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巧遇书生,真情结挚友
第一节
从茶庄里出来后,乾隆的心情非常好。他一边与几位大学士聊着闲话往前走,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却片刻也没闲着,左顾右盼的,希望能从周围的景观里发现点儿什么,以触动他敏锐的灵感。只可惜这一路上琼花、樱花、梅花,蔷薇、海棠、山茶等,春天的花色品种应有尽有,然而浮现在他脑海里的,却尽是历朝历代古人咏花的名句,除此之外就剩下一片空白,什么句子也想不出来。好不容易挖空心思凑足了一首五言绝句,暗暗在心里一吟,便当即又从脑海中把它剔除了。“什么玩意儿?”他不禁自嘲地暗骂了一句。
和珅见乾隆口中嘟囔了一句什么,他没听清,赶紧凑过去笑着问道:“主子,您刚才说什么来着?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吩咐奴才?奴才马上亲自去办!”
乾隆此刻正烦着呢,一听和珅相问,用脚轻轻一踢他屁股:“吩咐?爷吩咐你个‘张飞逮耗子’!吩咐你沿着‘瘦西湖’跑三圈儿……”话刚说到这里,一阵清风拂过,忽然看见一朵垂丝海棠由树上飘然落下,他迅速将手一伸,恰好就落在他掌心里。看着这朵儿行将“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垂丝海棠,他在心中暗想:“假如我的手就是一杆秤的话,岂不是立刻就能够称出这朵花儿的重量究竟会有几何?”想到此突然间灵光一闪,一副绝妙的上联顿时浮现在他脑海之中。只听他笑着问和珅:“和二啊,‘花落秤盘香几许?’”
和珅咋听一愣:“主子这句话什么意思?”但瞬间就明白过来,原来这是乾隆皇帝刚刚出炉的又一副上联。既生动活泼,又俏皮风趣儿,堪称绝妙。他正想趁机大大赞美一番,不料还未等他开口说话,就听见前面传来一句——
“鱼惊绳网泪三钱。”
“好敏捷的才思!”纪晓岚不禁脱口赞道,“前面那位兄台,何不过来一叙?”
和珅一脸的不高兴,冲纪晓岚嚷道:“什么叫‘好敏捷的才思’?龙爷这副上联里因为含有‘秤盘’二字,所以后面才会有‘香几许’一问。那人下联里的‘绳网’二字算什么狗屁称重工具?又怎能称出鱼的眼泪有三钱?就这样一副破联烂联,也敢与龙爷这副绝妙上联相对,真是不知天有多高、脸皮有多厚!”
前面那人文质彬彬转身走了过来,冷冷对和珅说道:“看你这位老兄也像是饱读诗书之人,说话怎的这般缺少见识?就像年有季节时令,亭有方位数量,花有颜色品种,人有贫富高低等等,等等,凡天地万物皆可计量。就拿称来说,民间自古就有大称小称之分,明称暗称之别,用以称量天下需称之物。精明之人,手眼便是一杆秤,任何一件物品只需拿眼一瞧便知优劣,用手一掂便知分量多少;而对于帝王将相、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民情事故来说,人心便是一杆秤。他能称出谁善谁恶,谁忠谁奸,谁好谁坏,谁是谁非。不知你老兄听了在下这番说辞之后,还会认为‘绳网’不能称其重吗?”
和珅张口结舌,无言以对。纪晓岚笑笑说道:“这位兄弟真是好文采,好口才呀!一副下联既对仗工整又不失轻巧灵动,堪称佳句。不知兄台怎么称呼?”
这人抱拳答道:“世人皆言‘百无一用是书生,’您就叫我‘书生’吧。”
纪晓岚呵呵一笑:“这可真是无巧不成书了。你我二人均以‘书生’自居,何不就此交个朋友?两个无用书生携手在扬州的烟花三月,有天地为证,以诗联交心,岂不为天下之人茶余饭后添一段佳话?不知兄台意下如何?”
书生狡黠一笑,说道:“龙爷的上联在下已然对出,按照对等原则,在下也只能在见到兄台的下联之后方可视情而定。您说呢?”
