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小说   

《成长》第三十四章:串门走访

作者:苑丁 阅读:53 次更新:2024-05-31 举报

  徐国庆本来想组织徐家自然村的十四户人家,都参加到他的改良土壤的实验中来的,等到土壤改良成功了,他们徐家自然村生产出来的粮食,就是无公害化的安全环保的绿色大米,可以作为一种品牌推向市场。这可是徐国庆的科学种田的一个方面。徐国庆苦口婆心,磨破了嘴皮,大家还是想不明白,结果十四户人家,只有王春林一家响应。
  徐国庆回忆,当年他当队长的时候,他可是一呼百应的人物,谁不听他的?如今他是省、县、乡三级政府批准下来的大学生村官,是余庄的副业主任,官虽不大,但官比队长大了,却指挥不了徐家自然村的人了,他真有点想不明白。后来,徐国庆往深层次想了想,他又恍然大悟地笑了。过去生产队是集体劳动,一切都是生产队长安排,都是生产队长说了算,社员什么事情都不管,只管多拿工分。如今土地都承包给了农户各家,都是农户自己安排生产,别人是管不了的。徐国庆想明白了,不是老百姓不听他的,而是村委们根本就不应该干涉他们的种植权。徐国庆也知道,农户们不是不肯进行改良土壤的实验,而是担心不施化肥,不喷洒农药粮食会减产的问题,这也是最客观现实的问题。徐国庆是农村生,又是在年农村长大的,在农村当过生产队长,和农民在一起劳动过十多个年头,他深深知道农民是最讲现实,看重实慧的。你说的天花乱坠,再怎么好听,他们也不会相信的。徐国庆不生气,也不怪他们。
   徐国庆决定将自己家和王春林家两家的八亩土地合在一起作为实验基地,进行土壤改良,把生产安排好做扎实,真正做到减产不减收,用事实说话,从而打动徐大爷他们,使他们回心转意,自觉自愿地投入到改良土壤的实验中来。徐国庆相信会等来这一天的。
   徐国庆觉得,搞科学研究,不光是农业科技的问题,还有思想问题。思想认识问题不解决,科学种田就推行不了。这改良土壤的问题,是当务之急的事情,我们不能听之任之,酿成大祸。当前必须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把徐家自然村的农户们拉回到改良土壤的实验中来。
   徐国庆放下架子,厚着脸皮去串门子了。他要挨家挨户走走,与农民兄弟拉拉呱,套套近乎,聊聊天,开诚布公地跟他们算算账,讲清厉害关系,或许能排除他们心中的疑虑阴云。
   中午吃饭的时候,母亲余蓝莓把包好的饺子盛好端上桌子,招待家人吃饺子。徐国庆听到母亲余蓝莓喊他吃饺子,才从沉思中惊醒过来,喜不自胜地去吃饺子了。
   徐国庆从小就喜欢吃母亲余蓝莓包的荠菜肉馅饺子。那水饺鲜美滑爽,非常好吃。他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地吃着热气腾腾,香喷喷的水饺,其乐无穷。徐华生看到婆太太余夫人碗里的饺子少,要将自己碗里的水饺给点给婆太太。
   婆太太余夫人笑着说:“乖乖,好重孙孙,我的小华生,你自己吃吧,别记挂太太了,太太我年纪大了,吃多了不受用,别跟徐太太一样,吃饺子胀多了,送医院抢救!”
   徐国庆说:“外婆说得对,年纪大了,吃多了不受用,要想吃等饿了在煮了吃,反正都是自己家里包的。”
   徐国庆一家人在说说笑笑中吃完了饺子。
   徐国庆年轻食量大,呼呼啦啦吃了两碗饺子,足足有四十颗。吃完水饺,徐国庆打着饱呃便出门去串门了。
   徐国庆信步来到夏四爷家,夏四爷家一家人正在吃饭。
   夏四爷热情地说:“徐主任,坐下吃碗便飯把!”
