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小说   

《成长》第三十一章;余庄开了春生超市

作者:苑丁 阅读:60 次更新:2024-05-31 举报

  余蓝莓和华姑婆媳两人,洗刷了锅碗瓢铲,又锁了大门,他们一家人把老太太余夫人接回自己家中去住了。老太太余夫人不仅是两位烈士的家属,而且是徐益天的岳母,余蓝莓的亲生母亲,是徐国庆和华姑夫妻两人的外婆,是徐华生的婆太太,徐国庆一家人一定要照顾好她,让她老人家享享清福,颐养天年。

  徐国庆把老太太外婆安排好,每天有那么多人陪伴着她老人家。特别是那个小重孙孙徐华生,围着她老人家身边前后转,陪她说话,逗她开心。她可以美滋滋地尽享人伦之乐了,就可以一扫过去的寂寞孤独,在温馨快乐的氛围中安度晚年了。

  往后的日子里,大学生村官徐国庆要全身心地落实他的宏图规划,用他的双手和智慧描绘他的蓝图了。他想,余庄村前的南山的开发利用,要在南山上栽种常绿树、风景树以及好的果木。购买树苗的款子,他已经捐来了一万元。这一万元可不是一个小数字,作为开发利用南山的基金是足足有余了。待到春寒料峭的时节,就可以安排栽种树苗了。目前,当务之急的事,就是开办春生超市的余庄店和兴办企业工厂的事。那天在村委会说好了,把这些工作交给年有余村长,让他操办管理,徐国庆可以腾出手来进行他的农业科学实验。可是徐国庆副业主任告诉年有余村长,让他去县城春生超市找我们余庄的小老乡余春生,同余春生联系在余庄开超市的事情和兴办企业工厂的事宜。谁知年有余村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突然就变了脸,登着眼睛拒绝了。

  徐国庆找到年有余村长,兴冲冲地说:“年村长,开超市,兴办企业工厂的事,我都联系好了,你到县城春生超市,找我们余庄的小老乡余春生商谈去吧!”

  “我才不去呢!”年有余村长说。

  “那日不是说好了吗?”徐国庆有点诧异。

  “谁答应你了?”年有余村长横眉立目地说,“我是一村之长,是管余庄全村事务的村长,还用的着你来支派我?”

  “话怎么好这样说呢?”徐国庆哭笑不得地说,“我们都是为余庄老百姓做事。”

  “是村长管村主任,还是村主任管村长?”年有余村长冷冷地说,“你是管副业的主任,你能干,你不去谁去?”

  徐国庆吃了瘪,把鼻子一捏,二话没说。他想,你不去我自己去。他觉得年有余村长的素质太差劲,处人处事不能通情达理。本来徐国庆是想给年有余村长一个面子,给他搭好下台阶的梯子,这样的好心却得不到好报,给你下台阶的机会你不下,真有点不识抬举。徐国庆心胸开阔,做事大度,虽然年有余村长一开始就对大学生村官徐国庆有看法有意见,徐国庆看在眼里,放在心里,没有跟村长计较,倒反而遭到年有余村长的冷眼以对,冷嘲热讽,真有点欺人太甚,令人气愤!徐国庆愤然走出门进城去了。

  余庄离县城将近三十里路,徐国庆二个半小时光景就进了城,虽然身上出了汗,但他跟年有余村长呕的气,也随着汗水流掉了。徐国庆冲天大笑,感慨万千。他认为一个干部,不论大小,都是为人民做事的,不能为人民做事的干部的权力,迟早一天会被国家政府收回去的,我们国家和政府是不允许干部不作为的。

  当天徐国庆进了县城就没有回余庄,他跟小老乡余春生通了一夜腿,因为晚上他要同客商约好了要订立在余庄开办企业工厂的合同。小老乡余春生速战速决,连夜准备了货物货架等物品,装了整整两大卡车,第二天早饭后,就和大学生村官徐国庆主任两人,分别押着一辆卡车风风火火地开进了余庄。

  突然间,余庄开进了两辆大卡车,还装满了货物,又是大学生村官徐国庆押车来的,大家都感到新奇,像看马戏团玩杂枝一样围着观赏,也纷纷议论开了。他们有的竖起大拇指说,大学生村官徐国庆才上任没有多少日子,就招来了商,引来了资,真不简单;有的说,什么招来商引来资,你没有看到另一个押车的,是我们余庄在城里做生意的余春生那娃儿,说不准是他拉回来的;有的说,听说余春生再县城开了一家超市,说不定他也来我们余庄开超市了;有的说,何止开超市?听说还要在我们余庄兴办企业开办工厂呢;有的非常兴奋地说,那好啊!我们余庄又开超市,又兴办企业工厂,往后我们余庄可就热闹啦;还有人不无感慨地说,这是大好事啊,我们余庄开了超市,办了企业工厂,余庄人以后就不用外出打工了,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又能照顾到家庭,真是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啊!

