又担心木柴被夺走,为确保万无一失,父亲让孩子一个人,先到上张公社驻地打听情况后,才把木柴拉出上张,从方山开始到蛙蟆岩多是下坡路,蛙蟆岩出来后是平路,平地拉人力双轮车比下坡吃力多了,如同逆水行舟。

白山头岭白山头岭

        拉到黄湖村休息一夜,第二天父子俩早早地起床,心里充满希望,期待着能卖个好价钱。黄湖到城里有近九公里路程,途中有黄湖岭和白山头岭,父子俩像纤夫一样,拉着沉重的手拉车,犹如黄牛默默承受着压力,一步一步地爬陡峭山岭,拉到城里出售,赚到5元多人民币。

       三十多年后,少年历经沧桑,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皱纹明显,沉稳深邃,眼神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芒,已是年过半百的老汉。

        十九年前,老汉作为县慈善创始会员,陪同领导赴上张乡村调研时,汽车开到蛙蟆岩时,按下汽车玻璃窗,眺望窗外,阳光明媚,芳草如茵,流云缥渺。一段久违的旋律在耳边响起,回忆如同浪花般涌向心头,唤醒深藏已久的感动。

注:中国作家网首发,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版权所有。

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