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头条文摘   

赏玫瑰悟人生

作者: 王永波  编辑:admin 阅读:55 次更新:2024-06-04 举报

  在我的家乡的北京东路,这条熟悉而又陌生的大道上,隔离带中悄然绽放的玫瑰,它们以一种不经意的优雅,诉说着生命的坚韧与美丽,仿佛是园林部门特意在车水马龙的喧嚣中为我们预留的一片静谧之地。你看她们,如同遗世独立的佳人,不言不语,却以万种风情,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唐代元稹的这句诗,似乎专为此景而写。玫瑰的盛开,不为取悦行人匆匆一瞥,它们静默地展示着生命的极致,即使无人观赏,也自成风景。每一朵玫瑰,从含苞待放到绚烂绽放,再到最终的凋零,都遵循着自然的法则,演绎着生与死的轮回,正如经历人生的起起伏伏我,现在,心情已经趋于平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外物外人所动,只求健康的身体、内心的圆满。

  放眼望着这一排排的玫瑰,这自然界中的贵族,其色彩斑斓:红如烈焰,粉似晨曦,白若初雪,黄如暖阳,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情感与寓意。我知道,红色玫瑰,热情如火,是爱情最直接的告白;粉色,则多了几分羞涩与甜蜜,恰似初恋的滋味;白色,纯洁无瑕,象征着最真挚的敬意与祝福;而黄色,温暖而明亮,仿佛是友情的光辉,照亮彼此的心房。这些色彩,交织在隔离带中,仿佛是生活多彩画卷的一角,提醒来往行人和车子里的人,生活的美好在于多样性,每一种色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而那香气,真像是穿越时空的使者,轻轻一嗅,仿佛能将人的心灵从尘世的纷扰中抽离,引向一个更为纯净的世界。正如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虽是咏菊,却也让人联想到玫瑰那独特而馥郁的芬芳,它不仅仅是一种感官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提醒我们即便在繁忙与压力之中,也不要忘记寻找生活中的美好与宁静。

  令我感到诧异的是,在这玫瑰的海洋中,蜜蜂的忙碌身影难觅踪迹。这不禁让人想起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蜂蝶如知春已去,应衔泪滴枝头花”诗句。蜜蜂的缺席,或许正映射着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某种疏离。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忽略了自然界的微妙平衡,大量农药和催熟剂的使用、转基因种子大大量种植等,那些曾经与我们共生共舞的小生命,正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这在告诫人们:要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哲学来一次深刻反思。

  玫瑰的用途很广泛,从园艺观赏到提炼香精,从药用价值到餐桌上的美食,它的每一部分都被赋予了不同的使命和价值。正如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和角色,无论是在聚光灯下还是幕后默默付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共同编织着社会的经纬。

  自古以来玫瑰还是爱情与美的象征。古希腊美丽神话中,爱神阿佛洛狄忒为了拯救她的情人阿多尼斯,奔跑时被白玫瑰的刺划伤,鲜血染红了玫瑰,从此白玫瑰变成了红玫瑰,象征着爱情中的牺牲与忠贞。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爱不仅仅是欢愉与甜蜜,更包含着责任、坚持与牺牲。人生亦然,每一次的成长与进步,背后往往伴随着汗水与泪水,是无数次跌倒后再次站起的勇气。到现代,玫瑰已经成为了情人节不可或缺的信物,它承载着人类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玫瑰之美,超越了物质的层面,成为了一种精神的寄托,正如唐代诗人王维所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虽描述的是桂花,但那份静谧与淡然,却与玫瑰所传递的情感不谋而合。

  啊,北京东路隔离带中的玫瑰,不仅是城市风景中一抹亮丽的色彩,更是对人生哲理的一次深刻诠释。它教会我们欣赏生活中的美好,提醒我们珍惜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鼓励我们在爱与被爱中学会牺牲与坚持,以及在多彩的人生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上一篇: 瞑目(小小说)

下一篇: 汤文来

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