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李煜一个“神话”级的词人的理解与感悟
公元975年,这一年2月,宋军攻下金陵关城,6月就与吴越会师,围了金陵。在金陵城里享乐惯了的李煜,慌了。这个时候还要什么面子,他派人出使北宋,各种送东西求放过。
可惜,宋太祖毕竟是个狠人,12月金陵失守,李煜降了,至此他的南唐没了。第二年正月,李煜被俀到京师,宋太祖表面封其为陇西公,暗中却叫人看着他。
君王不战于沙场,却奉表而降,不知道当时金陵城的百姓有多失望。或许他们对李煜就没有抱过希望,毕竟他为王时,整日也只知道饮酒找乐子。一代君王,做到这个份上了,不过就是个笑话罢了。
谁也没有想,从975年被俀到978年被赐死,3年时间里,李煜完成了从“笑话”到“神话”的转变。这倒不是说他东山再起了,而是说他在这3年里,他在文坛为自己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千年文坛里,对很多文人来说他就是一个“神话”般的存在,他们叫他“词中之帝”。因为他只用了十几首词作,就实力诠释了什么叫“无法复制的经典”。
李煜一生存世的词作仅30多首。前期的作品,虽绮丽却没内容;而后期的作品,主要就是这被俀的这3年时光里所写,一共有十几首,有几首创作年份不详,所以数字无法精确。本期小美就和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这些词中的一些千古名句,让大家感受一下什么叫一字一泪:
1、“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两个名句来自《虞美人》,是李煜的绝笔词。小楼又起东风,顺着明月清风的方向看去,故土不堪回首。最刻骨的愁,是如春江水一样,不绝不断,流在心坎里。
提起“虞美人”这个词牌,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辛弃疾的《虞美人》都因它的存在黯然失色。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大概就是这样。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两句来自《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小时候听邓丽君唱这个歌时,总觉得唱得太过凄苦,后来读了李煜这首词,才明白词比歌还苦。
不再用春江水以愁,而是用丝线来比。“剪不断,理还乱”的愁苦,绕在心间,别有一般滋味。后世名家对这“别有一般”4个字推崇备至,欲说还休的写法,浅尝者不知的愁,令人回味无穷。
3、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这两个名句来自《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只是开篇这“林花谢了春红”6个字,就是后世难以模仿的妙笔,把林花当成了主语,随风飘落非其本意。而落笔再以江水喻愁,只是这一次他心里有恨,恨岁月匆匆,还是恨自己的无能?或许两者兼有吧!
4、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这个千古名句,来自《望江南.多少恨》。事已至此,做什么都没用了,唯有在梦境中还能重回昨日的美好。“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比喻,是李煜首创,后来虽有很多模仿者,却都没写出神韵。一个被俀之人做着一个君王的美梦,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伤感的事。
除了这些外,李煜在这三年里,还留下了数个千古名句,三年时间,从一个被当成“笑话”的君王,蜕变成一个“神话”级的词人,李煜用的就是这十几首词作而已。
上一篇: 谈谈我对黄景仁《别老母》的理解与感悟
下一篇: 谈谈我对道潜《口占绝句》的理解与感悟
评论[1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