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格调高雅的作品,能给人以启迪

作者:潘梦迪 阅读:504 次更新:2022-07-02 举报

       所有的艺术形式,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曲艺,还是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都是在时代的背景中逐渐形成的,并且各自都蕴涵着自身所独有的意境......

                 
                       
         
        有些高雅的作品,由于内容或意境过于高深,很难让文化水平不那么高的人看得懂,而那些用大众化语言构成的民间文学,又很难被当时的文化人所推崇,难以登上所谓的大雅之堂,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所以大家就产生了雅俗共赏的要求,希望能够兼而有之,让大家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情境。

                           
        
         所为的雅俗共赏,就是让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作为文学作品,自然要有美感和可读性。格调高雅的作品能给人以启迪,让人们在接触和认识世界的同时,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精神,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复杂环境中拼搏并获得成功,创造出精神和物质财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虽然需要追求高雅的意境,但也需要有生活的场景作为描写的原型。作为文学作品的接触者,不仅需要有揭示真谛诠释人生的高论,也需要能够通过文字看到普通人的生活情境......作为情感的载体,要求作品在描写方面不要过多的修饰,强调格调高雅似乎是无可非议。然而对于高雅的追求不能成为张冠李戴无限发挥的窗口,也不能由于追求立意新奇意境特异词藻华丽......
        由于追求典雅古朴的东西,以致用字怪异导致多数人难以理解,只在少数人中才会流行。对于所说的俗也不可以粗俗到省却常用词语,只让那些行话俚语充斥其间,以至于到了让人们闻之色变望而生厌的地步。如何能够做到相互间的有机结合,让作品高尚而不粗俗,合于人们的欣赏习惯,雅趣盎然又通俗易懂,从而产生积极的作用,也需要作者与欣赏者的研讨商榷,才能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读者一致的认同。
        由于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喜好程度的不同,同样的作品在读者的心目中会产生不同的反应。通俗易懂的作品,很容易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在保持文雅的基础上,添加一些大众化的内容,能够产生出似曾相识又新颖贴切而喜闻乐见过目难忘的感触,将事物表达得细致真切栩栩如生。相对宽松的氛围,可以让有兴趣的人在接触之后能够参与品评。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来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在力求实现雅俗共赏的同时,也需要在作品的格调方面,以及描述手法上把握分寸,更需要避免由于过分追求文字效果而染上陈规陋习落入俗套。在语言文字方面,有众多的词汇可以成为表达内容的工具。生活内容的多样性,使得表达方式也有了各自的不同。出于方便阅读和记忆的考虑,行文用字也应当有所讲究,尽量不用那些使用量不大,过于生疏冷僻的字或词。如果为了追求新奇而使用了非常少见的字词,那么就容易让人由于无法理解而陷于困惑之中。
        在文字的描述方面,既可以有大众化的表现形式,也可以拥有独特的自己喜欢的风格。无论是对于事物的观察角度,还是对于事物的描述,都可以有所不同,但是同样都需要顾及作品的社会效果,考虑到作品对于读者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当然也会有人出于调侃搞笑的用意,在读者疲倦困顿时,发挥提神的作用。
         在雅致的环境中,欣赏格调高雅的作品,表现出了读者的学识,以及言谈举止方面的情趣和心境。在大庭广众下的雅俗共赏,则具有与民同乐,水乳交融,乐在其中的感觉。从经典中,感到当今生活的美好,珍惜当下的时光,是文学作品所追求最佳的效果.......

上一篇:

下一篇: 杨万里对荷花情有独钟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1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格调高雅的作品,能给人以启迪 匿名 07-03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