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重寻旧迹,邂逅扎尔墩

作者:王伟年 阅读:54 次更新:2025-02-12 举报

在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冬日午后,暖阳透过窗户,懒散地洒在屋内。我百无聊赖地坐在窗前,目光随意地在屋内游移,思绪却如脱缰之马,突然闯进了四十年前的时光。

那是一段前往肃南鹦鸽嘴水库干活的难忘经历。记得那时,我乘坐着一辆破旧的汽车,在蜿蜒的道路上颠簸前行。车窗外,是一片又一片荒芜的景象,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那片广袤无垠的扎尔墩石头滩。

汽车仿佛永远也驶不出这片石头的海洋,整整一个多小时,车轮都在石头上艰难滚动。石滩上,除了满眼的石头,便是星星点点的耐旱蒿草。它们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在寒风中孤独地摇曳,显得如此渺小而又顽强。在这片寂静的石滩上,还留存着部队训练的痕迹。一道道战沟纵横交错,像是大地的伤痕;深深的车印杂乱分布,诉说着往昔的忙碌;还有那一座座泥塑的假坦克,静静地停在滩上,虽已历经岁月的侵蚀,却仍能让人感受到当年军事训练的紧张氛围,仿佛能看到战士们矫健的身姿,听到他们激昂的口号声。

回过神来,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我决定去寻找那些封存已久的记忆。于是,我骑上电动车,沿着312国道一路西行。午后的阳光看似温暖,却难以驱散冬日的寒意,冷风如刀,割着我的脸颊。但这丝毫没有削减我内心的热情,我怀揣着对往昔的怀念,踏上了这段充满期待的旅程。

沿途,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向远方延伸,道路两旁的村庄错落有致,好似大地上自然生长的明珠。田野里,积雪尚未完全消融,斑驳的雪块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像是在诉说着刚刚过去的丰收故事。

我骑车依次经过沙河、西寨村、化音村和兰家堡村,凭借着脑海中模糊的记忆,终于找到了那条通往祁连山区的道路。记忆中的这条路,狭窄且荒芜,两旁没有一棵树木,放眼望去,只有无尽的苍凉,仿佛被世界遗忘的角落。而如今,眼前的景象却让我大为震撼。

道路两旁,高大的白杨树如同忠诚的卫士,整齐地排列着,在寒风中傲然挺立。它们粗壮的枝干、挺拔的身姿,彰显着生命的力量与坚韧。曾经的荒滩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纵横交错的平坦柏油路,像一张巨大的网,将这片土地紧密相连。

这里,已然成为了充满活力的临泽工业园区。新建的厂房鳞次栉比,高耸的烟囱直插云霄,处处洋溢着现代工业的气息。有些区域被铁栅栏围起,虽尚未开发,但已然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无限潜力。偶尔,隆隆的机器声传入耳中,那是工业发展的强劲脉搏,是时代前进的激昂旋律。

除了工业园区,还有不少地方被开垦成了肥沃的田地。有的种上了果树,待到春天,想必会是一片繁花似锦;有的则种满了庄稼,虽然此时玉米杆还整齐地立在田里,但我仿佛看到了它们在夏日里随风摇曳、秋日里颗粒饱满的景象。我不禁陷入沉思,要将那片荒芜的石头滩改造成如今这一望无际的良田,先辈们究竟付出了多少艰辛?他们挥洒了多少汗水,耗费了多少心血,才让这片土地重获生机?

我就这样骑着车,在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上缓缓前行,不知不觉已过去了近两个小时。这片土地的巨大变化让我目不暇接,每一处新景都承载着时代的变迁,每一个角落都书写着奋斗的篇章。然而,太阳渐渐西斜,天边泛起了橙红色的晚霞,寒意也愈发浓重。无奈之下,我只能带着满满的回忆与感慨,踏上归程。

四十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却在临泽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曾经的扎尔墩,已从荒芜的石头滩蜕变为如今的黄金之地,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时代发展的生动写照,更是无数人拼搏奋斗的成果。它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只要心怀梦想,勇往直前,再荒芜的土地也能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 。

2025年2月10日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