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小说   

第二十九回:礼西明寺道喧律师,拜草堂寺九摩罗什

作者:苑丁 阅读:12 次更新:2025-02-07 举报

 虚云萧古岩在终南山修行了两年,准备下山到别处参访,觉朗、冶开、法忍、体安和法性五位法师,没有跟着虚云法师一起下山,就此分道扬镳了。虚云萧古岩一人下了终南山。这次他想去参访西明寺与草堂寺。这也是龙泉庵融镜法师预先安排的,是让他虚云萧古岩去参访礼拜唐代的两位德高望重的法师的。一位是西明寺号称南山律宗的唐代高僧,中国律宗初祖道喧律师;一位是草堂寺的鸠摩罗什。鸠摩罗什也是出生灵异,和他虚云萧古岩一样,都是生母做梦有了身孕的。鸠摩罗什自幼聪慧,十分好学,懂得多国语言文字,翻译了大量经书,为中国佛教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虚云萧古岩怀着对这两位老前辈,两位德高望重的法师的极其崇敬的心情来参访西明寺和草堂寺的。

 虚云萧古岩首先来到西明寺道喧律师塔,虔诚敬重地上了香,磕了头,开始了解情况,研读学习经书。道喧律师一生研究佛学戒律,写了许多经书以及历史,艺术和资料。虚云萧古岩爱不释手,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学习道喧律师撰写的经书著作。特别是《古今佛道论衡》和《广弘眀集》这两部经书,从中获益匪浅。

 虚云萧古岩非常敬仰尊重这位佛教界的泰斗人物,是他开创了中国南山律宗他博览众采,取人之长,独树一帜,创造出世人称“南山律宗”。他的这种一生研究佛学的执着精神,这种一生为中国佛教做出贡献的精神,值得虚云萧古岩学习,更值得他虚云萧古岩学习的是他的那种别具一格的研究方式,研究思路。

 这位律师宗祖,佛教界的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以“四分律”为基础,博览群书,取人之长,发挥自己的特长,推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写出了二百二十卷经书史料和艺术著作,推出了《四分律拾毗尼义钞》六卷,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佛教戒律,丰富发展了中国佛教文化。

 虚云萧古岩在西明寺待了半年,认真研究南山律宗,潜心一意地阅读南山律宗道喧的著作,下半年他便去了草堂寺。

 虚云萧古岩不是冲着哪位菩萨来的,而是来礼拜鸠摩罗什译处的。鸠摩罗什是中国四大译师之一他的译经很多,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承,对于中国佛教的发展,对于丰富中国佛教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虚云萧古岩是在融镜法师的指点要求下来参访礼拜草堂寺的。

 虚云萧古岩远远地就看到“草堂寺”金光闪闪的三个金色大字,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掩映着草堂寺。草堂寺的顶盖是用山茅草盖的,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风味。虚云萧古岩走进草堂寺,可见里面也是一排排,一株株苍松翠柏,还有各种奇花异草,松柏的清香与花草的浓郁的香气柔和在一起,形成一股扑鼻的香气,沁人肺腑,令人神清气爽。

 这时候,虚云萧古岩情不自禁地抬头一看,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八宝玉石塔。这个八宝玉石塔顾名思义就是用八种颜色的玉石磊筑而成的,所以人们把它叫做八宝玉石塔。这座八宝玉石塔的塔身总共十二层八面,非常庄严肃穆,再看那郁郁葱葱的树林间,虚云萧古岩惊异地发现有一股浓烟从密林间袅袅升腾,漂浮在上空,又顺着风向飘散开去,飘到长安。原来这股浓烟是从竹林深处的一只“烟雾井”中冒出来的,将这处清幽的环境香气四溢,渲染得烟雾朦脓,绝妙神奇得像仙境一般,令人陶醉,流连忘返!

 鸠摩罗什的信徒很多,大约有四百三十四人,他们的名字都刻在两侧竖立的石碑上,叫做“逍遥园大草堂栖禅寺师图”。由此可见鸠摩罗什的名声之大,影响之大了!后来鸠摩罗什圆寂火花后,他的弟子收敛他的骨灰做成舍利子,并修寺建塔存放舍利子以资纪念。这样这里就成了历代人们怀念缅怀鸠摩罗什的圣地。

 虚云萧古岩对这位通晓多国语言文字,通晓经藏、佛藏,通晓论茂,而被称为“三藏法师”,对这位“三藏法师”,讲解佛教经典,为中国佛教做出杰出贡献的鸠摩罗什,十分敬仰膜拜,并决心留下来在风光美丽,佛教的著名古刹,三论宗祖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代圣院“草堂寺”,缅怀纪念膜拜鸠摩罗什,潜心一意学习研究鸠摩罗什所讲的典籍经书,以及他所撰写经文,将来也鸠摩罗什法师一样去各地讲授典籍经文,为中国佛教事业做出贡献。

 虚云萧古岩在草堂寺也待了半年,在这里过了年,添了岁,他已经五十岁了,就在这一年他离开了草堂寺。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