   徐国庆说:“我刚丢下饭碗,就到你家来了。”
   夏四爷递烟给徐国庆说:“你抽支烟吧。”
   徐国庆笑着说:“谢谢你,我不会抽烟。”
   夏夫人端来一杯茶,递给徐国庆说:“徐主任,请喝杯茶吧。”
   徐国庆接过茶杯说:“谢谢。”
   夏四爷一家人吃完中饭,夏夫人很麻利地收拾了碗筷,擦了桌子。徐国庆和夏四爷面对面坐着,开始聊起来了。
   夏四爷明知故问道:“徐主任,今天来我家是稀客嘛。”
    徐国庆说:“怎么不能来?”
   夏四爷忙说:“能来,欢迎还来不及呢!”
   徐国庆说:“今天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想找你聊聊呗。”
   夏四爷说:“有什么好聊的,你还是为那事来的?”
   徐国庆说:“不为那事我哪有闲工夫来找你聊呢?”
   夏四爷说:“在你家里,我们已经答复你了。”
   徐国庆用眼睛瞅瞅夏四爷说:“我们都是余庄人,又都是徐家自然村的,早不见晚见,所以我才来找你。”
   夏四爷笑了笑说:“我们农民一年到头,早也盼晚也盼,盼来盼去,就盼着地里多打一些粮食,按你那样搞,不能施化肥,不能喷洒农药,明摆着是要减产的,不心疼吗?”
   徐国庆坚定地说:“我不是说了,减产不会减收嘛。”
   夏四爷还是不放心,他说:“徐主任呀,我问你,这改良土壤的工程要多长的时间才能成功?”
   徐国庆实事求是说:“三年五年。”
   夏四爷惊呼道:“啊哟喂,我的妈呀!还五年,就三年也承受不起啊?”
   徐国庆解释说:“今年稻禾已经长高长密了,只能自己想办法施用一些肥料,下一季我们再准备好绿色基肥,施足了基肥,就不会减产了,吃亏就今年一年,你们还不放心吗?”
   夏四爷的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一样七上八下,没有注意来,他说:“这减产总不是个滋味。”
   徐国庆笑着说:“我替你算一笔账,你看有没有滋味?”
    夏四爷叹口气说:“这账不明摆在那儿吗?就算每亩减少二百斤,我家六亩田,就要减产一千二百斤,这不是一个小数字,是一千二百斤粮食呀,能不心痛吗?”
   徐国庆语重心长地说:“我也算一笔细账给你听听。”
   夏四爷摇着手说:“要说你跟别人去说吧!”
   徐国庆说:“你听我说了,再做决定不迟啊!”
   夏四爷说:“那你就说吧。”
   徐国庆耐心地给夏四爷算细账了。徐国庆说,现如今的土地被破坏了,土壤被污染了,这是有科学根据的,那些数据在我家里时,都给你们看了,土壤必须要改良。减产是可能的,假若每亩田原来能收一千斤稻子,今年进行土壤改良,不施化肥,不喷洒农药,就算每亩减产二百斤,那么还可以收到八百斤稻子。八百斤稻子按七折做成大米,共得五百六十斤大米。这种大米是绿色大米,可以卖三元一斤,就可以得到一千六百多元,你比比看,比你那每亩一千斤稻子,每斤一元要多买出多少钱?你扳指头算算,是不是减产没有减收?
   夏四爷听了徐国庆这么一说,虽有点心动,但还是有顾虑,他在心里盘算着,没有做声。
   徐国庆见火候已到,便继续说,这是头一年的账,往后去,我们只要肥料准备的充分,不见得就减产,我们还可以采用科学方法种田,引进先进的水稻品种,说不定每亩能收到一千几百斤,甚至于两千斤呢!
   夏四爷听了笑着伸了伸舌头,夫人也被吸引从房间里走出来了。
   徐国庆笑了笑说:“再说了,我们的土壤改良成功了,那时生产出来的粮食,就是正宗的无公害化的绿色大米,又环保,又安全,吃的放心,没有八块到十块一斤,你就别想吃到我们徐家自然村的绿色大米!”