  余庄热心的群众,都纷纷帮忙卸货运货;余庄的书记主任都来帮忙卸货运货了;老书记余生虎,肩上背着,手里拎着,笑哈哈地忙得不亦乐乎。唯独不见年有余村长的踪影,他是嫉妒呢,还是愧疚呢?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人多热气高力量大,不一会儿功夫,两辆满卡车的货物卸完搬进余家祠堂里去了。

  余庄的小老乡余春生跟大学生村官徐国庆说:“货物运来了,这个超市开起来还叫春生超市,城里的春生超市叫一店,余庄的春生超市就叫二店,另外还要招兵买马。”

  大学生村官徐国庆笑着说:“要招营业员,打算招几个?”

  余春生说:“农村这个店不大,有四个人就行了。”

  “那好,店是你的,你就挑选吧!”徐国庆说。

  “不。”余春生朝人群中扫视了一下,看到了华姑笑着说,“首先得选一个有能力的人作为春生超市二店的经理。”

  徐国庆也笑着说:“店是你开的,这个人选,还是你自己挑选。”

  “我城里的店要管,我走不开,不能被困在余庄的店里。”余春生说。

  徐国庆说:“那是当然了。”

  余春生说:“要选一个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当经理。”

  徐国庆说:“你觉得谁好就选谁吧!”

  余春生又朝人群中看了看说:“那我挑选了?”

  徐国庆说:“行,你招聘吧。”

  余春生对徐国庆说:“你是余庄管副业的村官,你可要常到店里来看看,当然我也会常来店里看看的。”

  徐国庆说:“那是啰,你是春生超市的总裁,你不关心那哪能行呢?你打算招聘谁?”

  余春生噗嗤一笑说:“那就请华姑担任余庄春生超市的经理吧!”

  徐国庆惊呼道:“不行,不行。”

  余春生说:“怎么不行?华姑是高中生,有知识有能力。”

  徐国庆为难地说:“华姑是我的夫人。”

  余春生哈哈哈大笑说:“你的夫人,就不能当我余春生超市的经理?”

  徐国庆尴尬地说:“我是怕人嫌疑。”

  余春生笑着说:“这有什么可嫌疑的?是我招聘又不是你招聘!家门口的塘谁不知道深浅,在余庄村里还有哪位姑娘比华姑有学问、有知识、有能力?”

  徐国庆要求余春生重新在余庄的姑娘中选一个。

  余春生斩钉截铁地说:“余庄春生超市的经理非华姑没属!”

  徐国庆想想也对,余庄超市是他余春生开的,又不是徐国庆开的,余春生有权想招聘谁就招聘谁,别人谁也管不了。于是他说:“还有三位营业员你打算招聘谁?”

  余春生笑道:“这还用得着我来挑选吗?那是华姑经理的事。”

  徐国庆追问:“要什么条件?”

  余春生说:“华姑知道,当然要身体健康,五官端正,最低要初中毕业。”

  徐国庆笑着说:“做生意总要注意形象嘛。”

  “根据这三个条件,就请华姑来招聘吧!”余春生说着就招招手请挤在围观的群众中的华姑说,“华姑,你来一下。”

  华姑猜出了八九分,笑着走过来说:“莫不是叫我站店吧?”

  “我说你行,徐主任说你不行。”余春生暗笑着说。

  “怎么不行?”华姑用眼睛瞅瞅徐国庆说。

  徐国庆慌忙解释说:“余春生总经理说让你出任余庄春生超市的经理,我说你不行,是怕人说闲话。”

  余春生说:“这事我会向村民们说清楚的。”

  华姑听余春生这么一说,安排她出任余庄春生超市的经理,她既感到高兴,也很满意。她同徐国庆相识、相知、相爱,在一起读书,又一起回乡务农,志同道合,想法一致,这回她倒是同徐国庆的想法不一样了。村里许多年轻人、中年人甚至于六十多岁的老人都到城里打工挣钱去了,这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农民带来的好处。华姑有孩子,而且尙小,要人照顾,没有办法抽出身来进城去打工挣钱。现在还是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机会来了,余庄开春生超市了,华姑就近打工挣钱有什么不可以的呢?这是非常合乎情理的事情,无可厚非!这样华姑就光明正大地接受了余庄春生超市经理的职务。

  “这个经理我华姑当定了。”华姑十分高兴地说,“我不怕人说,他们外出打工挣钱,我华姑在家就近打工挣钱,没有不对的地方。”

  “华姑说的对。”余春生说,“华经理,今天就算你第一天上班了,店里还需要三个女雇员,你人头熟悉,你就挑选三个吧!”

