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春雨蒙蒙的唯美园林——行摄库肯霍夫》

作者:赖维斌 阅读:67 次更新:2024-06-14 举报

      蒙蒙细雨洗征尘,离离原草焕精神。

    花木扶疏栏景秀,水天相映舟楫陈。

    

    朵朵鲜花沐朝晖,茁茁青松起翠微。

    枯木逢春生机旺,风车披彩形象伟。


    清晨,旅行车开往阿姆斯特丹近郊。车上,细雨敲窗,不掩乘客雅兴;车下,微风拂伞,无阻征夫奔波。

  绿野无际,远处大巴雾列,近处小车鱼贯,世界旅游目的地令人向往走过凸起18根水柱的喷水池边,旅行团到了利瑟小镇库肯霍夫。

  正门入口,搭起巨大木质屋顶,其作用不仅在晴可遮阳,晦可避雨,而且在透过无数三角形玻璃天窗,仰可望见“窗花”纷绽的天空,俯可瞰及“云影”散落的平地,让游客感到舒适而又美观。

  门内右侧,整洁平地连着一间温馨花店。花店内外,均放木架,架上摆满新鲜花卉、花卉种子,两名店员笑迎来客。花篮多样,或以画纸裹着绿卉,或以藤器装着鲜花,或以塑料包着干花,各具风彩。这些花卉、种子整装待发,行销各国。我认为,无论销往何地,它们都是春的信使:所到之处,美化环境,沁人心脾,并昭示希望,予人信心。

  木质屋顶,木材花架,藤条花篮——库肯霍夫正门设计充盈植物元素,周边环境展现原木风情,与其本色正相契合。而其门内右侧平地一大圆盆郁金香花色艳丽,与池边一三角形盆花树相互映衬,使游客对此花园即刻生出美好的感受。我注意到,池边盆景三角形与正门入口木质屋顶三角形图案相同,门外门内高低互映,似断实连,凸显此花园设施建设与景观设计的协调、统一。河边盆景削去针对平地的三角形锐角,使游客感觉其平易近人。这一细节处理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亦值其他高水平公园建设借鉴。

  步过花桥,游客即入花木扶疏、池亭相映、绚多彩、芬芳馥郁的宽阔园林。库肯霍夫,荷兰语念keukenhof , 意为“厨房花园”。它原为15世纪雅各布伯爵夫人的狩猎领地,1840年由德籍景观园艺家左贺特父子设计,呈现英式园林风格,1949年首次举办露天花展,后亦举办室内花展,由于逐年办展,每年一个主题,使之成为“欧洲最美春季花园”。其展期都在3月底至5月初。带团导游谭丽君说,今年321日,此园花就开了,那么,9天后本团躬逢其盛,团友何其有幸?行摄如画春景,我庆幸新景界出团及时,也满意自己参团果断。美景不常有,花期更短暂春光不可负,当往直须往。此园占地32公顷,境界开阔,内涵丰富,景色优美,风格自然。其时,600多万株初开的花朵正承天降细雨,更显洁净、娇艳,均如出浴的少女楚楚动人,甚或未褪的水珠晶莹剔透。

  我往园区北部行走,步道两边都是花坪,但花的世界多姿多彩:有的盛开整田,有的只开一边;有的灿烂若金,有的红艳似火;有的蓝尾带卷,有的黄中透赤;有的花团远隔,有的花团近簇。

  进到园区腹地,景致更加精美。例如一处花田,茵茵草地之中,花树一棵一棵,由近及远延伸,右侧是金色的花,左侧是紫色的花,横在眼前的也是金色的花,独在花树尽头留白——一条平坦的步道横现,给予游客深邃而又豁然之感。      

  花田之间常见一排小树分隔,用以区别不同花田的不同景色。由于树干细小,隔栏显得通透,游客可透视远处花田场景,并比较远、近花田朦胧、清晰的不同观感。假如用密实的篱笆分隔花田,或小树之间不留大的空隙,游客遥望远处花田就会目堵心塞。从中可见此花园设计精妙——既实现花田功能分区,又畅快游客审美感受。

  一道绿植长廊玲珑可爱,独具神韵,前迎内、外花田镶嵌的方正平地,后往左、右平房舒展的棕色圆楼,不仅造型独特,而且过渡自然,还显主体突出,颇引游客观瞻。

  此花园花田设计精细多变,鲜花满田并不多见,大量呈现草地、鲜花组合景观。两种植物也非平分春色,而是依照地形、环境灵活配对。花、草比例不同,景观效果遂异。当田中花多时,主角璀璨;当田中草多时,景点疏朗。

