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其他   

将血泪煮熟文字

作者:宋元浩 阅读:411 次更新:2024-08-01 举报

将血泪煮熟文字

——军史题材创作点滴

★宋元浩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指出:“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有文友问,我为何自称“烂笔头”?是因为它俗气、好记,还是自谦、自贱、自嫌呢?有人说它痴、憨、蒙、傻, 似是而非,不一而是,是亦不是。哈,只有把笔头写秃、写烂,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讲好中国故事,乃为作家的血色使命。

我与红都瑞金的天地有缘,我生于斯,长于斯,服务于斯,浑身布满了红色血脉。祖父为地主、土豪打长工、短工,到城里挑一担“缸子肥”(即人粪尿)来回走30里路才可得半升米;伯父17岁父亲14岁当红军,他们参加了军史上著名的“大柏地战斗”。

从军营到地方,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手中的笔。退休后自学电脑,由“爬格子”升级为按键,书写下自己喜欢且应该记录下来的文字,死死咬住“烂笔头”不放。

半个世纪以来,我致力于红色党史、革命史的开采、挖掘、搜集与创作,纪实文学·报告文学集《苏维埃迁都前夜》,沐浴新千年的晨曦隆重推出,开创了本土作者“中央苏区题材创作”之先河。迄今,我已独立出版发行红色小说集、散文集、长诗集和短诗集如:《苏维埃迁都前夜》《惊梦红土》《红尘雾雨》《那时候——一抹飘不走的云彩》《鸽哨声声——宋元浩红色诗抄》《太阳冉冉升起》《红色贝壳》《红军山下》《红都鸳鸯——毛泽覃·贺怡魂兮归来》等著作。为了宣传家乡这片浸染滋润红军鲜血的土地,我渴望每天的晨光雾霭、每次的脉搏跳动,都能变成一个个血色的音符,讴歌大中华,鞭挞假恶丑!为了捍卫、打造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出发地,我要竭尽毕生精力!

谨此,愿与广大读者朋友分享自己的一孔之见,诚盼方家、大师赐教!

初试小说“大假”

——短篇小说集《惊梦红土》

朋友,读者上帝!当你翻开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惊梦红土》一书时,我生怕你会从中看出“假”的破绽来。倘若,你找到作者发问:先生,你笔下的“红军石”在哪?能不能让我一睹为快?那位在广昌浒湾战役阵地上亲手雕凿红军石的“红师长”真有其人吗?那块魑魅魍魉彻夜狂舞的十里红土岗坂位于何处?那座阴魂遍野鬼哭狼嚎的“亡魂谷”如今咋样了?后人是否在那里建起了烈士陵园?还有,那位被称呼为胜利“女神”的带花,她真的那般俊秀靓丽?哈,她多么神奇、朴实,还带点儿客家人的辣味呀!你瞧:

                    “苍天失落那粒牵情的种子——

驾着风,沐着雨

扎根山野的石罅里

撑起一株嫣然怒放的花

…………

她是花之仙子

她是美的象征

因她顽强执着

因她朴实无华

…………

                嗨,或许人人都爱她”

你读吧,“只见她,红润润的圆脸蛋,乌黑黑的链刀眉,鲜亮亮的葱头鼻,煞是好看。她那双亮晶晶、清幽幽的眼睛,透出温柔沉静、纯朴热情,且又不无几分尖刻、倔强、冷漠和抑郁。她的两颊红扑扑的,真像熟透了的柿子,教人见了恨不得上前啃它一口。她的头发乌溜溜的,只见她用红丝绳扎了一股凤尾辫,很有气势地顺着隆起的胸脯垂下,委实像大手笔泼墨涂画的一般。”嗬嗬,谁说她不是十里八村最标致的好姑娘?!

作家先生,她是在你的头脑中想象出来的理想人物吧?

