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挚情醇似酒
收到《戴冰散文随笔选》一书后,我选择安静的时光段,来阅读品尝。集中的不少作品,在《文学报》《散文百家》发表,我是先睹为快;没曾读过的作品,自是一见惊艳。
旧作新作,我是反复开卷,倒不是我有“韦编三绝”的读功,而是觉得这本作品集,像一坛陈年老窖,度数高、酱香型,需要细细品咂,方得丰醇。这本作品集给我的总体感觉是:最是挚情醇似酒。
我有幸与戴老师在《阜宁报》社共事了八年,同事们都尊敬地称他为“戴老师”。彼时,“老师”在世面上已是泛称,各行各业,对于没有官衔,又业有所长、岁有所尊者,都叫上一声“老师”。
但我知道,我称他为“戴老师”,是发自内心的尊重。由于是我不学无绩,如志学之年考上阜宁中学,我很有可能就是他讲台下的一名青涩学子。人生无缘又有情,到了报社后,这“老师”之谓是错过后的弥补,又是有缘共事时的获得。
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温润、儒雅、沉稳,眼睛大而有神,有流转的光亮,顾盼生辉,笑起来满有醇意,红朴朴的自然性酡颜汪着几分亲切。
那天,在报社首遇,我直觉得他长得挺像赵忠祥,以至于在一次报社人员聚会中,我趁着酒兴,说他是报社的“赵忠祥”,以为是外表与才华皆然也。
后来,他知道我是陈良张舍人,就与我攀起亲戚来,我这才知道他与我的八祖母、九祖母都来自一座叫做“水舍”村庄的邻里加亲戚;我也从水舍生活过的长辈口中,得知他少时勤奋、聪慧的故事。这样的关系在同事中,自然彼此又多几分亲切。
他虽然是“教育版”的责编,但是科班出身(中文专业),后在江苏名校阜宁中学任语文老师被借用到报社的,作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的他,文字功力和文学素养在同事中是拔尖的,腹笥又丰厚,给人一种“辽阔”与“醇厚”感。
惭愧的是,当时的我二十郎当岁,以为自己已在省级报刊发表了一定数量的诗歌散文作品,在地方小有诗名,初与他共事时,我踌蹒满志,没有什么压力,与他“平起平坐”也习以为常。
后期与他探讨版面和文学时,获益良多,从他身上,我至少知道了文学功力不是华丽词藻,知道单纯阅读诗歌、散文报刊是远远不够的,对历史、诗词、美术和书法等方面知识的了解,对文学创作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十分重要。
这些,是他当年直接间接对我的“传授”,今天又在他的散文随笔集中尽可领略,譬如《王朝的背影》《聆听王兆胜》等篇什。
他的涉及历史、文化方面的作品,意境醇厚,韵味深远,故而,我说他的作品是“醇似酒”,这“醇”里面有“酒曲”,有“回味”,有“陶然”。
我对他的缜密、严谨的学风与作风,同样印象深刻,在日常的编校工作中,细致精心的他,给人又是一种“幽微”感,“致广大而尽精微”是也。
他编辑来稿,手执朱笔,画圈增删、拉线补充、错讹打岔,不厌其烦,细致如绣,有时改动较大的稿纸上,红符共蒸,满页云霞,“看上去很美”,真想要来如宝珍藏。
他对校样稿子上的错别字,有着鹰隼的锐目,经他而校的报纸版面和由他出手的文章诸作,几乎不会有错字漏符而蒙混过关的。这既是过人的文字水准,更是令人肃仰的责任心事业心。
他的本著分五个专辑,每辑基本是按创作或发表时间梳理的,而且标注了发表的报刊名称和日期等,这方便了读者受众阅读时“背景”可依,更易引起共鸣,还有,就是方便于人们对地方文学和他文学创作的研究,不绕圈子,不爬坎子。
出版过作品集的人都知道:所有这些,一者要有庋藏之心,这时间跨度四十余年,又非“有心”两字所能囊括;二者要有爬罗剔抉之功,花时间,能吃苦,坐得住;三者要有求实之力,自避“做假”之念和力戒“孟浪”。
这些都可在他“灯下漫笔”和“文苑杂谈”专辑作品中找到诠释,他将作品郑重而认真地捧呈给读者,捧呈给时间,令我想到了“敬畏”“钟爱”这样的词眼。因而,他在执业敬业和精业,一样是“醇度”高矣。
戴冰老师的散文似是“老式散文”,其实不然,我认为他的散文作品是“老派散文”,守正又创新,中规又松驰,亲切、和熙,温润、敦厚。
