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其他   

满足

作者:郄补泉 阅读:421 次更新:2022-10-28 举报

“知足者常乐”。什么是知足,我觉得知足就是满足。简言之,对任何得到和失去的东西不念念不忘,斤斤计较。该自己的拿去,该别人的舍之,就是知足抑或满足吧。

 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发展,至少在目前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里,知足这个概念越来越被一些媒体炒得没了边界。如查抄了某某官员家,清点钞票烧坏了几台点钞机,清理实物时,清点出黄金多少?等等不一而足的报道,瞬间刺激的人眼球直感眩晕,于是,在知足与不满足于现状的天平上,导致许多莘莘学子开始了“拼爹”“比娘”“攀亲戚”的另一种人文冒进。细思后,我觉得活在当下,比读过的一本书里描述的现实场景有过之而无不及,此书名为《拜金潮袭击共和国》。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总是游离于满足与不满足之间,但心态好的人也许在平淡的拼搏中,能找准自己的定位,也就变得充满快乐,也就享受着知足带给的另一番欢乐。当然,追求社会地位与金钱是每个人无法摆脱舍弃的事实,从古至今,一旦每个人成为金钱的奴隶,其社会地位越高带来的危害性越大。我们知道王崇、石恺比富,我们知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我们其实知道的不少......

透过事件剖析一条主线,不满足。但有时理智地去分析,有时不是“不满足”三个字能一言概之的。人在实际交往中,尤其处在求人办事的当口,给被求的人送点自己能承受住的礼物,我倒觉得是人之常情,也能体现中华之传统,礼尚往来的交际。可一旦送礼送的超脱底线,那就有了另一番定义。其实,和珅大人很清楚受贿是国法不允许的。但无法收手的不满足,让皇权统治下的和珅也实现不了把贪来的钱财转移到国外去挥霍。所以,最终抄没家产收进国库的,据说顶了当时国家的三年财政收入。

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其实质释义就是强调的满足。当然,随社会价值观的取向不同,一个时代与一个时代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可目前最可怕的不是社会价值观、世界观的变化,而且是人文感情、爱国情操随金钱可以操控一切的转变,变为一个沉重的民族问题,满足成历史性、时代性迫切需要解决的深层次引导课题。

 有时豪气冲天地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意境虽然说的是武林中轶事,但套用在知足与不满足之间有其深刻的意境和语境。

我们一再说,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可纵观古今,又有哪些人、哪些事离开钱能顺利办妥,梦想成真的呢?于是,想到那句最经典的戏曲台词: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

有时扪心自问,当钱成为主宰一切的时候,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在现实生活中,将被表述成一个怎样的意识环境,有时哽咽中无语,只能任苦水往肚子里吞咽。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相向的。我期待目前这个开明的盛世,不要让钱每天冲刺媒体的版面。我更希望,在新时代的进军号角中,让不满足于科技攻关,科技成果的转化成为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而得到生生不息的传播与繁衍。

让不满足于“钱”的拥有画上一个句号吧!但国家的住房、医疗、养老等等切实也需要紧紧贴近百姓的所需、所想、所为、所乐。愿辛弃疾的《元夕》在现实生活中不再是渴求,而是真实的呈现。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