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住在城里的乡下人

作者:细雨无声 阅读:826 次更新:2022-03-17 举报

                                                                              (一)

       一位爱说怪话的年轻人曾经发表自己的高见:一个有出息的男人会让一个家庭幸福,一个有出息的女人会让一个家族幸福。他的话不是真理,但让这一说法能站住脚的事实还真不少。

       梅,就算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她学习一直很刻苦用功,在她们村是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女子。也是村里第一个凭借自己的实力留在城市里工作的子。她,是家中唯一的女儿,她有两个哥哥,都没有考上大学,在家务农。

       在农村,有个习俗,就是重男轻女。对男孩子倾力培养,因为男子可传宗接代,光宗耀祖。而女子,是要嫁人的,培养成功给外人家出力。所以,七八十年代,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农村,大多数家庭多认为女孩子上个小学足够了,只要认些简单的字,能算账、上厕所走不错门就行了。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男孩身上,如果男孩子不是上学的料,就让他们去学技术。如:木工、理发师、厨师、修理工或瓦工。或者把家里的积蓄用来盖房娶媳妇以传宗接代。女孩子的出路就是嫁人,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婆家。

       梅的父亲比较开明,虽然她有两个哥哥,父亲也省吃俭用尽力供女儿上学,梅没有让家里人失望,她勤奋好学,一路过关斩将,终于考上大学,成为家里的骄傲。

       梅参加工作之后,通过老乡、同事给哥嫂联系了工作,让他们举家搬到市里,虽然他们的工作比较辛苦,收入比较少,但比在村里种地强多了。

       那时,农民靠天吃饭。北方,十年九旱,辛辛苦苦忙忙碌碌一年下来,交完农业税能解决温饱就很不错了。遇到灾年,不仅吃的粮食不能自给,还得欠债,因为得交的农业税没有着落。偶然遇上丰年,农产品堆在地里又卖不出去,丰收也成灾。所以,农民都很羡慕在城里干活的人们,即使挣得少,但旱涝保收,月月能拿现钱,最起码不为养家糊口担心犯愁。

       后来,梅把父母也接到城里,父亲在一个单位看大门,母亲打扫卫生,吃住无忧。虽说工作不怎么好,但比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还无生活保障的农耕生活,简直是天差地别了。在村民们的眼里,他们就像步入了天堂,既羡慕又妒忌。

梅,自己也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每当提起她家的变化时,她总自豪地说:“我用我的行动证明——女孩子上学也是有用的,我不仅给我们村里的女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还改变了我村有史以来人们重男轻女的观念。我们村的人开始重视女孩子的教育了。”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不但可以改变女子的命运,还可改变家族的命运。但在知识改变命运之前,先得改变观念。

                                                                                    (二)

       在城里能挣到钱,比在田地里忙碌强多了。看到每年过年时,少数几个外出打工的人衣锦还乡,那些呆在村里的年轻人羡慕极了。

       那还是九十年代初的一个年夜,那些没有走出去见过世面的年轻人围坐在从城里回来的人周围,如饥似渴地虔诚地听着那些人津津有味的讲“城里人真讲究,米、面、肉等好多东西本来好好的,一过保质期就不要了,我老婆在一个单位打扫卫生,经常有人送她过期的东西 ,我家都很少面。”另一个插嘴说:“城市的钱很好赚 ,一次,我帮一个老太太把一袋大米扛上三楼,就给我五元钱”。往楼上拿一袋大米对于靠力气生活的人来说就像孙悟空拿金箍棒一样轻松。他们说着在城市里的见闻和自己的经历,城市生活像天堂一样吸引着那些从来没有走出村庄的年轻人。他们有的就是使不完的力气!他们身上的力气是可再生的,即使疲劳之极,稍作休整,便又生龙活虎,可和夸父一起逐日,也可与后羿一起射日,像武松打虎不在话下。力气是没有成本的,为什么不用来换钱?

       岂知,那些浪迹于城市里的乡下人,他们当中百分之八十的人都过得很辛苦。但是,回乡后在乡邻们面前又自感有成倍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往往又催生了他们的虚荣心。吹牛是不打税的,于是,有些人情不自禁地大吹特吹起来,以炫耀他们的能耐和本事。但听众却不管真假,他们只看到他们身上穿着的展嗖嗖的衣服和给家人带回来的那漂亮的礼盒和没见过的或者是想也不敢想的礼物。对口似悬河,唾沫四溅、天花乱坠的述说,他们露出既羡慕又佩服的神情。他们觉得只要走出去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一边听,一边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过起年来,车站里又多了许多背着行囊赶往城市的追梦人。

