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小说   

《成长》第三十二章:宏图愿景

作者:苑丁 阅读:67 次更新:2024-05-31 举报

  春生超市在余庄正式开业了,余庄人再不要跑远路进城上街,就能就近购买到自己需要的物品,真是方便得多了。招商引资来的客商,又在余庄兴办企业,开办工厂,余庄人一个个都感到喜不自胜。那些在外地打工的余庄人,得到这个消息后,都纷纷回到余庄来就近打工了。他们认为,余庄这下好了,开了超市,又兴办了企业工厂,这都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倒了我们余庄,给余庄带来了好运,带来了变化。活跃的市场经济,把社会盘活了,也把我们余庄盘活了。这样好,余庄人既可以就近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又可以照顾到家庭的老婆孩子,这可是一举两得,两全其美的事情啊!否则,孩子都成了留守儿童,那该有多么可怜啊!

  大学生村官徐国庆回到余庄,虽然前后时日不多,时间不长,但他为余庄做了不少好事善事,他心里感到特别快慰高兴。徐国庆认为,作为余庄的一名大学生村官,你就得为余庄老百姓做事,余庄人喜欢的事,对余庄人有利事,做得越多越好。如今改革开放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余庄招来了商,引来了资,开办了余庄超市,兴办了企业工厂。等到初春时节,春寒料峭之时,再把南山开发利用起来,种上常绿树、风景树以及上好的果木,这些都将会给我们余庄带来不菲的经济效益。余庄的自然资源丰富雄厚,前途无量。在余庄的党员干部和全体余庄人民不懈努力拼搏下,余庄一定会建设成为和谐文明,美丽富饶的村落。

  这些天来,徐国庆既感到兴奋高兴,也有点惘然苦恼。他高兴的是招商引资来得这么顺利,而且尘埃落定,已经开办了工厂;他感到苦恼的是在余庄做一件事也不是那么顺利的,特别是那个年有余村长,为人不厚道,不能顾全大局,你做事他争风吃醋,这就不好办了。在开发利用南山的自然资源的问题上,意见不统一,有分歧不足为怪,当年有余处于下风时,徐国庆给他面子,搭好阶梯让他下,他不领情,反而给人使绊子,刁难人,真有点不识抬举,不可思议。这人真的不好处。

  徐国庆看得很清楚,年有余村长心眼儿小,没气量,总以为徐国庆是抢夺他的官位来的。其实徐国庆并不想做官,只想着为余庄人做事,把自己在大学里学的农业科学知识和农业科学技术奉献给农村,奉献给余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中贡献一份力量。

  徐国庆这一夜没有睡好,上了床就思绪绵绵,感慨万千,始终睡不着。他想的最多的还是他给余庄规划的宏伟蓝图。他想,南山上培植常绿树、风景树以及果木,三五年后,常绿树、风景树生长成株了,果木也挂满鲜果了,光南山一年就给我们余庄带来几百万的收益,到那时,余庄就会逐渐富起来了。

  余庄的南山究竟培植那些常绿树、风景树呢?徐国庆无时无刻不在盘算着。正当他盘算来盘算去的时候,他想起了他的母校农业大学。他的母校农业大学美丽的校园坏境展现在了他的面前,历历在目。农业大学教学大楼前面,生长着一棵棵高大挺拔的雪松,那枝叶均匀地向四周伸展,层层叠起,向上又形成一个塔尖,像一座亭亭矗立的宝塔,所以人们叫它塔松。一旦寒冬腊月,大雪纷飞,那皑皑白雪压满层层枝条,白光耀眼,它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雪松了。母校的校园大道的两侧,栽种着一排排龙柏,青枝绿叶,虬枝盘曲,像一条条灵动的青龙腾空而起。人们走在大道上,像步入了神界仙境,个个都飘飘然起来了。校园的围墙边上,间隔着栽种着香樟树和女贞树,一年到头青枝绿叶,在微风的轻拂下,摇逸多姿,缕缕清香,沁人肺腑,令人神清气爽。校园的后山上,栽种着许多枫树,一旦到了秋天,满山满坡都是红叶,映入你眼帘的是红彤彤的一片,是那样的热烈,那样的奔放,可谓是“枫叶红似二月花”的意境的生动写照。

  徐国庆想到这些,心情万分激动。他认为,这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常绿树、风景树,是绿化环境,美化环境的理想的树种,也是最受欢迎的树种。徐国庆决定就在余庄的南山上培育雪松、龙柏、香樟、女贞和红枫这些常绿树和风景树。

  徐国庆还想到了他的余庄徐家自然村的那片实验基地。那是徐家自然村的一片土地,是他们十四户人家祖祖辈辈懒以生存的一片良田沃土。徐国庆当年当生产队长时,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大胆地偷偷搞过家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带领乡亲们跟这片土地要粮食要丰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阴差阳错地作为经验到处宣传推广介绍,至今想起来徐国庆还觉得很有成就感。那时候这片土地粘稠松软,黝黑闪亮,耕翻出来透着一股泥土的香气,十分肥沃喜人。如今这片土地,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喷洒农药,变得板结贫瘠了,缺少化肥庄稼就长不起来。就是这样的一片土地,要作为徐国庆的科学实验基地,他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这片土地上进行科学实验,进行科学研究,但愿能取得成功,给徐家自然村的人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这些日子来,徐国庆虽然忙着招商引资,开办超市,兴办工厂,但他还是忙里偷闲,对实验基地这些年来生产作业情况做了详细的了解研究,并从实验基地取回了泥土,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化验检测。结果不出所料,发现了一些问题,土壤被破坏得变得板结贫瘠,不像以前那样松软肥沃了,更为严重的是重金属超标,还有残留的农药。徐国庆觉得问题严重,当务之急的事,就是要改良土狼。

  徐国庆还发现,现在的农业生产,跟他当年当生产队长时不同了。那时全凭体力劳动,十分繁重,也非常辛苦。如今的农业劳动清闲轻松得多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耕田用拖拉机,车水用抽水机,还有插秧机、播种机、收割机,施肥使用化肥,除草喷洒除草醚等,真是容易得多方便得多了。大量使用机器生产,这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是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真是大快人心。可是由于经常大量使用化肥,喷洒农药,土地被污染了,生产出来的粮食重金属超标,稻米中有残留的农药,人吃了对身体会有潜移默化的伤害的。这可是非常严重危险的事情,所以必须要改良土壤。

  徐家自然村是余庄八个自然村最小的一个自然村,只有十四户人家。土地都是各户存包的责任田,一切都是农户自己安排,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像当年徐国庆当队长的时候那样,一切事情都是由队长徐国庆统筹安排。形势变了,徐国庆要想改良土壤,难度恐怕不小。因为你要让他们不施化肥,庄稼长不好;你让他们不喷洒农药除草,谁愿意大热天的吃辛熬苦,钻进没顶的稻田里爬行拔草呢?这恐怕是行不通的。可是要是不这样做,土地将要遭到严重的破坏,受到严重污染,生产出来的粮食,重金属超标,大米中有残留的农药,到时候生产出来的粮食不能吃,那可是非常严峻的问题啊!

  徐国庆深深知道,破坏土地或是污染土壤,是一早一夕的事情,来得非常容易,要是恢复起来没有三年五年的时间,是不能成功的。如果全面推行他的当务之急的改良土壤的工程,不让施化肥,不让喷洒农药,又可能或带来减产,这恐怕是农民兄弟想不通,不能接受的。可是,改良土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再说绿色生产,开发出无公害化的绿色稻米也是势在必行啊!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