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浙里(4)
走在浙里(4)
西溪且留下
俞志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湖,西溪。二个肾,过滤尘埃、混浊、名利,充足一座城的元气。这湖、这溪、这水乡,落红迎水声潺潺,落叶送游船荡漾。宁静中,水面在光影下变脸。鸳鸯结伴,悠然相恋。柿树拎着红灯笼行色匆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游西溪湿地
阳春三月游湿地,河塘宛转绕芳甸。
芦荻菖蒲依岸沿,桃花落红漂水面。
阡陌花草迷人眼,春风拂面鸟语甜。
桃园梨园花斗花,萧娘萧郎肩并肩。
民宿错落架蔷薇,前庭后院双燕飞。
水榭楼阁展酒旆,家酿醉人红满脸。
日暮空低天濛濛,心随舟楫共悠悠。
西湖西溪春满园,纵有丹青笔难填。
秋舟楫芦花深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深秋的西溪,河水如练,像小巷延伸在芦苇中间。
久违了的儿时风景,静谧中悄悄来到身边。芦花、水岸、伊人,芬芳了几千年的漫漫岁月,在西溪又见诗情画意。
舟楫欸乃,芦苇摇荡,芦花如雪舒展着轻轻坠落,依附在身上,漂洒在水面。风穿过芦巷,吹散水花。岸边的柿子树挂着红红的果实,水中无声的鱼倾听着秋的心曲。田野畅开襟怀,乡村的气息拨动着我的心弦。芦苇丛中的村落朦朦胧胧,幽幽浮动的暗香飘飘渺渺。弯弯的河流,绵绵的流水,芦花深处楫归舟,处处秋水两岸雪。
我仿佛看到,一位伊人走出江南雨巷,撑着透明丝伞,站在船头上,被白茫茫的芦花呵拥着,櫂歌而来。身后是微风拂动蒹葭的和声。
五月五,西溪且留下
河边的百年老樟,庇佑着深潭口水深河阔。祖屋搁着的龙舟,记忆着端午节“龙舟胜会”。一艘艘龙舟,自唐代劈开水的张力,速度与激情磨砺一艘舟的锋利。
杭州西溪,城市的湿地水乡。农历五月五,“垂门艾挂铮铮虎”。
“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两千多年前就似曾相识。门前挂艾叶菖蒲,身上佩虎头香囊,黄鱼、黄鳝、黄瓜、黄韭芽,再加一杯雄黄酒,千人粽宴,流动中感受民风在烟火深处曲折流觞。风是慈悲的,年年解悟上善的柔情;雨是慈悲的,岁岁保佑水乡的清秀。
杭州西溪,城市的湿地水乡。农历五月五,“竞水舟飞两两凫”。
用龙的光泽耀动水的韵律,请龙王、祭龙头、点龙睛,祈愿、敬意和水乡的牵挂,随龙舟跃入水中,撞击出民间的吟咏。河中,鼓声点点,桨声阵阵,击节而歌,用弯向水面的腰身,拉长一条河在五月中的轨迹;岸上,人声鼎沸,呐喊助威,打破水乡悠远的宁静,烧热一条河在五月中的沸腾。
杭州西溪,城市的湿地水乡。农历五月五,“浴兰汤斟绿醑泛香蒲”。
风吹过交结的阡陌,岁月深处荡起楚风默默。身着汉服的姑娘小伙,执铜盆,拂菖蒲,乡土酝酿的一弯净水,挥洒出浸得满满的吉祥平安。用艾草煮水沐浴以消灾,喝菖蒲泡的绿醑以避疫。端午节的习俗,用一根粽绳、一枝艾草、一束菖蒲将传统文化紧紧拴牢。
《水乡船歌》,笛子吹出水的质干。着汉服群颂《离骚》,挖掘文字的深层含义,洗涤水里的修辞,长出一支脱俗的莲。
我的脚步停留在西溪的五月五。
“西溪且留下”,留下的何至是一只粽子、一艘龙舟。“西溪且留下”,留下的何至是一年、一季、一日,一个农历五月五。
上一篇: 长篇小说《母亲父亲和儿子》十四
下一篇: 画外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