是的,我真的好想她!走着想她,坐着想她,站着想她,睡在被窝里还是想她,竟连拉撒时躲在洗手间里也在想她呀!假如我与她处在同一个时代且年龄又相仿的话,你看看我能放过她么?兴许,我还真的会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地追求她,缠着她,和她热恋得太阳不起床,月儿不歇眼,飞鸟停下翼,蜂蝶翩跹来。待到山花烂漫时,我就会牵起她纤细柔软的小手拜天地,拜祖宗,拜高堂,与她缔结如花似蜜的人生伴侣,花前月下,朝夕厮守,恩爱如初,百年和合!哈,可惜她只是心中幻想出来的一位俏丽的小说“模特”!

哟,你这是叫读者“望梅止喝”呀!没错,小说创作需要天马行空,“望梅止喝”。

看来,“带花”妹子是假的?“红军石”是假的?“红师长”也是假的?那么,你为何不写真实人物呢?真实人物身上的故事同样很精彩很有趣呀!

朋友,我采写过不少真实人物的作品,可都不算是小说体裁的文学作品。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对于作家来说,所谓巧,它既有现实生活中的真巧,更有作家头脑中设置的假巧。小说作品离不开虚构、想象,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等。这些都必须通过作者的合理想象,并充分地调配、利用生活的积累与信息,从而按一定的思路、观点、线索、情节和故事予以表现出来。在某种意义上讲,小说是假的,读者是不能“对号入座”的。这里说的假,是因为它充满虚构、想象的因素。然而,虚构、想象、剪裁、搭配,是小说作者创作劳动的一般常理,同时也是受众认可的一条创作的基本规律。拿《红楼梦》作例吧,如果说曹雪芹是贾宝玉,那是无法考证的;反之说贾宝玉的“模特”是曹雪芹,则是无可非议的。人民群众说,作家创作是有其引子或“影子”的,这里说的是作家应具备生活的库存与底蕴。这即是作家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思想,真实的感悟与体验。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几乎都可以用“三贴近”加以表述。文学的精品力作,无不贴近人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那么,小说的大“假”是怎么回事?

笔者以为:小说“假”,散文真,诗歌情,影视新,乃是广大读者、观众喜闻乐见的几种文学体裁创作、表现的实际形态。诚然,真情实感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此处借说“诗歌情”,只是狭义上所指而已(事实上,诗歌尤其需要情感的张狂、奔放、流泻与含蓄)。我们无论从那个角度讲,小说都应假,但这个“假”不能让读者感觉得到或者看得出来。假如读者觉得你的作品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假象百出,这则证明你的创作是不成功的,其破绽令人倒味口,读者、观众岂能看得下去?!

小说“假”应该怎样假呢?毛泽东曾经论及文学作品必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谓的“高于生活”,则要求作家务须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宽生活的空间,挖掘历史的纵深度,升华生活的质量、挡次与品味,以及生活本身包含的目的、希望和意义,从而努力地学会、运用、精深“造假、制假”的真本事,真技巧,充分地发挥文学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以准确、精炼、生动、纯正的小说语言,合情合理地反映、展示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以及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只有这样,作家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受到公众的认可、关注,从而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否则,小说就成了立不起来的摄影或笔记之类。所谓“假”的引子或“影子”,则是源于生活的真实反映,是作者驾驭作品真“假”、优劣的物质基础。

名家有言:只有统一调动起感情资源、想象力资源和表现力资源,才会有小说的好收成。坦诚地说,我对小说的做法只略知一、二。我不敢说收入《惊梦红土》一书的几个中短篇小说的成功与否,更莫说它是精品了。然而,生活的本身给我提供了思想,蓄积了情感,丰富了语言,孕育了希望,以致点燃我心中的烛火,触动我创作的灵感;同时,还可从中检验出我进行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以及试图“攀高折桂”的信心、勇气。有人称我是笔架山下的“一枝笔”,可我自以为只是一截“烂笔头”,没有什么值得自负与张扬的,纵然有一两点积累或“现货”也飘不起来,哪怕是个小有名气的作家又算什么?!

