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清气满乾坤 又要人夸好颜色
既要清气满乾坤 又要人夸好颜色
――如何把诗文写得优美而动人
武汉洪山高中 柳福文
一代帝王曹丕说道:写作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初一听,感觉未免有些夸张。有人就是为了考试,有人就是为了娱乐,有人就是为了抒怀。然而,深入一想:不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但千古文章仍芬芳,万年诗赋花不落。圣贤尸骨早成灰,妙语一句日月长。文明得以传承,必须著书立说!俊杰名留青史,终靠文字吐芳。试想,没有《论语》《孟子》,何以谈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没有《资本论》,何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实践论》《矛盾论》,何以谈毛泽东思想?没有《史记》,何以知司马迁?没有《离骚》,何以知屈原?上官婉儿文采奇,两朝帝王共依依;东坡仕途多舛,但诗文千载为范;纳兰性德命短,可文采至今相传;曹雪芹因《红楼》不朽;鲁迅以《呐喊》流芳。至于塞万提斯、托尔斯泰的传奇故事就更是离不开“写作”二字。有道是:武可治国,文能兴邦,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著书立说,诗词歌赋,是历代开明帝王、当今英明领袖都重视的。
由此看来,写作不可以急功近利,但登高望远,价值是多元的——可以应试,可以娱乐,可以抒怀,可以审美,可以结友,可以资政,可以流芳。写作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尤其是好的文章既有清气满乾坤,又有人夸好颜色。
好的诗文文质兼美、文情并茂,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王勃的《滕王阁序》,苏轼的两《赤壁》,朱自清的《春》,鲁迅的《友邦惊诧论》,等等等等。语言是思想的火花、情感的瀑布。一旦成文,文采是花,感情则是花的蜜!新课标将作文的最高标准称之为“深刻、丰富、创新、有文采。”说的就是文质兼美、文情并茂。创新是要求写得更好、更美、更动人。
那么, 如何把诗文写得优美而动人呢?
写作贵在动人,动人是最高境界。可如何才能动人呢?融情。
如何融情?方法很多。叙事、写景、状物、咏史、用典、渲染、烘托、对比、抑扬等等。
但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叙事融情,二是写景融情。绝招有一个:无论是叙事,还是写景,都要用细节传情。细节描写是诗文生动鲜活的生命。越具体,就越真实。越形象,就越生动。细节让读者如临其境,感同身受,自然容易产生共鸣。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写保姆的慈爱、善良、勤劳就用了大量的细节如动作、神态描写,有效地抒发了真挚的感情,极大地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即使是偏重议论和抒情的文章,也要力求形象、生动,重事实的典型呈现,不要空洞。鲁迅的杂文就是典范。如《记念刘和珍君》《友邦惊诧论》等。《记念刘和珍君》中的细节——“始终微笑着”让我们看到了刘和珍的温和、善良与可爱;“虑及母校前途,才黯然至于泣下”让我们想象到刘和珍的社会责任感与正义感;“弹从背部入,斜穿心肺”让我们看到了反动政府的阴谋暗杀之凶残;“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让我们目睹了刽子手丧尽天良的暴行。这具体、形象、生动的细节描写比作者直接站出来痛骂一百句要深刻得多、有力得多。议论文中的细节,只是格外要求特别典型,必须以一当十甚至当百当千当万,不像记叙文和小说那样精雕细刻。概述事实的用词造句要形象而有张力,引起读者联想。请听《友邦惊诧论》的片段—— “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这里的“强占辽吉,炮轰机关,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都是概括叙事,但又具体、明确、形象、生动,引人联想,催人泪下。
大事小事均有细节。我们的生活是由琐事构成的。生活本身可能淡而无味,甚至充满烦恼,一般人不会动情,因而觉得没什么可写的。所处的环境因为久了,导致审美疲劳,再美的风景也会视而不见,甚至熟视无睹,那么笔下生花也就难了。但你倘要写作,首先就得独具慧眼,善于观察,同时又“自作多情”,展开联想,发挥想象,走向创造。
“自作多情”本来是个贬义词,但这里我要借它谈谈——写作如何使平常的事物打动读者。我这里的意思是:自己先动情,以文字传递情,并尽力让读者受到感染,由无情变得有情,由情淡变得情深,由情深产生共鸣。由作者的一厢情愿,引起读者浮想联翩,甚至怦然心动,产生某种共鸣,进而热血沸腾,甚至热泪盈眶,这就是好作品。
其实,那些优秀的作家也是普通人,只是有一颗多情而善感的心,同时有一双自觉、主动并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作家只有自己主动投入了感情,胸中爱美并有丘壑,眼中才有气象万千,笔下方可呼风唤雨、舞花弄月。因为优美的语言来自美好的情感。
清华大学的荷塘月色,很多人看了,觉得一般,与其它地方的荷塘月色没有什么异样,更看不出诗情画意来。有的只喜欢荷塘日光。可朱自清夜游荷塘,为什么就写出了其它教授都写不出的佳作《荷塘月色》呢?就是因为朱自清首先是一个多情的人!他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特别追求宁静、优美、自由、和谐的生活,所以夜深人静时,他爱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心在此,情在此,用心观察,用情品味,用美的想象去创造。他不管别人的感觉如何,只用自己灵魂的语言表达独特的至爱。零星点缀的白花,如明珠,如星星,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薄薄的青雾像笼着轻纱的梦。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些都是朱自清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情感。荷塘与月色是无知觉的,别人见之,无动于衷,哪有如此美感!朱自清在借景抒情,以情驭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朱自清乃此类才子也!
