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智慧的灯-正文129~130页
治阶级的大力支持;而统治阶级所以大力支持,根本原因是佛教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基本教义为人们所崇仰。但南朝和北朝两地的统治阶级在崇拜佛教的形式上是有所不同的:
南朝继东晋重视佛教义学,并在佛教理论上有所建树。在建康组建了专门译场,涌现出慧观、慧严等一大批学僧,继续影响着士大夫的思想风貌。南朝佛教到了梁武帝达到顶盛。梁武帝十分重视佛教,曾四次光临同秦寺,又令臣下以亿万钱奉赎,广施财物;他兴建的大寺院,立丈八佛像,富丽魁宏程度在南朝是罕见的;他还明令禁肉食,食素食,还创立忏悔法,号“梁皇忏”等等。这些行动,大大促进佛教向社会纵深广泛流布。
在北朝,除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有过短期的毁佛外,其余诸帝还是相当重视佛教的。与南朝相比,这里比较重视兴办福业和禅行,义学以宣扬律己禁欲为主,并开始引进古唯识学说。至孝文帝时(公元471--499年),孝文帝为其父资福,度僧建寺,且重佛义,认为《成实论》可以“释人染情”,所以十分推崇成实论师;并为西域来僧建永明寺,组建了以菩提流支为首的译场,影响遍及整个北国。公元495年,迁都洛阳,于次年立少林寺,安居西域沙门跋陀。宣武帝(公元500--515年)即位之初,即为其父母营造石窟两所。此后经历代陆续营造,开创了规模宏大的龙门石窟群。孝明帝时(公元516--528年)在城内建永宁寺,中有金玉佛像10余驱,僧房楼观100多间。有史载,当时洛阳有寺500多座。可是,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教既联合又斗争的形势则更加复杂化了,而佛教却在这种情形下,持续扩大影响,并向多元化发展。
在向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佛教的译经事业更加蓬勃兴盛。可以说,南北朝是中国佛教史上产生译家和译典最多的时代。据《开元释教录》记载:从南朝宋永福元年(公元420年)到陈后主祯明三年(公元589年),经南北8个朝代,计169年,共有译者67人,译藉750部1750卷。这个译经高潮,发端于姚秦鸠摩罗什译经集团(公元402--413年)的传译中心向多方发展:北方有敦煌、姑藏、长安、洛阳、邺城等;南方有建康、广州、豫章,还有沿江地区的江陵、襄阳、庐山等。这时期的佛经译介范围,比任何时候都广泛。
第四节 南北朝时期佛经译介概况
上节说到,南北朝时期,计从公元420—589年,即169年间译经750部1750卷。其中就有《大般涅槃经》《华严经》《胜曼经》《楞伽经》《深密解脱经》等的大乘经典相继译出,并由此开辟佛性论和唯识论这一新的佛学领域,成为南北朝以至隋唐的热门话题。同时,又从南北两个方向传进无著和世亲开创的瑜伽行派的系列经典,如《十地经论》《摄大乘论》等,也影响了几代佛学思潮。
小乘经论的传译也日趋完备。自符秦开译《增一阿含》以来,至南朝宋译出《杂阿含》,即“四阿含”全部译成。小乘不同部派的论著也大规模涌现进来,如上座说一切有部的《杂阿毗昙心论》《阿毗昙毗婆沙论》《俱舍论》等;还有正量部的《三弥底部论》;还有上座部的《解脱道论》等;《那先比丘经》也在这期间译出。由于“阿毗昙”是采取论辩提问和解释名相的方式,来阐发佛教思想的一种文体,容易吸引一批循文求义的知识僧侣。
净土思想的佛经也有了新译,其中《观弥勒菩萨生兜率天经》
上一篇: 64-智慧的灯-正文127~128页
下一篇: 渔家傲·游彼岸,中华大众哲学城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