       于是,城市里又多了建筑工人、清洁工、家政、厨师和服务员……高楼林立,熙熙攘攘,乡音俚语就像星空中闪闪烁烁的烟花,耳朵边缭绕着缤纷色彩的语音语调。

       城市因多了外来人员忙碌的身影,而变得更美。

                                                                                                                 2020.3.31

                                                                                 (三)


       城市并不是想象中的天堂,城市里的钱也并不好挣。走进城市,还未来得及拍打身上劳碌疲倦的尘土,那些曾经摩拳擦掌信誓旦旦要来城市过好日子的乡下人逐渐明白,挣钱机会多的地方想挣钱的人也多。梦想中遍地钞票的城市变了模样,这里并不是大同世界,它是能人的天堂懒人的地狱。这里依然需要脚踏实地的劳动去换取好的生活。

      希望降低,但不会绝望。吃苦对他们来说好像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他们的生存能力是不容小觑的,为了生存,可以挑战任何不可想象的极限。忍饥挨饿的日子他们能坚持,顶风冒雪的寒冷他们能扛过去,讥笑冷落的日子他们硬撑着,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只要孩子能在城市里生活学习,将来有出息,他们眼下所承受的一切都值得。

      老李就是为了供养孩子上学而走进城市的打工族的。

      老李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这两个孩子很挣气,学习特别用功,成绩也好。那些外出打工回来的年轻人的神吹撼动了老李固守老祖宗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决心。他决定离开他曾经四十多年来日日精打细算、精耕细作的土地,出去闯一闯,见见世面。等自己在城市里站稳脚跟后,找个机会把孩子接到城市里上学,过过城市人的生活,接受城市里的优质教育。

      他先是随着年轻人一起在建筑工地上盖楼房。工作紧张而劳累,每天起早贪黑,但到完工时手里攥着一打钞票时心里十分地满足。这比起他在田地里忙乎强多了,不论天旱雨涝都有收获。他打定主意在城里干下去。后来,老李接触的人多了,对城市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熟悉,他的眼见逐渐变宽。他觉得在工地上干风吹日晒,冬天又得停工,白白浪费时间,于是他考察一番,决定去做装修工。给装修房子的人家铺地。

      老李是个有心人,他先去一个老乡干活的地方学习。仔细观察他们如何铺沙子,如何在瓷砖上抹水泥,如何切割瓷砖,有盖楼房垒墙和水泥的经验和技术,学起这些对老李来说毫不费力,只用了两天的时间老李就“出徒了”。

       备足工具后,老李和一个老乡搭伴干起了装修。由于老李的悟性高、干活细致,地铺得既平整又不浪费材料,缝与缝之间的距离恰到好处,每一块瓷砖放在沙子上都要用皮锤敲打多次,一点都不镂空。他常说:“活儿是给自己干的,应付别人就是应付自己,劳动的质量就是自己的名片。”他干出来的活儿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再加上态度好、不乱要价,很快他的订单多起来了,他用不着自己做宣传揽活,找上门的人都得排队。起早贪黑,虽然忙得整天两头不见太阳,吃着从家里带着的冷馒头,但一想起儿女将来不会吃他所吃的苦,也不会受他所受的罪,干劲儿冲天,他心里特别快乐满足。

       每天,老李骑着摩托行走在星光点点的路上,说不清他有多少天没接受阳光的照耀了,但他的脸上始终微笑着,因为他的心里没有一丝黑暗,始终阳光灿烂!

       他相信 :只要肯吃苦,生活就会很美好 。

                                                                                                        2020.10.14

                                                                               (四)


       小王是在几年前进城的,在城里她和老公先在建筑工地上干活谋生,日子过得比较辛苦,好在孩子在城里的学校上学了,他们对孩子的前途充满了无限憧憬,为了满足孩子的各种学习要求,他们夜以继日、不辞劳苦地加班或额外找点工作挣钱。

       孩子还算聪明,凡是别的孩子所学的他也都想学,画画、弹琴、游泳、乒乓球、跆拳道等等,什么都想学。一个月下来学费得几千元。这让望子成龙的小王夫妻俩不仅在经济上感到有些吃紧,而且怕孩子贪多,文化课学不好,同时担心埋没了孩子的在某一方面的潜能。经过反复的协商,决定暂时让孩子选择学习两门业余课程。

      小王夫妻二人,看到儿子这么上进这么有可塑性,心里很欣慰。整天想着怎样挣钱,因为他们心里有一副蓝图:让孩子吃的、穿的都不能比城里人差,他们要让他去好的学校上学,长大过上人上人的生活。

