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其他   

39-智慧的灯-正文75~76页

作者:南山草人 阅读:63 次更新:2024-07-22 举报

槃寂静”学说,即三法印学说。核心内容都是讲世间的苦难和解决苦难的方法。而佛教的全部学说,基本上是围绕这个核心思想展开的,这个核心思想又集中凝聚在“四谛”说中。其中“苦”“集”两谛是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形成的原因;“灭”“道”两谛是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现简述如下:

一、关于“苦”谛——《增一阿含》经中说:“彼云何名为苦谛?所谓苦谛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五盛阴苦,是谓名为苦谛。”前四种苦是指人生的自然过程苦;后四种苦是说主观愿望难满足苦,概括为“五盛阴苦”,指出世间人生的存在本身离不开苦。后来佛典关于苦的分类很多,有四苦、五苦、八苦、九苦、十一苦等等。这“苦谛”教义便是全部佛教的总出发点。但佛陀当年又同时教导我们,指出人身难,人生可贵,要求大家要利用人生机会好好修道积福。

二、关于“集”谛——它是原始佛教的理论基础,内容相当丰富,总的是说明人生诸苦的成因,概括为“五阴(蕴)聚合”、“十二因缘”及“业报轮回”等学说:

1)五阴(蕴)聚合:五阴(蕴)就是“色”、“受”、“想”、“行”、“识”等五类现象的总称,是说我们的生命体就是由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构成。

其中“色”是指物质世界,这里指人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和色、声、香、味、触、法等感觉对象“受”、“想”、“行”、“识”是指精神世界,其中(感受、体验)(思惟活动)(心理意志趋向,指思想中去支配人行为的因素,即指驱使身行为和语言表达的心意动因是心理活动,而是精神主体。说明人由“五蕴”构成是因为这五蕴让人产生七情六欲,然后去造作,结果制造出诸多,同时形成追求和贪爱“五蕴”业力又由于业力不同,致五蕴聚合不同,因而有三界六道、贫富夭寿等果报差别。

2十二因缘:佛教认为,生命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有

过去、现在和未来等三世,并且有它自身的规律。当年佛陀从十二个方面来说明生命流转的规律,即十二因缘。这十二因缘构成过去因成就现在现在成就未来果这样个前后相续的因果链条,所以也叫“十二支缘起”。

“缘起”说,是解释世间人生和世间现象的发生及变化,是佛教区别于其它宗教的标志性理论,也是原始佛学的基础理论。“缘起”是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发生和存在的现象和事物,任何事物现象都处于生灭变化中,不可能永恒不变。简言之,离开因缘,就没有世间的一切,即所谓“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起故彼起,此灭故彼灭”。原始佛教的这一学说是非常了不起的,它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最普遍的生存规律,颇具哲学性辩证法。

十二因缘可以由因推果,也可以由果追因,前者叫“顺观”,后者叫“逆观”,现依“顺观”,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逐支简单表述如下:

“无”,也称“痴”,惑而无知的意思。由无名所引起的就是“行”;行即造作,造作形成业。、行这两支是过去生种下的因。另外,由业而起的妄念,“识”就会投入母胎,在蒙昧中开始起作用。(净慧法师说“业识,或者说神识,神通广大,一刹那间不止步万八千里,业识投胎的速度极其迅速。这一点从我们打妄想就可以略知一二,一念妄想,九州万国都在当下,都可以在心灵中浮现。”)母胎中的胎儿形质,自从“识”投胎后就具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