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死亡时间之迷
“九月初三日巳时”是林如海的死亡时间,这么详细,一定有故事。这故事在哪儿呢?一般读懂《红楼梦》的人也不会去关心的,只要自己把故事情节读懂就行了,不会在意这时间背后里的故事。而专家只认为这时间有逻辑上的错误,所幸没有修改这一错误。是的,九月初三林黛玉还没收到父亲的来信,贾琏还在宁国府吃庆寿酒,书中交待的来信时间也仅是在“谁知这年冬底”。
那“九月初三日巳时”是什么意思呢?秦可卿在九月初三已病了,有没有时间上的关联呢?我们还是回到书中“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这一章节。书中有这几句话: “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这里交待了秦可卿的死亡时间,没有像张太医所说:“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可望全愈了”。这是伏笔,另外再叙。我们还是紧扣本回主题来分析。
本回的主题是写末世,也是《红楼梦》这本书的主题,即“怀金悼玉”。那书中交待的扬州城,故事就应发生在扬州。我们不要因为时间上逻辑错误而忽视它;也不要因为简单几句话而轻视它。作者惯用写意手法:贾元妃死时四十三岁,不也是逻辑上的错误,但有寓意。我们要把每一个字都要连贯起来,才能真正理解,读懂《红楼梦》。
在明末扬州发生了哪些重大的事件?翻开历史,有一件,也仅有的一件,那就是《扬州十日记》,清兵入主中原,在扬州发生了一场大屠杀。由于扬州城的将士们,拒不投降,失败后导致于全城被屠,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就这样无辜地死于战乱。故事就是这样发展,惨不忍睹。就这么一个标题,揭示了一个历史事情。
作者叙事从来没有一句多余的字,但时间上的逻辑错误是作者故意这样做的,也是因文需要。林黛玉代表前世崇祯的亡魂——绛珠草,崇祯皇帝上吊自杀,就表示抛弃了天下父母,林黛玉的“抛父”的伏笔就在这里演绎。文中标题有“第十四回”, “十” 就代表”十日记”,“四”,逝的谐音,代表死亡;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说的是:死亡人数有人海一样多;林,是我们南方这一带方言,也是扬州话,“人”的谐音。那么,“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是何意?九,三,在汉语中都是虚数的含义,即多的意思,是与“人如海”相呼应的,巳,是第六位的含义,也是虚指,也是呼应。我们通常用“三六九”做大数,就这个意思。由此概括描写,表述了一个亡国的扬州城,死亡人数和时间无法统计。这就是:末世亡国亡族“人如海捐馆扬州城”的惨烈景象。作者隐藏得多好啊!在那种社会环境下,只能这样写。从这个“九月初三日”也就告诉我们:秦可卿的死没有等到“春分”就已被摧残至死。在第五回已说过:秦可卿的美象征着汉人汉文化,秦可卿的死亡象征着亡国亡族的人民的悲惨命运,同时,又是权力更替的牺牲品。
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作者没有要挑起民族的仇恨,而是要人们记住历史,珍惜当今。这就是“怀金悼玉”的主题。下面的“贾宝玉路谒北静王”,就表达了这一思想。书中就有北静王水溶对宝玉的赞美之词:“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果灵验否?”、“雏凤清于老凤声”“只是一件,令郎如此资质,想老太夫人、夫人辈自然钟爱极矣;但吾辈后生,甚不宜钟溺,钟溺未免荒失学业。昔小王曾蹈此辙,想令郎亦未必不如是也”、“逝者已登仙界,非碌碌你我尘寰中之人也。小王虽上叨天恩,虚邀郡袭,岂可越仙輀而进也”。这些话什么意思?是对宝玉的赞美?是对宝玉的关心和忠告?不!实际上是对自己身世遭遇的表白。“虚邀郡袭”,是指水溶,即假宝玉,权力被水溶化了。大家还记得吗?女人是水做的,笔就伏在这里。“垂帘听政”,慈禧架空了她儿子的权力,违反了祖制规矩,即刑法,也是现在称的宪法,是在暗示另一个末世的到来。
《红楼梦》的主题就是这样:一个消亡的末世和一个正要消亡的末世。本回就通过“九月初三日”这个时间节点,把两件相距两百多年的事情连接起来,让人们去深思。其艺术手法之高,堪比现在电影里的时间邃道的运用。这就是文学语言的形象运用。其它有什么考据,有什么逻辑能解决这一问题呢?
下一篇: 北京印象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