      小王的丈夫在工地上干活时伤了腰,从此不能干重活,收入明显下降,而孩子每个月的学费成了他们最头疼的事。他们开始重新考虑挣钱的途径。他们尝试做小买卖,先卖菜,用自行车拖着批发来的蔬菜走街串巷地卖,小王打扫街道。后来他们批发衣服摆地摊,由于他们吃苦耐劳,又善于经营,生意越做越大,再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店铺,服装生意做得是风生水起。

      早在他们忙买卖的时候,很多时候顾不上回家做饭,把钱塞给孩子,让他放学后自己去饭馆吃。吃完饭离上学还有几个小时,孩子还算听话,回家做作业或睡一会。最让他们自豪的是儿子很独立。孩子八九岁时,他两去外地进货,一走就是几天,孩子一人去饭馆吃饭,一个人去上学,晚上一个人在家睡觉。但他们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孩子开始去网吧玩的游戏,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孩子被游戏彻底征服成瘾,更不知道孩子一放学在路边的小卖部随便买点吃的,着了魔似的就直奔网吧……

        起初还算规矩,孩子还能照常上学,后来成绩越来越差,自己也泄气失去了信心,便破罐子破摔,逐渐开始逃课。老师也批评过几次,但是无济于事。老师和小王交谈过,小王对儿子的行为也责罚过,甚至于在儿子面前哭一鼻子笑两眼地苦口婆心地劝导,看着孩子老老实实地步入正轨,他们又放心地投入繁忙的生意,没有时间过问孩子的情况,不几天孩子的老毛病就又犯了,老师电话里不客气的责备让他们既懊恼又羞愧。恨铁不成钢,儿子不长脸家长也只能忍气吞声。他们只能把气撒在孩子身上,于是一顿混合双打之后,孩子被逼着保证不再逃课。还好,一段时间能按时上学了,可过不了多久,小王又接的老师打来的电话,听得出来老师很生气,让她领儿子回家,原因是孩子多次和同学打架。小王低三下四苦苦和老师赔礼道歉,反反复复地说好话,总算是把孩子留下了。私下里,小王背着儿子给老师送了几次礼物,就这样孩子总算小学毕业了。

      此时,他们在市里最好的地段买了大平米的房子,特意给儿子弄了个漂亮宽敞的书房,书房里有一个漂亮的书柜,书柜里放满了新买的各类书籍供儿子阅读。他们还先于别人买了汽车,成为人们眼里羡慕的“大款”,实现了儿子在吃穿方面不差城里人的理想,但在学习方面却让他们极为忧心忡忡,每当提起孩子的学习情况,夫妻俩马上像霜打的茄子,抬不起头来。

       让他们始终疑惑的是,为了孩子他们起早贪黑风里雨里地忙,为什么孩子不但不体谅、感恩,反而似乎越来越与他们对着干呢?眼看着日子一天天地好过了,儿子的表现却一天天地不尽如人意了。

      他们曾经耐下性子作儿子的工作,希望他好好学习,答应他想去哪儿上学在经济上都尽力满足,哪怕是出国都可以,他们太想让儿子扬眉吐气出人头地了。他们一直希望浪子回头,实现他们的梦想。儿子曾信誓旦旦地答应他们,上中学一定好好学习。

       于是,小王费了很大的周折,把儿子放到了市里最好的中学最好的班,希望儿子在好的学习氛围中受到感染,能安心学习。开学一段时间里,孩子表现不错,按时上学,放学后准时回家,还忙着做作业。虽然小王夫妇两不知道他做的对不对,但光看儿子的表现还算满意。于是,他们又把精力放在生意上,准备儿子将来求学升造的费用。

         一天,小王接到老师的电话,问孩子没上学是怎么回事?小王放下电话几乎崩溃了,怎么又逃课了!?小王气急败坏地冲向网吧,终于在一个比较偏僻的网吧找到了酣战正浓的儿子。看到这一幕,小王怒火满腔,没等儿子反应过来,狠狠地把他揪出门外,几个响亮的耳光打在了还沉浸在紧张游戏中的脸上。随即泣不成声的小王惊愕地看到了一张被愤怒扭曲的脸和像机关枪一样的眼神……

      没过多久,小王的儿子不得不转学,小王联系过几所学校,但过不了多长时间,同样的状况又出现了。最后,小王的儿子退学了,原因不用多说。

让小王弄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他们为了儿子付出那么多的辛苦,给他提供了那么多力所能及的优越条件,他却不好好学习呢?使小王更犯愁的是手里那大把大把的钱怎样给孩子花出去……

      希望碎了一地,儿子的自甘堕落让她痛不欲生,她不知道自己没日没夜地为儿子挣钱错在哪里?

                                                                                                  2021、4、28 

上一篇: 祖母情

下一篇: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2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作者喜欢泰戈尔 匿名 03-21
我和孩子们住一起,总想回老家,孩子们不让。 匿名 03-17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