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歌声毓中华
延安歌声毓中华
当报晓的晨鸡啼醒延河;当第一缕阳光照亮宝塔。当时光转身,回溯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风雨行程;当岁月入梦,重温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风云。延安——这个黄土高坡上的普通小城,已然成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革命圣地,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人们心中的向往,成为东方文明的神奇代表,成为中华巨龙的点睛之红。
延安的土地养育了一代革命精英,延安的精神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追求光明。说到延安精神,我会想起“两个务必”;会想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想到那张刊登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解放日报》;还会想起“为人民服务”的警备团战士张思德、、、、、、、
“一条条水来,一座座山、、、、、、”。西柏坡,抗日英雄王小二的故乡,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旧址,“两个务必”诞生的地方。艰苦朴素,谦虚谨慎不仅为我们赢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同时也为我们赢得了“四化”建设的凯旋;不仅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是必要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同样是必要的,同样是我们思想和行动的准绳。
“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南泥湾,一片“有雨满山流,无雨渴死牛”的荒山;一块赤地野岭,荒无人烟的瘠土。硬是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召唤下,赤地成绿野,荒山变粮仓。何止一个三五九旅,整个延安,整个陕北,甚至整个中华民族,甚至此后中国的全部历史都为之动容,为之感慨,为之振奋。
“共产党一心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诚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新中国。她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赶走日本侵略者。在陕北这块不毛之地,建立生机勃勃的民主政权。让国人看到了民族的希望,让世界惊诧中国的变迁。*胸怀未来、实事求是、与民谋福的光辉品质和前赴后继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崇高理想,不单单让新生的中国变的高大,同时也让这个原本充满剥削、充满丑恶、充满欺凌的世界,惊现一丝光明,一抹温暖,一片火红。
“山丹丹那个开花哟,红格艳艳个鲜、、、、、、”。一个张思德,一个普通战士的朴素情怀,蕴藏着革命军人“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和共产党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革命宗旨;凝结了革命者最后解放自己的无私风格。革命既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信仰。而“为人民服务”正是这个信仰最坚定、最高尚的组成,也是延安精神最耀眼的光环之一。
说到延安精神,我们除了感动,更多的是感知一种责任,一种继往开来的气概,一种鞠躬尽瘁的操守。时刻听从党的召唤,时刻关注人民的心声。用真诚书写奉献与快乐;用平凡升华热忱和执着。
在革命战争年代,延安精神就像一盏灯,照亮我们黑暗中的行程;或者就是那颗北斗,指示我们前进的方向。她是一面旗帜,引领我们从战争走向和平;她是一声号角,激励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今天,延安精神更像是一首歌,唱响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或者她就是那轮红日,普照中华大地,温暖春夏秋冬。她是一面战鼓,摧动民族复兴的铿锵步伐;他是一座灯塔,指引中华航船越险渡暗,驶向更加广阔更加蔚蓝的新天地。
上一篇: 不忘初心*难忘那年入党时
下一篇: 小酌古诗词
评论[2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