所谓作家,它是文学创作领域最神圣的称呼,这是以优秀的文学作品熔铸成的一顶桂冠。在文坛圈子里,我以为自己只是一粒小小的胚芽,故我对作品尤其慎重,从不急于求成。文学作品非一日之功,它不可“按模制作”,依样画葫芦;当它出手“上市”时,应力争让它耐读、耐看、耐寻味、耐推敲,以致给人启迪、警示,甚至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推波助澜、润物无声。陈年好酒不仅是做出来的,而且更在乎它的“沉”;好的作品不见得都是一气呵成的,一气呵成、一挥而就,其强调的是气势与功力,而对于作品的加工、润色、删改、完善,才是尤为重要且又耐心细致的工序。

譬如,书中的《满表嫂》和《牛脚湾那个何月佬》,其成文已近30年了。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牛》篇获“泰山杯”全国首届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征文三等奖作品;《满表嫂》呢,《广州文艺》和《章回小说》两家杂志曾先后建议作者对它进行修订完善,可因故未成。记得1993年,江西电影制片厂有意筹拍12集电视连续剧《满表嫂》,后因诸多因素制约而泡汤,以致“满表嫂”至今待字闺中。直到新近创作的小说《爸,我的老佛爷》,荣获全国首届“华蓥山杯”暨“作家报杯”第二届文学艺术作品征文大赛一等奖作品后,我才对自己的小说创作予以认可与肯定。要不,眼前的这部小书《惊梦红土》能不蒙受尘埃、而沉溺于纸页之中难见天日?其缘由不就是我生怕制作不出真“假”来,而贻误读者又失掉了作者的面子?朋友,你会说我太保守、太世故了吗?不过,对此我也有自知之明。

在此,我简略地提及小说《爸,我的老佛爷》吧。我的老爸生于民国初期,他和兄长先后参加红军,并双双在著名的“大柏地战斗”中英勇杀敌,立功受奖。伯父(宋兆恒)是中央教导团排长,他跟随贺龙率领的长征先遣团北上,在战斗中不幸牺牲。我的老爸(宋兆镇)在长征途中因伤残而被俘,关押在国民党班房里。在那个漆黑的深夜,有一穷人出身的狱警私下透露信息,要求他们务须连夜越狱,如若延误,明朝重伤者处死,轻伤者被押往汉口上船,运去前线挖战壕,修工事,扛弹药,做苦工,打恶仗,当炮灰。狱警还偷偷地往班房里丢进几样凿子、钎头,叮嘱大家一定要远走高飞。老爸生返后,历经了敌后游击斗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历经了剿匪反霸,高级社,人民公社,大跃进,改革开放。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征程中,老爸担任过小乡乡长,大乡乡长,供销合作社社长,食品购销站站长,县畜牧良种场场长等职,“党叫干啥就干啥”。老爸退休后精神矍铄,身体硬朗,热心公益,生活节俭……这些都是原汁原味的“土特产品”,就像从地里刚刚摘回来的蔬菜一样,连清洗都未曾有过,是一份多么好的创作素材呵!

然而,老爸的长处与优点,或许会让现代的年轻人匪夷所思。为里写出更加充实丰满的“老爸”,我倾其生活存储,综合社会上所熟悉的多位老革命、老模范、老领导的特性与闪光点,以及他们慢拍于时代的固执、偏见、倔犟等等,精心刻画出了一位永远不会倒下的“老马列”、“老佛爷”。你瞧瞧,哪位是我的真爸,哪位又是我的“假”爸呢?倘若我“照本宣科”地写出现实生活中老实巴交的老爸,你会赞同吗?主人公能不被局限?其作品又会是怎样?作品的意义、影响能不被局限?因此,我只有充满联想、虚构地去描写、刻画“老爸”,才能更加“三贴近”地符合社会的真实,才能真正把握那个时代的“老爸”形象。试问,这样的老爸仅仅属于作者么?应该说他是属于整个社会一位在特定环境中生活、战斗的“老爸”缩影,也就是通过作者包装了的一个时代的典范“老爸”。你想想,谁又不亲近他、敬服他?谁又不会打心眼里称呼他“老佛爷”呢?!作为作者本人来说,这才算讲好了老爸的故事,你说是不是呢?我的上帝!

                                                                                     (烂笔头2023-2-8于聚揽阁/2024·8·14365字符


上一篇: 八一抒怀

下一篇: 暗香.咏荷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