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难忘那份苦,那丝甜

作者:闫应科 阅读:685 次更新:2023-11-13 举报

难忘那份苦那丝甜

(文/张建国)

 

我是地方大学生毕业直接分配到二炮某工兵团的,先实习一年再当排长。那个时候,人们把像我这样从地方院校接收入伍的干部叫作“学生官”。在大学里,学哲学的,能不能吃得起工程兵这份苦,好多人为我捏把汗。我在农村长大,自懂事起就尝过苦和累的滋味,田地里的活没少干,吃点苦受点累怕啥?但在一营三连实习一年,再到二营五连当排长两年半,没想到会那样苦。但细细品味,总感到苦中带丝甜苦中见精神。有这几件事,让我记忆深刻、永远难忘。

当我说出全营官兵的奉献精神,都被深深感动。记得我到二营五连当排长不久,正赶上第二炮兵开展三爱爱二炮、爱山沟、爱阵地教育活动,其中有一项是自下而上组织演讲比赛。一天晚上,指导员徐其伦叫我“你是咱连的秀才,写篇演讲稿试试。”其他几位连排干部也鼓励我说“你是雷锋的老乡(湖南望城人),又是刚到二炮的大学生,在施工部队天天打眼、放炮、出渣,很有代表性。的确如此1989年与我一同分到团里的十几个地方大学生,因为受不了大山里的寂寞和施工的苦累,个月不到跑了多半,而我还在乐呵呵地每天搬石头。

我理解,连首长是想让我说说心里话,这么苦你为啥能坚持下来?我静下来反复思考,全营官兵为了贯通这条坑道浴血奋战了七八年,十几条鲜活的生命献给了国防工程,胡定发老连长就牺牲在施工段面上还有一茬茬的战们,宣布退伍命令的当天还在施工现场干活,匆匆叫出坑道,洗洗澡吃顿饭,就登车离开营地退伍返乡了

我忘不了,胡连长的妻儿面对坑道口的哭喊声;我忘不了,疲惫的战士在坑道路边打盹或睡的身影;我更忘不了,退伍时离队战友在一起抱头痛哭的依依不舍!是全营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感染了我,是战友们无私奉献、无限情谊激励了我,这才是人生的价值,这才是雷锋无私奉献精神的精髓。

我奋笔疾书,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一篇演讲稿。经过各级润色和层层把关,一直报到时任第二炮兵政治委员隋永举上将处,他的批示很快传达下来:“这篇演讲稿我读了遍,流了三次眼泪。该团二营官兵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我向他们致以崇高敬意!”此后,我的演讲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二炮演讲团的一员,被安排到二炮各基地、北京各大院校进行巡回演讲。每到一处,我都是最后一个压轴出场,每次演讲都会被如雷般的掌声所打断。掌声伴随着闪闪泪花,渗透着对二炮基层官兵的敬仰。

父母突然探望,认准吃这份苦值得。那是当排长的第一年,由于到部队后一直忙于工作,没有回家探亲。或许是思儿心切,也可能是对我不放心,父母居然搭乘镇上肉联厂的送货车,不远千里辗转四天,一路找到了大山深处的连队。

记得那是一个烟雾朦朦的早晨,我带着二十多名战友从坑道收工归队,走在回连队的山坡上。战友们已连续出渣二十几个小时,队伍尽管整齐但略显疲惫,大家谁都没有气力说话。这时后边传来汽车轮胎碾压碎石的声音,伴随着司机的问路声“解放军同志,请问到80520部队二营五连还有多远?”“前面就是,请问你们找我们连的哪位?”“找三排排长张建国!”

一愣赶紧回头,看到从车上下来的父母亲,仿佛在做梦一样,声音都颤抖了,喊了一声“爸爸”“妈妈”。两位老人走到我跟前,打量着头戴安全帽、身穿施工棉袄、腰系一根绳的我,一时竟然没认出来。也难怪,此时的我,全身几乎湿透,还覆盖一层黑乎乎的土灰,除眼睛和牙齿是白的,其他地方都已黑透。母亲一把拉住我,止不住哭出声

回到连队,待我简单清洗,精神抖擞地重新出现在父母面前,他们才稍稍舒了口气。当我汇报完这一年多的经历和体会,我爸说了句让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话:“孩子,不吃苦中苦,怎能人上人?这虽然是老观念,但要有出息就一定得吃苦。经过这一年多的锻炼,你成熟多了,这份苦吃得值!好好干,我们全家老小都支持你!”

坑道中挥汗如水,感觉不到多么苦。我当排长时,那条坑道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个排分两班轮番上阵,原则上每班上两个排、按12小时安排作业量,早完早撤、干不完不能走。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有的作业面会遇到碳质岩甚至泥石流,有时翻斗车、风钻等器具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故障,所以12小时内常常难以完成任务。

施工中遇到“拦路虎”的时候,最着急的是排长,特别是故障排不掉、作业面安全隐患不断的时候,时间一分分过去,一边鼓励技术员抓紧时间,一边安抚全排人员情绪。气只可鼓不能泄啊!有一次我们排出渣时牵引车“掉道”了,鼓捣了两个多小时也没能把这个铁家伙重新归轨道上。夜已很深,人已很困,我面对困境一筹莫展。我焦急地跑出坑道口,走进值班室给侯全文连长电话报告施工受挫情况,并请示说:“我们排连续干了近二十个小时,能不能换一个排上?”还未等我把话说完,侯连长严厉批评道:“三排长,这要是打仗,拿不下山头就头当逃兵吗?!”几句话说的我猛然醒悟,当逃兵那是军人的耻辱!我跑步进入坑道,吹响口哨唤醒已昏的战们集合。然后站在队前大声说:“同志们,面对困难躲是躲不过去,咱三排决不能当逃兵,人心齐泰山都能移,何况一辆小小牵引车!”几个班长和党员在前用肩扛,其他人垫石头、塞枕木,我一声号令“一二三”的号子声响彻坑道,大伙儿都好像换了人似的,每个人都拿出浑身劲,硬是把牵引车抬回到轨道上。随着机器轰鸣,全排精神抖擞、干劲陡增,竟然一个多小时就干完了剩下的活。当我带着队伍披星戴月走回连队,心里是那样地轻松和甜蜜。因为在困难面前我们没有低头,我们是无往而不胜的工程兵!

品味在大山深处经历的那份苦,我的心里总是能泛起一缕缕清甜。在施工连队的那段岁月尽管过去快三十年,但给我留下的烙印难以磨灭。这段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珍惜的宝贵财富,不断激励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始终保持勇往无前的冲锋姿态。

《解放军报》《解放军报》

注:此文“深山里无悔的青春”为题刊登在2020年5月29日《解放军报》长征副刊;2020年6月3日被《绝对文学》刊用;为《陆军新闻》开白。

《绝对文学》《绝对文学》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1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友军战友、前辈,诗人任宝常老师留言:顽强的奋斗精神,值得学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 闫应科 11-23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