“兄台说得有理。那你可听好了,龙爷的上联是——
‘花落秤盘香几许?’兄台的下联是——
‘鱼惊绳网泪三钱。’我老纪的下联是——
‘龙腾华表誉千年。’”
乾隆听后以折扇一击左掌高声赞道:“好一句‘龙腾华表誉千年’,直接震撼到爷的心坎儿上去了。对得好!这位书生兄弟以‘鱼泪三钱’对‘花香几许’;老纪则以‘龙誉千年’对‘花香几许’。两人两联以一鱼一龙对一花,均为以动对静,既无一字重叠,更无一处不工。同为书生,一人以轻灵风趣见长,一人以厚重大气取胜,各有千秋、各擅胜场,值得赞赏!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老纪的下联,能将刻有龙的图腾,极富中原传统文化精神、气质、神韵的华表融入对句之中,堪称上乘佳作!爷听了之后当真是开心得很呐!”纪晓岚连连作揖道谢,书生却淡淡一笑,站在旁边一言不发。
乾隆奇怪地问道:“这位书生兄弟,难道爷刚才的话有什么不对吗?”
书生欠身笑着答道:“那倒不是。不瞒龙爷您说,在下平生最爱出联对句。刚才与纪先生两联相对,顶多只能算作平手。只可惜龙爷您这副上联属于窄对,可用词汇太少,难以尽兴。请龙爷能再出新联,让咱们两个书生一见高低。”
和珅本就对这个书生半路打断了他讨好皇上的赞美之词而十分恼火,现在见他对皇上和纪晓岚说话的口气又如此之狂妄,不禁怒上心头。遂沉声冲他嚷道:“喂,小子!你可知道你是在和谁讲话吗?啊?小小年纪,仗着读了几本孔孟之书,竟然如此狂妄、目中无人。小心祸从口出!知道吗?”
纪晓岚见和珅动怒,连忙拦住。笑着说道:“和二,咱大清国疆土有万里之广阔,能在此‘瘦西湖’畔不期而遇可不就是缘分嘛。再说大家谁都年轻过,气盛一些只要无伤大雅又有何妨?何况以联会友,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本就是咱文人雅士热衷之事,又何必因此而伤了和气?这位书生兄弟才华横溢……”
“倒也未必!”纪晓岚话刚说到这里,就听杏儿在一边儿低声说道。
书生闻声扭头向旁边一看,惊讶地问纪晓岚:“纪先生,这位小姑娘是谁?她说这话什么意思?”
杏儿望望乾隆,问纪晓岚:“先生,能让杏儿说句话吗?”
纪晓岚呵呵一笑:“说吧,注意点儿分寸。”然后附耳对乾隆说道:“龙爷,您手下这位联坛女将,年轻气盛更胜于书生,咱这下有好戏看咯!”
杏儿见纪晓岚发话,皇上又有默许之意,不禁得意。只听她对书生说道:“你问我是谁,刚才那话什么意思是吗?告诉你,我叫杏儿,就是咱家老夫人身边儿的一个使唤丫头。刚才你不是说,只可惜咱主子爷这副上联属于窄对,可用词汇太少,难以尽兴。而心有遗憾吗?我说‘未必’,就是说你书读得并不咋样,竟然还敢在这里大言不惭地和咱们纪先生同以书生自居。明白吗?”
第二节
书生此刻不怒反笑,说道:“我不明白。你说我书读得不咋样,何以见得?难不成我十年寒窗苦读,竟然还不如你一个使唤小丫头吧?如果你真有能耐,也对上一句来,让我书生也‘瘦西湖里照镜子’好好瞧瞧!怎么样?”
杏儿负手神气地答道:“杏儿我除了会侍候主子爷和老夫人,啥能耐都没有。只是你想要听个下联我这儿倒有一副,你可听仔细了。主子爷的上联是——
‘花落秤盘香几许?’杏儿的下联是——
‘鹤离楼宇影何方?’请教书生先生,杏儿这副下联比你那副如何?”
