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新闻   

作家要保持感受表现生活的能力

编辑:admin 阅读:1086 次更新:2020-11-26 举报

  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魏沛娜

  在很多人的眼中,杨晓升是一位文坛的多面手,报告文学、小说、散文,无论哪种文体的创作都是信手拈来,自成风格。他自称是“七分职业编辑,三分业余写作”。最近,杨晓升出版了首部散文自选集《人生的级别》。他坦言,这部新著汇集是他数十年来人生、思想与情感的珍贵结晶。

  近日,《北京文学》杂志社社长兼执行主编杨晓升接受了深圳商报记者专访。

  深圳商报:《人生的级别》是您第一部散文自选集,记录了您参加工作30余年来的人生履痕,为何是借散文这种文体来呈现您这么多年来的心路历程?

  杨晓升:散文是一种很自由、很随性的文体,能够最真切地反映一个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以及心路历程。文无定法,在散文里面体现得比较明显,日记可以是散文,书信也可以是散文,以真实情感、人物、事件、场景为描写对象的作品都可以说是广义上的散文。《人生的级别》这本书不是刻意要做一个记录,它是我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写下的,都是分散的篇什,结集后就整体呈现了这30多年来的心路历程。到目前,除了诗歌,其他文体我都写过。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素材与视觉,有些适合写小说,有些适合写散文,有些适合写报告文学。对我来说,写成散文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确实有感而发,不吐不快,不写浪费,那我就写成短散文,另一种是别人约稿的命题作文。

  深圳商报:您既做着主编工作,又涉猎多种体裁的写作,您怎么看待这两个身份?

  杨晓升:很多作家早期有过编辑经历,事实上编辑与作家是相辅相成的,编辑平时看大量的稿件,尤其比普通的写作者看得更多,而且出于工作性质一定要去看,不像作家可能比较自由地阅读。什么是好的作品,什么是比较差的作品,这跟作家的写作是共通的。我每个月得看上百万字的稿件,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公务,上班很难静下心来看稿,一般只能回到家里才能安心看稿。而且不论稿件用不用,最终我都得提出意见。我们对稿件的要求很高,哪怕是名家稿件,该退照退。

  深圳商报:作为编辑与作家,您是如何保持对生活、时代和社会的敏锐感?

  杨晓升:作家之所以是作家,用迟子建说的一句话,大意就是作家的本领是善于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发现亮光,把火焰放大,也就是说要通过写作把日常生活中有价值的东西挖掘出来。任何一个写作者要写出优秀的作品,都必须练就对生活的敏感观察,时刻打开自己思维的雷达,来捕捉外界一切细波微澜。现在作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感受生活的能力、发现生活的能力和表现生活的能力。作家的写作要保持一种好的心态,既要敬畏,又要有平常心,不要急功近利。因为文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至于能不能获奖或产生影响,是无心插柳,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作品好不好,应该交由时间和读者来检验。

  跟作家差不多,作为编辑,无论是自己写作还是看别人的来稿,也是要在编辑过程中发现哪些作品是有新鲜感的、陌生感的,这首先是要题材新鲜,内涵新鲜,才有兴趣令人读下去。阅读过程中要有愉悦感,还能令人久久回味,促人思考。无论是作家还是编辑,都有这样的考量标准。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