秋天的北平,风沙袭人,寒意刺人,很多人觉得不爽,有的只想逃离。北国槐树、秋蝉残声、秋雨秋风、北方果树等等,很多人只是熟悉,毫无诗意,可郁达夫眼前的故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样的秋固然有一定美感,但为留住她,值得折去寿命的三分之二,去换取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么?这是不是美丽的谎言呢?作者笔下热情澎湃,爱得死去活来,显然是因为作者在特殊的背景下倾注了自己特殊的感情,在有意用夸张而独特的语言,加强自己的表达效果,并感染他人!
请看屈原,香草奇花,本来无情,可诗人亲之如丽裳,爱之如美人,形影不离,生死相依,非常人所为,此乃故意移情于物,特意渲染自己对高洁对理想的情真情深也!因为披肝沥胆,所以名垂千秋!
更值得一提的是——司马迁作《史记》,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本为史书,客观叙述即可,可作者不满于此,既有许多生动含情的细节描写,又有强烈的议论和抒情,旨在明志也!欲动人者,先动己也!
今年父亲节的前一天晚上,我梦见了我的父亲。醒来泪流满面。于是我拿起手机,在备忘录里,以父亲为原型,经过艺术加工,创作了一首诗——《致父亲》。诗曰:
小时候——
跟着您,
狼狗扑来何惧!
离开您,
风吹草动怕蛇……
父亲,
您是孩儿的盾牌,
您是孩儿的皮靴!
长大了——
望着您,
狂风卷着白发,我心酸!
暴雨冲着霜鬓,我流泪……
父亲呀,
您是我的奴仆吗?
还是我的心肺?
镰刀为何是您的最爱?
锄头为何是您的宝贝?
我知道,
那是我的口粮!
那是我的学费!
后来呀——
我有了爱人,又有了孩子,
您慈祥地望着儿子,
又幸福地抱着孙子,
双腿颤颤,
在夕阳中,
笑出了热泪……
现在——
我住进了洋房,
坐上了小车,
我想陪您周游世界呀!
您却安详地躺在地下,
甘于百草丰茂的土堆……
父亲,
您能否回来?
父亲,
您能否替孩儿擦擦——
刻骨悲伤的眼泪……
此诗一气呵成,我深深感动了自己,又一次泪流满面,并抽泣起来。我立即发往报社,只过3天,就见报了!
综上所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确实呀!作者只有首先感动自己,而后方可感动读者。情是敲开读者心门的金玉之手呀!