  一块花田遥望棕色圆楼,田中鲜花最少,且居一侧,或显一线,葱茏田野的是大片绿卉。有趣的是,一条石板路自西边断断续续筑入田中,忽然折转向南,伸往远处棕色圆楼。由于棕色圆楼八面玲珑,左边绿植长廊、中间花田石道、右边长长步道,均直对此楼,使游客在此区域无论哪个位置,观看远楼都觉心情舒畅。

  在此园林中心,各种鲜花异彩纷呈,竞相媲美,而且千姿百态,让人目不暇接,比之园区入口更显丰富、立体:不仅散植于地,铺开田野“画卷”,而且聚集于盆,支起空间“雕塑”,还能层出于坡,显山岭“阶梯”。许多鲜花我都叫不出其芳名,这时颇感植物知识的匮乏,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引自《警世贤文·勤奋篇》)。要是知其学名,晓其特性,现场感受就能敏锐、深刻。然而,郁金香还是认得出来的,它沐浴春雨,抖擞精神,艳红而又柔和,多情而又善感,在众多绿卉的拥戴中光彩夺目,引领群芳共展春色。上千个品种培植产生规模效应,郁金香在这“众香国里最壮观”(引自电影《牡丹之歌》),无愧于荷兰国花的尊贵地位。

  再向北游,我看到崛起的丘陵像绿色的堤坝横在北边,一处景点匠心独运:青青草地“凸”向山坡,坡上花丛以“凹”对接,镶嵌得天衣无缝;5道花丛由低向高,次第而上,如浪涌潮涨,漫溢堤顶,连接丘陵之巅数棵茂盛的青松。在低地国家荷兰,昨日穿行鹿特丹、海牙、阿姆斯特丹3座城市,未见一山,此花园北起一道丘陵,只是为了造园吗?这一花园的特殊之处,在于每年春季开放8周,其他时间闭门养护。每年9月,它播下各种花卉的种子,到了冬天,长出的禾苗经受寒冷的考验,此一季节,北部丘陵不就起到了防寒风墙的作用吗?每年更换花卉,成本自然高昂,然而,魅力因此凸显,效益必然显著。

  登临北部丘陵,忽见旷野无边,绿满平川,水岸相连,岸树绵延,一处停车场内,大量小车汇聚,使游客再次体会到库肯霍夫的巨大吸引力。

  此花园极呈鲜花之艳,亦尽展园林之美。向西行进,穿林转径,高大的树木撑起清凉世界,游客在此接收到了春天的另一种气息。小树映着春光蓬勃向上,青枝绿叶格外醒目,并与地草同辉,我感觉它们都是大地母亲可爱的孩子,相约在此迎候四海宾朋。

  令我感动的,是一桩枯木之,竟然长出多处绿卉,而且这几处绿卉都比周围的地草鲜亮夺目,生机旺盛!久闻“枯木逢春又发芽”(语出元·刘时中《端正好·上高监司》),我并不敢说眼前这一树桩就发出芽了,但可肯定的是,这树桩上的绿卉长得好。这是什么缘故呢?荷兰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植物生长,库肯霍夫园丁精心培植也是关键,特别是让绿卉汲取树桩特有养分,以植物养植物,就是其高明之处,值得各国园艺工作者仿效!

  复往西行,看到一叶扁舟横陈河道,水天相映游客品舟,你会发现此花园水系连通,有益于改善园林景观,也有利于调节当地气候。不久,一座雄伟、壮丽的荷兰风车矗立眼前,叶片舒展,支架挺秀,在天地间展示独有的风姿,在水岸上镇住蜿蜒的花龙,蒙蒙细雨下依然清晰呈现,众人仰慕中犹有一份淡定。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感受荷兰风车,可惜因为进入风车车厢的游客众多,还有室内花园待游,我没能入厢观察其构造,也就未能登“楼”俯瞰此花园内、外风景。这对游记写作来说,是空中视角的缺失。由于景区与笔者常住地远隔万里,这一缺失不易弥补。

  转回花园中心,忽见一树樱花孤植草地,浸润春雨满树绽放,使我想起“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引自唐·白居易《长恨歌》)而至一河春水之滨,成排樱树沿河群植,绽蕾吐蕊,兴“波”涌“浪”,使我又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引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库肯霍夫景观,成为中国古诗意境的传神写照。

  库肯霍夫,本名“厨房花园”,却具唯美意境六个世纪前的烟火气息更新为现时代的艺术气质,昔日的伯爵夫人狩猎领地蝶变的五洲宾客旅游胜地。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1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2024年6月11日,《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刊登《春雨蒙蒙的唯美园林——行摄库肯霍夫》。 赖维斌 06-15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