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头条文摘   

我的妈妈

编辑:admin 阅读:282 次更新:2024-06-24 举报

  我妈妈是一位普通的妇女,目不识丁,但她善良开朗,和蔼可亲,明事理,知大义,更是一个坚强的女人,有着一般男人都很少有的博大胸怀和坚定的意志品质。六七十年代物质十分匮乏,吃的是粗茶淡饭,母亲却经常接济亲戚朋友,帮助他们度难关,甚至把自己的非农业户口,换给了亲戚,使她有好的前程,而自己的户籍在乡下。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为了经营好这个家庭和养育儿女,受了一辈子的苦,耗尽了所有的心血。

配图配图

  在我的记忆里,清晨,伴随着那一声鸡叫,天色渐渐亮了起来,街里隐约传来人来人往的响声,一个身上裹着厚厚的棉袄,瘦弱、白发、质朴,黝黑的脸庞写满执着,坚定的眼神充满希望,每天早早来到工地,干活不偷懒的那个人——就是我的母亲!此时我正在做着甜甜的美梦。母亲勤勤恳恳,不甘人后,脱土坯、打草、捡粪、装货、拉车,样样在前,里里外外都是一把手,可以说是,巾帼不让须眉。母亲一年四季,靠打零工,贴补家用,养育着四个孩子。晚饭后母亲点亮嘎石灯,带着老花镜做针线活。全家人的衣服,鞋子都是妈妈,熬更守夜为我们一针一线做出来的。而她自己却总是“老虎下山一张皮”,一年不见换一件新衣裳,一年不见买一双现成鞋,衣服破了补,可谓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过年过节,母亲把平时攒下来的钱给我们买肉,给我们包饺子吃,而妈妈看着我们吃,自己不吃或吃几个饺子。在家里,我是老小,记得每次上街妈妈都会给我买水果糖和月饼,给我吃偏食。我成家后,工资低,妈妈看着我辛苦生活,疼在心里,总是偷偷的塞给我钱,还隔三差四的买一些菜、肉送给我。冬天总是把烤火的煤炭和引火柴送过来,供我家取暖用。嘱咐我,干好工作,家里的事情不要操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我的印象里,母亲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她如陀螺一般,日日忙得团团转。在她的骨子里,沉淀着勤俭持家、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母亲始终任劳任怨,她经常告诫我们,勤劳就是福。严寒酷暑,风霜雨雪,妈妈忙碌的身影,疲惫的身躯,从不怨天尤人,浑身上下便充满了力量,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就这样,母亲用勤劳的双手养育我们长大,用辛勤的汗水支撑起整个家庭,使我们有了一个温暖的遮风挡雨的港湾。母亲常用简单的话语告诉我们:“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要想出人头地,唯有努力工作。”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正是因为它们面对风霜雨雪而无惧、历经数九寒冬而不凋。这种蕴含于内的顽强力量、外化于形的坚韧气质,始终激励着我不畏风雨、不屈不挠、砥砺前行。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想起母亲告诉我的话:“没有过不去的坎”!

  作者简介:

  刘全来,内蒙古人,中共党员,锡林郭勒盟作协会员、天边草原文学会员诗社成员。爱好写文字,有作品发表于中国邮政报、锡林郭勒报、苏州文学、春晖文学、华夏诗韵纸媒及今日头条、阿拉善文学、日月岛文学、新长江文学、内蒙古邮政、太仆寺文艺,作家地带等原创平台。

上一篇: 周吉灵

下一篇: 钟岗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