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智慧的灯-正文195~196页
以看到虚空中尘埃飞扬,这些微尘动摇不定,而虚空仍然寂静不动。所以我悟到,动摇不定的是微尘,澄明寂然不动的是虚空。”佛称赞侨陈那说得对。
这里用澄明寂然的虚空和常住不动的主人比喻妙明真心。这真心是不会灭失的,无往无还而常住;不杂不乱,超然象外而无碍;无是无非,见真后妄情自息,即相离相;非因非缘,非和合生,非自然性。于是引到另一个论题,即五阴(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
(四)关于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都是因缘和合而有的虚妄境相,因缘和合则生、因缘离散则灭,所称谓的仅是假名而已,只有常住真心不生不灭,这妙明心体常寂不动而周遍法界。…经过佛陀的一番开示,大家知道,身体坏灭时,这五阴(五蕴)身中还有不灭的东西存在,然后舍此生而另趣他生,而这五阴(五蕴)身只是五阴假合而已。
1、“五阴”:也称“五蕴”,是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五蕴色身及山河大地虚空,都是妙明真心所显现。一切存在及种种差别形象,都是妄起的分别相。这些分别相,是这些物种自相本身有差别,而非见性本身有差别,见性是清净的。譬如有人用清净明亮眼睛去看晴朗碧空,目不转睛地看久了,就会看见空中狂花飞舞;而这些飞舞狂花,既不是从空中来,也不是从眼中来,是虚妄而无自性的。色蕴是虚妄无自性,非因缘所生,亦非无因缘而有的自然性(亦非自然而有),那么受、想、行、识等蕴也都是虚妄无自性,非因缘所生,亦非无因缘而有的自然性(按:“非因缘所生,亦非自然而有”这句话乍看有些不合逻辑,实则不然,是我们的理解未到这个境界。所以说,学佛法要细心去学,要细心理解、细心悟。)
佛陀告诉说: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们在禅定的境界中,能见之见性与见性所缘之尘境相以及意识妄想相等,都如同病眼所见的虚空幻花,原本不存在;而此见性以及所缘境原本都是妙明心体所现之物。…这“见性”,非是因生,亦非是缘生,更非是自然而有;但也不能说不是因缘或不是自然。因为本来就没有非与不非,也没有是与非是,它是出离一切妄情计度之相,但又圆融一切法,与全体法界不一不异。
2、“六入”:是六根别名,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入,指根与境相互涉入。佛说,这六入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如前所说,眼睛瞪视虚空而发生劳累错觉,就会看见空花乱飞。实际上,这“眼根”与所见的空花都是自性一念妄动所成的虚妄之相。因此应当知道,“眼入”是虚妄而无自性,本非因缘所生,亦非无因缘而有的自然性(亦非自然而有);同样,耳、鼻、舌、身、意等入,也都是虚妄而无自性,本非因缘所生,亦非无因缘而有的自然性。
3、“十二处”:是六根与六尘合称。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处,是生出来的意思。佛说,这十二处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不管是说色尘生出眼见,还是说眼根生出所见的色相,应当知道,眼处和色处都是虚妄而无自性,本非因缘所生,亦非无因缘而有的自然性(亦非自然而有)。耳处和声处、鼻处和香处、舌处和味处、身处和触处、意处和法处等,都是虚妄而无自性,本非因缘所生,亦非无因缘而有的自然性。
4、“十八界”:眼根、色尘及眼识等三界;耳根、声尘及耳识等三界;鼻根、香尘及鼻识等三界;舌根、味尘及舌识等三界;
上一篇: 98-智慧的灯-正文193~194页
下一篇: 100-智慧的灯-正文197~198页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