这位书生万万没料到,一个黄毛小丫头竟然能对出这么一副高档次的下联,一时惊得说不出话来。和珅见状立刻来了精神,只见他用手轻轻拍了一下杏儿的头,然后笑着对乾隆说道:“主子,唐朝诗人崔颢吟咏《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名句,奴才至今犹然在耳。据说,就连诗仙李白游玩到此也为之搁笔,曾发出过‘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杏儿这小丫头,居然能将这么一个名动天下的典故,融合于自己的下联之中,这可真是出乎意料的很呐!奴才以为,如果要将这三人的三副下联按优劣排序的话,杏儿的对句当排第一,老纪的应排第二,至于旁边儿这位愣头书生的对句嘛,也就只好屈居第三了。不知奴才这样评价对是不对?请主子指教。”
乾隆用折扇敲打着左手,无限感慨地对杏儿说道:“杏儿啊,你一个小丫头片子忽然对出这么好的句子来,爷我是打破了头也万万没有想到啊!就凭你这副下联,爷我今儿个也要重重地赏你!不过,你说人家书生‘书读得并不咋样’这句话,爷我还是要教训你几句的。你以为老纪和这位书生兄弟这些年的书都是白读的?人家读得书,只怕比你吃得饭穿得衣加起来还要多得多!因为受上联‘香几许’中‘几’字的约束,下联中能与之对仗的平声词汇唯‘三’‘千’‘何’可用。就最后这么一句,人家两人都不再对,那叫自重身份,谁对出来都叫‘胜之不武’。懂吗?现在爷再来说说和二对这三副下联的排序。从明面儿上看,你这样排列无可厚非,但如果你换一个角度去审视的话,也许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首先说书生的下联。爷我的上联刚一出口,就连你和二都还在发愣之时,人家书生的下联便已脱口而出,而且趣味十足。像这样纯发之本能,不带任何刀刻斧凿痕迹,既轻巧又工整的对句极是难得,爷我十分喜欢。
再说老纪的下联。老纪的对句往往是视情而定,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像今日这种情况,他会根据书生的对句来定位自己的对句,这叫‘老成持重’。任何时候,他都会给别人或自己留下充分回旋的余地。
杏儿就不同了。她一个小丫头,又是初出茅庐,没有任何顾忌,就像那初生的牛犊,其要强好胜之心尤比书生更甚。所以她的对句,往往是想到哪儿就对到哪儿,对完了再说。这样的对句发乎于天性,出之于自然,也非常讨人喜欢。
综上所述爷我认为,三位的对句或轻灵、或厚重、或聪慧,各有所长,又何必去细分其高下优劣呢?”乾隆的话得到周围一片掌声和称赞。
乾隆说完,书生感动地抱拳说道:“谢龙爷中肯的评判。在下现在忽然感觉有点儿饿了,肚子里的酒虫正到处乱爬,痒得难受。好在前方不远处有一饭庄,里面绍兴状元红的味道十分甘醇,大家不妨去那里坐坐。在下兜里还有几两散碎银子,今日中午就由在下做东,请龙爷几位喝顿酒。等酒喝至半酣,在下还想再次领教这位纪先生的佳联妙句呢。不知龙爷几位可肯赏光?”
乾隆哈哈一笑,说道:“这位书生小兄弟的脾气性格,简直与爷当年的脾气性格一般无二,煞是可爱。爷我就喜欢与你这样的朋友打交道。和二啊,你去前面那个饭庄安排一下,今儿中午这顿酒爷请了!”和珅瞪了书生一眼应声而去。
书生并不争执,欣然跟随乾隆一行边走边聊来到饭庄,在楼上一间十分豪华宽敞的雅间依主次坐下,杏儿则站在乾隆身后服侍。等每人喝过一盏茶水之后,酒菜已陆续上齐。饭庄特级大厨在老板的带领下,笑容可掬来到桌前,亲自将“清炖蟹粉狮子头”“八宝葫芦”“琵琶对虾”“三套鸭”“松鼠厥鱼”“梁溪脆鳝”“水晶肴肉”“扒烧猪头”等当地著名菜肴一一介绍给乾隆几位珍贵客人。
品尝着满桌造型别致、格调高雅的扬州大菜,喝着绵甜醇厚的绍兴状元红黄酒,乾隆皇帝别提有多开心了。杯盏交错、酒至微醺,杏儿悄悄在乾隆耳边说道:“主子爷,您瞧见对面那书生没有?喝得红光满面的,望着您几次都想开口说话。大概是想请主子爷您再出新联,好让他与纪先生一比高低吧?”
乾隆此刻正饮至兴头上,听杏儿这么一说,不禁哈哈一笑说道:“幸亏你小丫头提醒,不然爷还真把这事儿给忘了呢!喂,你们各位先停一下筷子。刚才书生小兄弟曾有提议,等酒至半酣,还想再次领教老纪的佳联妙句呢。爷看现在刚好就在半酣之际,何不就成全他们二位?上联爷我早已想好,虽然算不得千古名句,难度却也不容小觑。而且此联典型的宽对,只要你肚子里有货,就不愁撰不出佳联妙句来。老纪呀,今儿中午酒好菜也好,爷我特别高兴。这一高兴呐不打紧,就又想给你出点儿难题。说白了吧,就是想让你猜一猜,爷我这副上联会出自哪个朝代的哪部典籍之中?”