  徐国庆只是笑,再没有说什么。华姑根据余春生的三个要求,身体健康,五官端正,初中毕业的条件,进行招聘。华姑嫁到余庄来已经好多个年头了,他对村里的姑娘还是熟悉的,对余庄初中毕业的几个姑娘的情况了如指掌。她从七八个初中毕业的姑娘中像将军点将一样,点了小青、小蓝和小红三位水灵秀气的姑娘。

  余春生看来满意得咪咪笑,华姑接着给三位姑娘分了工:小青负责理货;小蓝负责监督;小红负责验货收款。

  华姑想,她是一名老三届的高中生,回乡务农后,又同徐国庆成了婚,生了儿子徐华生。由于孩子的拖累,她脱不开身,离不了家,没有能够同徐国庆一样报考大学,虽有遗憾,但她不后悔。如今儿子徐华生有外婆余夫人和婆婆余蓝莓宠着管着,关心照顾,她非常放心,自己出来打工也没有后顾之忧了。这份工作,不用出村,这可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这样的好事就是打着灯笼也难寻觅啊!华姑知道开超市守店做生意,就是追求营业额,追求利润。这是非常辛苦的,白天晚上都要忙。华姑是农村生,也是在农村长大的,从小就失去了父亲,跟母亲相依为命苦大的,什么苦她都吃得了。她种过田,守在家里替人家缝制过衣服,这回有了一份工作,她喜爱这份售卖货物的工作,乐意做这份拿拿卖卖的工作,珍惜这份为他人服务的工作。

  华姑认为,既然当了余庄春生超市的门面经理,就要负起责来。做生意总得要抓紧时间嘛,时间就是金钱。于是华姑随即就带领她的三个雇员小青、小蓝和小红三人在春生超市总裁余春生的指导下,在大学生村官徐国庆主任的帮助下,把一个个货架摆放起来,又把货物分门别类地上到货架上,贴上标签价码,又写了一张海报,贴在门外墙上,召示余庄的村民们,余庄的春生超市明日八点准时开业,凡是前一百名来余庄春生超市观光的,都能得到一份礼物,欢迎大家光临。

  第二天早晨,余庄的春生超市举行开业大典。彩灯高悬,彩门鲜艳,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春生超市准时开业了。余庄人纷纷来到余庄春生超市,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的,全为观光,也不忘购物。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活跃,全国各大中小城市以及集镇开办了不少超市,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繁荣的宿影,是不奇怪的。但在像余庄这样的村庄开超市的,恐怕余庄是开了先河,令人感到新奇。春生超市不仅给余庄人带来方便,也能给余庄人带来利益,增加收入,还能给余庄人提供就业打工的机会,余庄人怎么不高兴呢?

  余庄的春生超市的开业大典,差不多全余庄的老百姓,老老少少,大大小小,男男女女都上余庄春生超市来了。一时间,余庄春生超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摩肩接踵,真是好不热闹!

  货架上的货物琳琅满目,花色品种齐全,又价廉物美,不仅吸引了余庄人,而且把左右邻村的人都吸引来了。因为是头一天开业,人们都感到特别新奇,都来凑热闹了。既然来余庄春生超市了,还能不买点东西吗?凡是来余庄春生超市的人,或多或少都要买点东西回去,绝不会空手而归的。所以,这一天的生意很火爆,可以用生意兴隆来形容了。

  余庄的春生超市虽然不大,第一天开业大典,生意就如此红火,是在春生超市的总裁余春生和大学生村官徐国庆的预料之中的。这天余庄的春生超市人山人海,人头攒动,生意火爆,余庄村委会的干部,除了年有余村长没有照面外,其余的几个主任和余生虎书记都来帮忙了。他们虽然忙的满头大汗,但心里乐呵呵的。

  余春生想,他要结合农村的特点,考虑老百姓的需要组织货源,生意不会差。

  余庄的春生超市,第一天做生意,就引来如此多的客户,人气如此旺盛,这是她华姑第一次做生意就赏到了这样的甜头,她都抑制不住自己兴奋激动的心情了。华姑带领着小青、小蓝和小红三个雇员紧张开心地清点着花花绿绿的钞票,心里喜不自胜,一直忙到晚上十一点钟,才打烊休息。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