必须指出,此处的“多情”指感情丰富。情不止在热爱与歌颂,欢乐与幸福,还有憎恶与谴责,悲哀与痛苦。但写作的出发点、根本旨意和最终目的应是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如:闻一多的《死水》运用反讽的手法,多角度地揭露和讽刺了旧中国的腐败不堪。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将刘和珍的真善美与反动政府的假恶丑鲜明对照,旨在纪念刘和珍的爱国民主精神和勇敢无畏品格。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用美丑对照的方法,鞭挞了邪恶,讴歌了善良,增强了美的感染力。
感情是蜜,但蜜需要花来酿。文采就是花。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诗文美丽如花纹,传播及时如锦绣。
那么如何才能使诗文富有文采呢?一要观察,二要想象,三要落实在修辞上,力求逼真、传神、别致!除应用文外,文采不限文体。好的说明文也讲文采,称之为文艺性的说明文。文采不限字数,有的诗歌只有四句。最丰富的语言在小说,最灵动的语言在散文,最个性化的语言在戏剧,最优美的语言在诗歌。这里我来现身说法,重点谈谈诗歌。作文考试一般不宜写诗歌,但其中若能恰到好处地插进即兴而作或平时就已写好的几句诗歌,不仅会增加情趣,而且因一句一行既节省了笔墨,又巧妙地拉长了篇幅,岂不妙哉?况且,考试时,诗歌鉴赏题是绕不开的。如果平时练练诗歌写作,非常有益于诗歌鉴赏。例如:你爱我们的学校,你可用诗歌的形式讴歌她。你得观察,如何观察?抓主要特征。哪些特征?视觉上抓住整齐的建筑、独特的标志、醒目的校训、豪迈的标语、多彩的景物;听觉上抓住琅琅的书声、袅袅的歌声、恰恰的鸟语;嗅觉上抓住丝丝草味儿、缕缕花香、阵阵清风,等等。在此基础上,合理想象,恰到好处地运用修辞赞美她的现在,展望她的未来,虚实结合,追求画面感与音乐美,就是诗歌。请听我在新疆与一部分同学共同创作的歌词如下:
博华,博华,我们的博华! 志存高远,马蹄踏踏。快马加鞭,走石飞沙。追求卓越,永争第一,满园书声万鸟哗!
博华,博华,我们的博华! 气壮山河,风云叱咤。鹏飞九天,千帆竞发。笃学敏行,厚德博雅,海阔天空尽学霸!
博华,博华,我们的博华! 前程似锦,青春焕发。日月齐光,星火齐华。点亮博州,名扬中华,昂首阔步闯天涯!
上述歌词既有观察所得,又有想象所得,运用了修辞手法,虚实相生。
再如: 去年冬天,我想去赛里木湖看冬景,可是未成,我在网上浏览了有关照片,经想象,创作了《梦游赛里木湖》。诗曰----
莽莽山高雪连天,
茫茫赛湖冰塞川。
草原妆成银海笑,
日光一出神仙还。
我骑白鹿游四围,
她披红霞舞九圈。
忽觉魂悸以魄动,
方知惊喜在枕边。
投往《博尔塔拉报》,没料到,这“痴心妄想”之作,只过5天,就发表了!
我曾是个援疆教师,支教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被博乐的四季美景吸引,竟有点乐不思“汉”了,为情所驱,禁不住文思泉涌,作了一赋,投出去仅过一周,就见报了。
博乐小赋
古曰勃罗,今谓博乐,雅名之化,一脉相承。昔囊阿拉山口,括双河,今辖四街四镇一乡两牧场,驻兵团农五师。阿山环目,博河荡心。四季景美,如诗如画。市署南城画眉,州府北城点睛。哈国为邻,丝路为经。神州西北之重城,亚欧相接之津梁。蒙维哈回,多族共居,汉民众多,呼吸与共。赛湖名胜,享誉中外。博河新景,驰名遐迩。
博乐之博,在天高地阔,风清云淡,目之无极;博乐之乐,在人欢水笑,悦之无穷!
博乐之春,千呼万唤,手抱琵琶,步履姗姗。银冠霓裳,玉骨冰肌。有意弄春,贵妇一般。巧在刹那成妖,摇身万变。姹紫嫣红,百花争艳。枯木三日尽吐绿,春燕万只齐唱歌。
博乐之夏,天如玉,云似银,日光喷火,戈壁跃金。牛羊跳舞,骏马飞奔,生机与阿山齐舞,浩气与博河共腾。西瓜满地赛大肚,苹果争枝比异香。
博乐之秋,红似火,黄如金,绿胜碧。山呈五彩,地有七色。水中映彩霞,人着百色装。枫叶与红柳比丹,海棠和牡丹赛红。胡杨桦林晒灿烂,红装艳裹展辉煌。棉花含笑,秋果吐芳。诗无力,画无功,天赐胜景,美不胜收!
博乐之冬,玉树琼枝,天鹅戏水,游人如织。歌女如云,画家成行。银装素裹胜仙境,风刀霜剑赛春光。滑雪男女风中舞,观鹅老少岸边唱。水中有百美,地上见万俏。相机喷热泪,人儿心潮高!
博乐之美,赋之难描。博乐之歌,讴之难肖。君当临境,醉之舞之。把酒临风,如仙飘飘……
综上所述,既有清气满乾坤,又有人夸好颜色,方为好文!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