纪晓岚摇摇头笑着说道:“龙爷,历朝历代的佳句多如牛毛,如果您一点儿提示都不给的话,属下还真就无从猜起。您多少总得给点儿吧?”
乾隆听后一乐:“没想到你也有求人的时候。既然如此,那爷就给你一点儿提示。”说着,将右手五指撑开伸向头顶,随着口中“哗……”的一声,将右手五指连同腕、肘快速蜷拢,然后放下手臂,笑着问道:“怎么样?猜出来没有?”
纪晓岚点点头,又望望书生说道:“属下猜出来了,就是不知……”
纪晓岚话还没说完,就听对面书生说道:“在下也猜出来了。这副……”
谁知就在此时杏儿突然插话说道:“主子爷,奴婢也猜出来了,这副上联出自大清国的《声律启蒙》。也算奴婢一个吧?哪怕对一句也成,好不好嘛?”
看着杏儿那撒娇的模样儿,纪晓岚赶紧帮着打圆场:“龙爷,杏儿这小丫头鬼精鬼精的,有她参与其中定然会有趣得多。就算她一个吧?”
乾隆见书生也兴奋得直点头,不禁哈哈大笑。说道:“爷我这半辈子遇见的趣事儿多了去了,却从没见过像今天这样让爷开心的!既然老纪与这位书生小兄弟都乐意,那还等什么呀?和二,笔墨伺候!”
第三节
随着乾隆一声召唤,早有准备的和珅,不一会儿工夫便已着人在书生身后的一张书案上,将文房四宝布置妥当。乾隆起身接过和珅递来的热毛巾,净过手脸,然后走到书案前。提笔舔墨在一张宣纸上写下一副上联来——
“千尺水帘,今古无人能手卷;”写完后说道:“刚才杏儿猜得对。这的确是我大清国《声律启蒙》中一副上联,下联诸位尽知这里略过不提,但也禁用。你们三位按年龄长幼排序,想好了对句,就用笔把它写在原联下面。每一联的思考时间就以老刘用筷子敲击盘子七下为限,到时未对出者为输。对出最佳最多者为胜。胜者可以得到爷我手上这串印度贡品‘鸡血红小叶紫檀手串’。注意,除与上联中‘无’字相对应的字词可以重合外,其余均不得重复使用,违者为输;杏儿注意上联中‘今古’一词属并列式词组,下面计时开始。老纪,看你的啦!”
纪晓岚笑笑,从容走到桌前,不假思索提笔在原联下面边念边写道——
“一弯日棹,江湖哪位使篙撑?”写完后顿时博得一片掌声。
掌声过后袁枚说道:“我老袁读过无数前人的文章与诗句,从未见过有哪位文人墨客能将日食后的‘日牙’,作为‘日棹’写进诗联之中,你老纪是第一位,而且读来犹如‘月棹’一般自然,不觉有丝毫的突兀。袁枚我是真心佩服。再次为你鼓掌!下面该书生兄弟了,我看你一脸的自信定然是成竹在胸,请吧。”
书生也不谦虚,面带微笑不慌不忙走到桌前,依样边念边写下一副下联——
“万寻天柱,春秋有客用心登。”写完后,同样赢得一片热烈掌声。
乾隆点头说道:“能将膜拜‘天柱峰’的虔诚融入联中,算得有心之人。”
下面该杏儿了。只见她红着脸羞怯怯走到纪晓岚面前,低声说道:“纪先生,奴婢从未写过这么大的字,怕写不好让爷们笑话。请您帮奴婢写好不好?”
纪晓岚笑笑说道:“好是好,就是以后别再奴婢奴婢的。你念吧,我来写。”
纪晓岚根据杏儿所念,在书生的对句下面写下一副下联——
“几幅云锦,晨昏有女可梭织。”
乾隆看后不禁脱口赞道:“对得好啊!把天上的织女也搬进对句中来了,可不得为你叫好嘛!今儿若不是咱杏儿主动请缨,这副描写仙女织锦的佳联妙句岂不白白被埋没了?对得好!”在场所有人都为杏儿鼓掌叫好。
杏儿嘴上说:“哪有那么好啊?”心里却美滋滋的。
下面又该纪晓岚了。只见他望望窗外天空,边念边挥毫写道——
“九重宫阙,炎黄有子任神游。”
一片更加热烈的掌声与赞美声之后,袁枚感叹地说道:“刚才杏儿把天上织女搬进自己的对句中已够出彩,现在老纪又将唐朝大诗人诗仙李白也写进了对句之中,这可真是‘无独有偶’,佳作成双啊。老袁我再次为你俩鼓掌!”