   “这大米这么昂贵?”夏四爷又伸了伸舌头说,“谁肯花费这么大的价钱买你的大米哟。”
   徐国庆信心百倍地说:“这个嘛,不用你烦心,我们可以做出品牌来放到我们余庄的小老乡余春生的春生超市去销售。改革开放以来,做生意的人多了,城里人有钱的也多了,他们对生活的要求也高了,只要你的大米无毒,吃的安全,吃得放心,就不愁卖不掉,就我们徐家自然村的这点绿色大米那是不够卖的。”
   夏四爷摸着自己的脑袋说:“那是,那是啰。”
   徐国庆说:“不过,你放心,只要我们把销路打开了,上门来订货的一定大有人在!”
   这回夏四爷真的动心了,他说:“改良土壤的办法还真在点子上。”
   夏夫人跟夏四爷差不多大,也只有四十岁的光景,她上身穿一件花布寸衫,下身穿一条藏青色的裤子,梳着齐耳的短发,显得很有精神。他听了徐国庆主任这么一说,笑着用胳膊捣了捣夏四爷的脊梁骨说:“你就答应徐主任改良土壤吧!”
   徐国庆顺势说:“夏四爷你看呢?”
   “改。”夏四爷简短地说。
   徐国庆见思想工作做通了,说服了夏四爷,心里非常高兴,站起身了准备走了。
   夏四爷和夏夫人非常热情客气地把徐国庆送出大门说:“徐主任,你慢走!”
   徐国庆第一炮就打响了,夏四爷的思想工作做通了,他们夫妻两人都表示愿意改良土壤。徐国心里高兴,又信心满满地走访了几家。
   徐国庆在这几家,虽然费了不少口舌,苦口婆心地说了一大堆话,开诚布公地跟他们讲道理,摆事实,扳指头,算细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还是打动了他们,最终一个个都表示愿意改良土壤。
   徐国庆高兴得满脸春风,笑吟吟地跨步格外高远了。徐家自然村总共十四户人家,目前已经有十户人家愿意改良土壤了,再把徐大爷他们四家的思想做通了,那就是我们徐家自然村的全家福了。
   徐国庆满怀信心地到徐大爷家去做说客了。徐国庆兴冲冲地来到徐大爷家,看到其他三家的主人都在跟徐大爷一起打麻将。徐国庆走进门,徐大爷他们四人,像没有看到一样,仍然聚精会神地玩他们的麻将。
   徐国庆说:“你们在玩麻将啊,好兴致。”
   徐大爷他们四人朝徐国庆瞅瞅没有做声,还是抓牌出牌,玩他们的麻将。
   徐国庆想,你们也太不讲礼貌了,连一句客气话都不会讲,冷冰冰的脸,没有一点喜容,好像徐国庆借了他们的米还了他们糠似的,就这样不高兴?特别是那个六十多岁的徐大爷,说起来他应该是他徐国庆的长辈,该叫他爷爷,可他真有点做大不正,缺少礼性。
   “请你们稍停一会儿,听我说几句话好不?”徐国庆说。
   “你真烦人!”徐大爷有点不耐烦地说,“你没看见我们正在忙着吗?”
   其他三人没有不做声。
   徐国庆按住性子耐心地给他们算细账,讲道理,可是他们四人根本就没有听进去,仍然玩麻将。
   徐国庆没好气地说:“其他人家都愿意改良土壤了,就剩你们四家了,你们的态度呢?”
   徐大爷他们四人听了,显然也吃了一惊,徐大爷却说:“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
   徐国庆察觉到那三个人都在看徐大爷的眼色,可见只要把徐大爷的工作做好了,其他三户人家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于是徐国庆对徐大爷说:“徐大爷,按理说,你是我的长辈,我应该叫你爷爷,你想我会骗你吗?事实证明,我们徐家自然村的土地的土壤已经被污染了,像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生产出来的粮食真的没有人敢吃了。”
   徐大爷这才笑着说:“没那么严重。”
   徐国庆说:“经过检测化验,活生生的事实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了,这是有科学根据的,请你相信我。”
   “你别废话啦。”徐大爷态度坚决地说,“我就不信那个邪!”
   徐国庆转脸对那三个人说:“你们三人呢?”
   他们三个人瞅瞅徐大爷,咧着嘴笑,没有吭声。   
   徐国庆面对徐大爷他们四人的顽固不化,也无可奈何,临走时说:“你们会后悔的!”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