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荷兰的《星月夜》步道

作者: 计玉兰  编辑:admin 阅读:2041 次更新:2020-02-18 举报
作者:计玉兰

  卢森格德是荷兰政府的一名城市规划部门官员,他平时喜欢绘画,而且是后印象派绘画大师文森特·梵高迷。
  2018年初,荷兰政府有意发展爱因霍芬市的旅游项目,就下令城市规划部门在市内设计一条环保型步道,作为旅游景点。
  接受上级指令后,卢森格德丝毫不敢怠慢,带领同事们进行实地勘察。如果把步道规划到闹市区就会变成步行街,而且人流聚集的地方,很可能会造成道路拥堵。或把步道规划在远离闹市区的公园附近,可是下午4点过后,就已日落西山,爱因霍芬整个城市都已沉浸在黑暗中,这样就需要政府其他部门重新拉接电线,以便在两边设置路灯。
  卢森格德觉得这两个方案都不可行,而且还不够环保。为此,大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但一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在一次政府会议上,环保步道的事又被提上议程,卢森格德就说出了困惑。“那就用太阳能路灯,这样就不用拉接电线,可以把步道铺成五颜六色的图案,在灯光下一定很美妙”。在坐的各位官员纷纷提议。
  卢森格德觉得太阳能路灯这个方案不太可行,如遇到连续阴天或下雨天气,路灯就不能照常发光,反而会给市民带来诸多不便。把步道设计成图案的方案倒是很新奇,但是设计什么样的图案才合适呢?
  这个问题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都困扰着卢森格德。直到有一天,卢森格德带着家人去了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当他驻足在梵高大师的作品《星月夜》前,突然有了灵感。如果沿着河流把步道设计成《星月夜》的图案,再配上能反光的材料浇筑,那将会是一片很美妙的景象。
  于是,卢森格德带着团队部分成员起草方案,另外一组成员搜集反光材料。大家经过几个月时间的努力,从方案设计,到图景色彩布置,再到材料运用等细节设置,又经过多次修改后,步道的初步设计方案完成了。
  步道设置在爱因霍芬市的公园里,绕河一圈,路面采用后印象派绘画大师文森特·梵高的作品《星月夜》为布景:浩瀚的天空中挂着明亮的星星,云彩随着星星卷作一团,巨大的月牙金黄耀眼,整个画面呈蓝绿色。每到夜晚,微晕的光芒照亮了步道,走在这条闪闪发光的蓝色步道上,绵长的河岸线宛如浩瀚的星河,恍惚间就有穿越无垠宇宙的感觉,脚下蓝色荧光呈片状散开,颗颗繁星点缀其中,仿佛伸手就能摘到星星,抬头仰望时却是另一片星月夜。
  方案实施前,大家使用三维动画展示了一下效果,却意外地发现玻璃的反光色彩单一,无法把《星月夜》的美丽夜空展现出来。为此,大家很沮丧,不得不重新去寻找解决方法。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卢森格德想起在环保材料方面很有研究的好友范德里恩。
  两人聊天时,范德里恩说起一种采用碱土铝酸盐材料制成的无毒、无害新型环保材料。这种材料本身可以通过从吸光到储光再到自发光的方式工作,只需要通过15分钟吸收储存自然光及各类照明灯光的光能,就能成为夜间或无光线环境下的发光源,无需其它任何能源,就能维持发光12小时,而且还能发出黄绿、蓝绿色的光源。
  听完范德里恩的介绍后,卢森格德带领团队把这款新型环保材料应用到方案中,并对其中的细节进行多次修改后,才有了不错的效果。于是,卢森格德把方案呈报给上级政府部门批示。
  方案得到批准后,卢森格德带领团队重新联系材料供应商、施工者,又经过几个月的规划施工,直到2018年11月,爱因霍芬市的《星月夜》步道总算完工了。
  步道绕着公园河道一圈,由数千颗会自动发光的石头排列组成,人们走在上面如同置身于一片“星河”中,既能满足行人的夜行需求,又能提升城市景观体能。步道开放后,受到民众的一致好评。从此,《星月夜》步道吸引了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成了一处大家绕不开的景点。
  让城市变得更加环保、美好,不一定要花费巨资。有时一个新颖的创意,不仅可以使生活更环保,还可以把艺术融入其中,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一丝艺术气息。

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