下面又轮着书生了。只见他若有所思慢慢走到桌前,边念边提笔写道——
“半仓谷种,山川有帝为民播。”
写完之后,掌声愈加热烈。乾隆笑着赞道:“这位书生兄弟竟然把轩辕黄帝‘艺五谷’的功绩,也融入到了对句之中,可见其学识之渊博,构思之机巧,‘书生’二字你还真是当之无愧呀!杏儿啊,怎么样?还能接得上吗?要是对不上来就早说,免得耽误爷们喝酒。”
杏儿此时的小脑袋瓜儿里正飞快地搜索着适用的字词,听乾隆皇帝这么一说,又听竹筷子已经敲了五下,心里一急,连忙拉着纪晓岚的胳膊轻声说道:“纪先生,杏儿也顾不得许多了,还是请您帮忙写一下好吧?”
其实纪晓岚就等着她呢。听后笑笑说道:“你念吧,我听着呢。”
只见杏儿一边用小手帕擦一下额头细密的汗珠,一边轻轻念道——
“两朝碑帖,风霜有杏以情摹。”纪晓岚在确准无误后一挥而就,激动地对乾隆说道:“龙爷,这小丫头真有股子‘巾帼不让须眉’的劲头儿。今儿个她请我帮她写字,觉得有些没面子。这不,她打算发奋练书法的决心,全写在下联里了。小小年龄又是个女孩子,就这么有志气;说不定她这么一发奋呐,一位当朝女书法家也就由此诞生咯!纪昀我一生佩服的人不多,这小丫头铁定算一个!”
乾隆乐得哈哈大笑,说道:“杏儿啊,你一个小丫头能得他老纪如此赏识,这辈子也算没白活!好了,闲话少叙。老纪呀,现在又轮到你了,联中可用而不重复的字词几已告罄,唯有此时最考人学识智慧,你可千万别让爷失望啊!”
纪晓岚深知乾隆此话含义,他望望书生忽然心中一动,脑海中顿时又浮现出一副佳联来。只见他伸手把书生拉到身边,然后笑着提笔边念边写道——
“一方才俊,家国有主盼身随。”写完之后把笔交给书生,笑着说道:“书生兄弟,现在看你的了。”
书生把笔往笔架上一放,拱手对纪晓岚说道:“纪先生,您不用说了,就连龙爷身边一个小丫头都如此厉害,真叫在下钦佩不已。坦诚地说,上午一见面我便知道您是谁,也十分清楚您最后一联什么意思。无奈在下性格疏狂,受不得约束,再加之书馆里还有几十个无家可归的孤儿,在下有责任将他们教养成人。所以,虽明主在前亦难以身随,还请龙爷与先生多多见谅!等会儿酒足饭饱之后,在下愿陪同龙爷与先生等去游赏‘五亭桥’,以尽绵薄。”
乾隆与纪晓岚虽颇感遗憾却也并不勉强,唯有和珅在心中暗自庆幸、欢喜。
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仿照北京北海的“五龙亭”与“十七孔桥”而建。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有十五个卷洞,朱栏画栋蔚为壮观。桥梁全长174尺,宽18.48尺至54.31尺,桥身中孔拱圈跨度21.39尺,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巡盐御史高恒及扬州盐商为迎奉乾隆皇帝南巡而建。“五亭桥”是扬州“瘦西湖”的标志,既有阴柔与阳刚完美结合之特点,又有南秀与北雄有机融合之风格。尤其在中秋之夜,更可感受到“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的绝妙佳境,具有极高的桥梁建造技术和艺术水准。该桥因为建于莲花堤上,所以又叫“莲花桥”。有当地才子书生做导游与讲解,自然胜过那酆知府多多。游完“五亭桥”,书生与乾隆、纪晓岚等告别,乾隆让和珅送他纹银百两,他坚辞不受。只得由他道一声:“后会有期”拱手作别而去。
书生走后,和珅笑着说道:“今日幸亏老纪脑子灵光,竟然无中生有想出这么一副绝妙的下联来。不然的话,还真镇不住那个狂妄之极的愣头书生。”
乾隆用折扇一敲和珅脑袋:“扬州乃历史名城,山川灵秀之地,处处藏龙卧虎。与这里的人打交道切不可一味蛮横,得多用用脑子!懂吗?”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