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罗芳伯》二
人们说“不愁不长,只愁不养”,孩子生下来见风长。罗芳柏这孩子长得比别的孩子都快。别的孩子都是七座八爬,九个月长牙,小芳柏七个月就能站立了,两岁就能在地下摸爬打滚了,常常跟在母亲后面妈妈长,妈妈短的叫得十分甜蜜。
时间像白驹过隙,一晃罗芳柏已经五岁了。这孩子不仅生得水灵可爱,而且聪明灵巧,记忆力好,模仿力强,罗爷想把他送进私塾堂去启蒙读书,私塾先生不肯接收。私塾先生说:“孩子启蒙读书都要到七岁,你把个五岁的娃娃送来给我,我是教书呢,还是当保姆呢?”
罗爷听了想,先生的这话说的实在,五岁的娃娃自己还没玩够,吃喝拉撒都得父母照顾,送来给私塾先生,他怎么受得了呢?罗爷二话没有说,便向私塾先生打了招呼,带着儿子罗芳柏回家了。
罗爷小时候也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后来因为家庭遭遇变故,只得停学回家担当起养家糊口的担子。这三本书还压在箱子底下,不妨把它找出来,教儿子芳柏学起来。
罗爷叫夫人翻箱倒柜,从箱子底下将三本书翻了出来。这样,罗爷每天白天下地干农活,晚上坐在豆油灯下认认真真,一心一意地教儿子罗芳柏读书认字。罗爷打开《三字经》指着扉页上念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儿子罗芳柏依葫芦画瓢照着念一遍。罗爷就这样一句一句地教儿子罗芳柏念《三字经》。一本《三字经》念完了,罗爷又买来纸笔让儿子罗芳柏抄写背诵《三字经》。后来罗爷又教儿子罗芳柏读了《百家姓》和《千字文》。罗芳柏学习非常认真,把三本书背的滚瓜烂熟,将三本书都翻烂了。
罗爷说:“读书人要爱惜书。”
儿子罗芳柏说:“儿子知道了。”
罗芳柏七岁了,这天一大早,罗爷就带着儿子去了私塾馆。私塾馆设在大庙里,私塾先生正坐在那里教孩子们念《三字经》,看见罗爷带着儿子罗芳柏来了,知道罗爷是送儿子来读书的,于是就叫罗芳柏在孔圣人的画像前上了香,磕了头,参拜了孔夫子,收下了这个学生。
私塾先生说:“罗芳柏,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们私塾馆的学生了,你就坐在他们中间念《三字经》吧!”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本书我会背了。”罗方柏说。
“怎么,你会背《三字经》了?”私塾先生惊问道。
罗爷说:“芳柏连《百家姓》、《千字文》都背的滚瓜烂熟了。”
“那好啊!”私塾先生说,“罗芳柏你把《百家姓》背来让我听听。”
罗芳柏脱口而出背诵:“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岑韩杨,伍余元卜,白水窦章······”
私塾先生说:“《千字文》呢?”
罗芳柏背诵《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私塾先生听了高兴地说:“好了,今后你就跟高年级的学生一道学习《大学》、《中庸》吧!”
自此以后,罗芳柏就成了私塾馆里的一名学生。他聪明好学,一丝不苟,私塾先生非常喜欢他。罗芳柏很快就读完读懂了《大学》、《中庸》,学习了先秦两汉的经文和褚子百家的著作,并在私塾先生的指导下,饱览群书。罗芳柏到了十四岁,已经是个才高八斗的满腹经文的青年才子。
罗芳柏不光是才高八斗,满腹经文的青年才子,也是一位武术高手,是个文武双全的青年。罗芳柏认为“技不压身”,一个人多学点技术是好事,所以他在学习经文之余,还跟他父亲学习耕田种地,学习了武艺功夫。罗芳柏跟武林高手学习了少林拳和少林棍。
罗芳柏的少林拳套路娴熟,已经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少林拳的拳术有虎拳、鹰拳、蛇拳、醉拳,罗芳柏样样精通。罗芳柏对这些拳术掌握透彻,运用自如,得心应手,有刚有柔,以刚克刚,以柔克柔,刚柔结合,灵活多变,快疾如风,令人惊叹!
罗芳柏的醉拳也不逊武松,武松是在深沉的醉意中施展拳术的,罗芳柏是意志上以半醒半醉的状态下施展拳术的。在双方对打时,你那刚硬的拳头击打在罗芳柏的身上,就像击打在海绵上一样,毫无伤害。可是罗芳柏出拳击打你,就如同虎豹扑羊,猛禽抓鸡,长蛇吞蛙一样,直打得你头破血流,乖乖地抱头跪地求饶,落得同蒋门神一样的下场。
罗芳柏的少林棍也非常精当。一根长棍在手,把玩起来,转动飞旋,呼呼作响,你只能听到风声,却见不着棍棒的踪影。罗芳柏防守严密,天衣无缝,使得对手无法出手,无从下叉。罗芳柏跨步稳健,行走快捷如行云,左闪右避,变化莫测,三五个人是近不了他的身的。罗芳柏进攻犀利,举棍前冲,直奔你的胸口,是谓直捣黄龙府;他一转身,棍棒翻转搅动,是谓翻江倒海;他举棍左右横扫,是谓秋风扫落叶;他腾空而起,举棍下劈,是谓五雷轰顶,他的一朝一式都带着杀气,看了令人眼花缭乱,拍手叫绝,高声喝彩!
罗芳柏的拳术和棍术出手那么稳准狠,招招都能致人性命,可是他从来都没有伤及人的性命,都是点到为止。罗芳柏认为,习文要有文德,练武要有武德。习文,掌握文化知识,让你考中功名,成为一方父母官,就该为老百姓着想,为老百姓做事,多做善事,不是叫你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练武不是让你去杀人越货的,而是让你去弘扬中华武术,让你防身自卫,使你能够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
罗芳柏是个仁义善良之人,是一位文武双全之士,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景仰和尊敬。
上一篇: 中篇小说《罗芳柏》一
下一篇: 酷逼对联诗韵荟萃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