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缘
我与舒蝶相识,源于市书法家协会在雅阁大茶楼举行的一次作品交流会。
那天,我拿去交流的作品是仿书圣王羲之的巅峰之作《兰亭序》;舒蝶拿去交流的作品是《三国演义》开篇杨慎著名的一阕词《临江仙》。我的作品受到同行们的一致好评,说这幅书法作品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而舒蝶的作品也同样受到了大家的充分认可,作品布局疏密有致,一手行书若行云般飘逸、如流水般蜿蜒,令人啧啧赞赏、爱不释手。
于是,这个交流会几乎就围绕我们两人的作品进行评议,作品交流会俨然开成了我们两人的作品研讨会。
一个是市艺术馆的著名青年书法家,一位是高校的著名才女;一个风度翩翩,一个楚楚动人。在这样的氛围里,不出点故事似乎就不正常了。
为了方便今后的艺术探讨,同时也为了礼貌起见,我主动索要了舒蝶的手机号码。我对她意味深长的一个微笑,换来的是一个比春光还要明媚的笑脸。
在回家的路途中、在创作的过程里、在夜深人静时......这张笑脸始终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它像一只欢快雀跃、美丽嫣然的精灵,飞翔在我旷达的脑际、泅渡在我浩瀚的心空......
我必须得承认:舒蝶这只比百灵鸟还要轻快的精灵已进驻了我的情感世界。
“舒蝶,我是方刚,今天是星期六,不知你有空没空,我最近创作了几张条幅,很想征求一下你的高见!”
“没问题,学生们都回家了,我们当老师的也该趁这个时候休整休整一下了!”
“呵呵呵,占据你的休息时间,真是不好意思!”
“不要客气呀,这样也可以换一下脑子,更何况,这也是我最重要的业余爱好!”
“那好吧,我在西城春来茶馆等你!”
“好的,一会儿见!”
在春来茶馆门前,我十分绅士地将舒蝶迎进门。
“才女,喜欢饮什么茶,铁观音还是碧螺春!”我亲切地征询她的意见。
“来一杯茉莉花茶吧,我喜欢那个香味,清香而不苦涩!”
“给我来一杯绿茶,清新、爽口,让人心旷神怡!”
在氤氲的茶室里,茶香袅袅弥漫,我徐徐将作品打开让舒蝶鉴赏。
“这幅作品布局专业,书写刚中带柔,字与字之间衔接自然、流畅,用印讲究!”
“这幅楷书作品很有颜味儿(指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端庄遒劲、清远雄浑、秀媚多姿、结构精悍,也具‘颜骨柳筋’的特质,实属精品力作!”
“这幅草书作品也很有法度,用笔简练、气势不凡,若果在用墨的轻重上赋予它更深的内涵,则会更加完美!”
“谢谢你专业水准的评点。真不敢想象,你这么年轻,对书法竟有如此深厚的研究,真令我羡慕,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嫉妒!”
我诚挚而调皮地说道。
“对于书法,我也只是略懂皮毛,严格来说我也只是一名书法爱好者而已,今后还得多多仰仗你这位书法家的点拨哦!”
“呵呵呵,才女客气,那我们今后就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我说的是真的,你不要忽悠我!呵呵呵!”
“岂敢、岂敢,才女这不是在捧杀我么!”
“给我扣这么大一顶帽子,小女子身单力薄,承受不起哦?”
“玩笑而已,玩笑而已,不必当真!”
时光随季节流走,不觉便到了仲夏。
我正在工作室挥汗如雨创作一幅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此时,忽然手机铃音急骤响起:
“方刚,我是舒蝶,因工作原因,我将于近期调往H省民族大学任教,走时想与你茶聊一下!”
闻罢此言,我的心“咯噔”了一下,有一种从未有过的痉挛。
“好吧,我们在雅阁大茶楼见面吧,我马上就到!”
经过短暂的寒暄,我知道,在H省民族大学担任资深教授的舒蝶父母,很希望女儿回到自己身边。
不可思议的是,我们同时都带去了一幅书法作品。
我将仿王羲之的《兰亭序》送到了她的手中。
她将书法作品《临江仙》送到了我的手里。
我们四目相对,好想让时光在此时凝固成永恒!
2025年6月26日再次修改
下一篇: 《人间天堂》 —— 小记黄金洞麻枊溪茶乡
评论[8条]
更多>详解写作特色:
2. 构思:
双线并进:书法交流(艺)与茶馆相约(情)两条线索自然交织,艺为媒介,情为内核。
首尾呼应:以《兰亭序》《临江仙》两幅作品始,以互赠这两幅作品终,形成完美闭环,
语言风格:文笔典雅清丽,如“行云流水”、“氤氲茶室”、“秀媚多姿”等词句,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诗意美感。
细节刻画:点茶(茉莉花茶与绿茶)、评点书法(“颜骨柳筋”、“用墨轻重”)等细节生动传神,既显专业,又见人物性情。
人物塑造:通过自然贴切、略带俏皮的对话(“岂敢捧杀”、“小女子承受不起”),生动刻画出两位主角才
情感表达:情感流露含蓄蕴藉,藏于切磋技艺的专注、茶馆品茗的闲适、离别赠礼的珍重之中,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