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归巢

作者:魏正方 阅读:731 次更新:2022-03-22 举报

 (2016年12月)


        人们总说,人生如戏,而我却说人生如鸟,人生如鱼。

        我像一只白头鹟,外出翻飞飘荡了整整46年,从出窑工到教师,从企业干部到公务员,六次搬家,八换工作,犹豫过,彷徨过,忐忑过,焦虑过,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晓。正像著名作家杨绛所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现在,累了,乏了,退休又有些年了,该是倦鸟归巢的时候了,回到故乡门前那棵枝叶桸疏的银杏树上,筑个属于自己的小窝,安享晚年生活。

        我像一条马哈鱼,出生在山涧小溪里,有幸拓宽生存空间,成长于较大的河流中,经历过一些风雨,增长了一些见识,深切体会到成事的艰难,生活的不易,如今已过大半生,到了洄游时节,遵从内心召唤,逆流而上,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完成最后一项工作——产卵。

        秃了叶子的银杏树少枝可依,缺乏遮盖,况且时令不合,周围食物稀少,要为果腹而奔忙,无疑给筑巢带来了难度;洄游路上,有急流,有险滩,有暗礁,有瀑布,还有饥肠辘辘的棕熊觊觎,不确定因素众多,到达目的地也不太容易。

        归程虽不平坦,但没有什么能够动摇回归的决心,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前行的脚步,没有什么能够削弱完成筑巢、产卵的历史使命!

        放眼望去,田野上的庄稼,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每年一个循环,一荐接着一荐,荣枯更替,往复无穷;

        再看看,春夏秋冬四季,暑往寒来,一年一个轮回,一个轮回连着一个轮回,从不停歇,从未间断;

        先民们世世代代居住于斯,面对黄土背朝天,劳作、繁衍、生息,相互依存,抱团取暖,与大自然博弈,生老病死,无怨无悔。

        江家桥,这是我的故乡,我的根,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

        想当年,我曾在那片土地上留下了足迹,洒下过汗水,也分享到丰收的喜悦;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对我来说,再熟悉再亲切不过了;满头银发,过不惯城市生活,95岁高龄的母亲,依然住在老家;那里有一些可敬的长辈、热情的亲戚和聊得来的同龄人,还有许多孩提时的玩伴、无话不谈的结拜兄弟、朋友和小学、初中同学;在那里,我度过了生活条件艰苦但天真烂漫的童年、少年时代,也镌刻着我的半个青春年华故事。

        坦率地说,我与江家桥有着割不断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理应属于它。我深爱着那片土地!

        江家桥,半山半田,民风淳朴,青山怀抱,绿水绕村,环境幽静,空气清新,居诸暨、富阳和萧山的交界处,交通便捷,信息灵通,人们崇尚耕读,勤劳节俭,和谐共处,是一个理想的生态宜居、休闲养老之地 。

        站在门前,早晨,太阳从道林山上升起,光照人间,普育万物,傍晚,夕阳沿雪湾大山落下,在地底悄悄运行12小时后,第二天早晨又从道林山上升起,周而复始。

        格物致知,见微知著,其中隐含的哲学道理,明眼人不难悟出。

        故土难离,落叶归根,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由乡情、亲情、友情、爱情编织成的社会关系网中,无一例外。说穿了,人生其实就是一个过程,亦是一段旅程而已。

        我无奢求:一窝,二人,三餐,四季,足矣!

        但愿能在故乡亲手筑就的小窝里,读读书,上上网,发发呆,自得其乐,或邀三五同学、好友,喝喝茶,叙叙旧,散散步,与世无争。不为稻粱谋,莫把名利求。利用闲暇,于房前屋后植几株花草树木,种一些瓜果菜蔬,弄一方赏心悦目的小小院落。离别闹市,闻一闻那里的书香、茶香、花香和果香,过一过简单而宁静的田园生活。布衣茅食,观花赏月,冬晒暖阳,夏吹凉风,得失随缘,咸淡由之,享受属于两个人一生中难得的迟暮时光。

        这使我忆起“九月九的酒”中的歌词——

  “思乡的人儿飘流在外头…… 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乡没有烈酒,没有问候……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

  哦——,故乡,你的游子回来了!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