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行思录:在无常中寻找生命的韧性与可能
今年的暮春,像一位性情多变的诗人,昨日还以温煦的笔触描摹风和日丽,让裙裾与丝袜在街头轻盈起舞;今日却陡然换了一副冷峻面孔,寒意刺骨,连夹棉的衣裳也挡不住它的凛冽。这反复无常的天气,恰似人生际遇的隐喻——我们总在顺应外界与坚持自我之间摇摆不定,而答案往往不在非此即彼的选择里,而在二者微妙的平衡之中。
**一、变动的季节与浮动的心绪**
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身体尚未适应温度的骤变,心灵亦在冷暖交替中飘摇不定。新的岗位带来新的期待,却也伴随着隐隐的不安。于是约三两旧友小聚,借酒消愁,闲话人生。席间谈及“换岗”,友人半开玩笑地说:“如此这般波折,也是匆匆如走马观花!”
此言一出,心中顿生惶恐。赏花,本当驻足细嗅其香,凝神观其姿态,怎能匆匆一瞥便作罢?可人生之路的真相,往往是在行走中才逐渐清晰。有时走得太急,踏得太实,反而忽略了脚下的淤泥,直至一脚踏入暗坑,溅得满身泥泞,才懊悔不迭:为何不曾看清前路?这污渍,又该如何洗净?
**二、荆棘之路与心灵的选择**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古人笔下的幽径,总带着几分禅意与宁静。可现实中的路,却常常未至深处,便已荆棘丛生,暗坑密布。于是不禁自问:是继续前行,忍受未知的坎坷?还是另择他途,寻求新的可能?
放弃,有时并非怯懦,而是一种清醒的自我认知。但“走马观花”是否真的意味着浅薄?或许未必。人生如行旅,有人偏爱深耕一处,有人则乐于遍览山河。纵马疾驰虽少了细品之趣,却多了广博之见。飞驰之间,羁绊减少,视野反而开阔。唯一愧对的,或许是那颗曾经执着炽热的心——它曾渴望扎根,最终却学会了在流动中寻找意义。
**三、泥泞中的花香与生命的韧性**
偶尔也会想,即便满身泥泞,是否仍能在前行中嗅到花香?人生的艰险,人性的复杂,是否恰恰在跌撞中才能体悟更深?
感念至此,心底泛起一阵温暖,又夹杂着些许酸涩。这复杂的情感,既是对过往的怀念,亦是对未来的喟叹。
其实,对这变幻莫测的暮春,我并无特别的喜恶。唯一不喜的,是它漫长的阴冷——寒风卷着尘埃,将整座城市笼罩在一种低沉的压抑之中,令人心生烦躁。
于是愈发怀念小城的阳光,那里的天气总是平和宁静,空气中流淌着安稳的气息,没有一丝暴戾。而北方的暮春,却以风沙雨雪彰显它的存在感。但奇妙的是,此间的花朵竟能在风云突变中傲然绽放,不减娇艳。蝴蝶或许暂避寒风,但蜜蜂仍在雨中执着飞舞——生命的选择,本就多样。
**四、站在夏天的边缘回望**
夏将至,春寒终将退场。我们的双脚已踏在季节交替的门槛上,而心境亦在沉淀中趋于淡定。
这暮春教会我的,或许正是如何在无常中保持韧性——既能如北方的花,经得起乍暖还寒的摧折;也能如蜜蜂,在风雨中仍不忘追寻芬芳。人生的路,或疾或徐,或深或广,皆无对错,唯有体验真实。
而泥泞终会干涸,污渍终会淡去。留下的,是走过的痕迹,与一颗愈发通透的心。
上一篇: 清*明*祭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