他文字少煽情,少丽藻,少虚饰。作者的情感和带入作品中的感情,有N种,我以为戴老师的关乎亲情、友情、乡情和师生情等情感中,无不是以“挚爱”为硬核和统领的。倘若说某些人的情感作品属于“浓情似酒”的话,那么,他的真情深情之作就是“醇真似酒”。
不是说老式散文有什么不好,专家学者曾就散文作品“千文一面”持续发出呼吁,散文的过“熟”过“俗”,也是为文的大忌。因为散文门槛低,初学者以为是首选、易作的创作体裁,若干年前在散文创作上,有一股过涌过挤过乱的状态。
戴冰老师的散文注重与时俱进,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知识性,用他在自序中的话说,“散文随笔首先必须有自己的思想,有对生活对社会独到的发现和见解”,“还必须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知识储备,才能增加作品的高度、深度和厚度”,其最鲜明的体现在他的亲情写作与行走写作上。
二十年前,亲情写作,有一种“到处流泪”“随便哽咽”的买惨感觉,作者总是写得自己好像痛不欲生,感发、抒情和宣泄,甚嚣此上,过假过虚,不像在写作,而是在演戏。
但戴冰老师写祖父祖母、妻儿、远房大奶奶等等,尤为注重真情实感,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强挤泪腺,他的情感至爱,是“经川里河水的浸润,弥漫着对家人、乡亲、先贤”的似水柔情,又情深似海。
在第二辑“心痕梦影”中,我读他的获奖之作《妈妈,我想对您说》时,双眼温润,声动鼻腔;读他的感人之作《为岳父洗澡》,一些细节,令我和泪而笑;读他的代表之作《顾骧的恸哭》,一些场合我也身在其中,必然更引起“痛彻肺腑”之共鸣,并为他联翩浮想而击掌称妙。
而这些作品都是“切口小”,“在生命和生活的裂隙处见到光亮”,具有“发于幽微,致其广大”的艺术张力和感染力。
“行走写作”早年才有起始初景,后一发不可收,引起文坛关注,一时成为散文作家、作者竞相为之的路径,并且成为热象。
A抄写景点介绍,B复述传说故事,C记录导游所说,一点儿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借造序人左元先生所说,戴老师“他竭力避开单纯的景点介绍,而着重写自己内心的感受、独到的发现和思考。”
之于行走文学的写作,我与戴冰老师一起参加全国散文写作研讨会,会上,林非老师对行走散文“照抄景点介绍”“写得像说明书”深恶痛绝,他倡导的正是戴冰老师笔下的游历与记行。
这也是我在本土作家中对戴老师高看一望的理由。他的行走文学作品收录在第三辑”雪泥鸿爪”,其中《第一次爬山》的感悟、《好一个“牯牛降”》的感怀、《好一个苏北的“沙家浜”》的感发,和《对,这就是北京》的感佩,具有很强的思辩性、知识性和创造性,具有“辽阔壮美”之意境与气场,具有“临风把盏”之悠然与醇然。个中有较强的审美鉴赏能力,这与左元先生在他家“遇见”的维纳斯塑像、一沓沓《文学报》,有着“草蛇灰线”的关系。
乡情不泯、赤子情怀,又是戴冰老师散文随笔作品的一大特色和特质。作品集中第一辑“故乡风情”和第五辑“文苑杂谈”中的作品,与家乡紧紧地相拥,一往情深,乡恋缱绻。“故乡风情”写的是过往回忆、归去来兮,多为乡愁所萦,也有乡梓吟唱、风俗里情,我特别喜欢他的《老街寻梦》和《故乡人物记》,前者有人文情怀,有独到的发现、新颖的表达;后者犹如相册像谱,乡人身面各异,却异常亲切、和熙、温润、醇长,令人过目不忘。
戴冰老师对家乡倾注一片挚情,在讴歌家乡的变化发展的篇章中得到展现,更在为母土阜宁创办中国散文之乡,做出大量的、积极的奉献,以自己的才华与衷爱,撰文推介家乡文学创作事业,《苏北老区打造“散文之乡”》《中国散文之乡的领队和他的团队》《阜宁:散文创作凸显地域特色》等均出自他手,在业内外引起热烈的反响,可谓是一片冰心在玉壶,有热度、有厚度、有深度,令人感动感激,又肃然起敬。
戴冰老师其实不善饮,滴酒能在慈面上洇开一大片红晕的。那日,他从现在居住的上海归来,同是昔年的同事王卫国自费为他接风,约上了老报社的领导和我,大家开心,戴老师居然呷了小半杯白酒,红晕霞光自然伴着他招牌式的敦厚笑容,又在那一张大眼阔鼻的面庞上,优雅绽放。
那时那刻,我想到两句话: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