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其他   

谈谈我对杜牧《叹花》的理解与感悟

作者:潘梦迪 阅读:654 次更新:2022-09-14 举报
            在唐代的诗坛,群星璀璨,身在这样的诗歌大世,对于诗人来说既是幸运也是不幸,幸运的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才情发掘的淋漓尽致,而不幸的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既生瑜,何生亮”。
            不过即便在夜空中月亮大放光明,也会有一些星辰绽放出不俗的光芒,而本期小美要介绍的这首诗,它的作者在唐代那也是声名璀璨之辈,他就是和李商隐被合称为“小李杜”的杜牧。


          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唐湖州,时值早春二月,郊外莺歌燕舞,一片柳绿花红。如此的良辰美景,引得游人络绎不绝,这其中也有杜牧。
           且说杜牧,正独自欣赏沿途风景,不经意间,瞥见人群中一位妇人领着一个少女。那少女看上去也就十几岁,正是豆蔻年华,生得娇艳欲滴,明眸皓齿,羞涩之态,摄人心魄,这个少女的气质,如磁石一般吸引着杜牧。


    

            或许,是上天安排的邂逅,杜牧竟然鬼使神差地上前搭讪,厚着脸皮表明要娶少女为妻,这突如其来的“求婚”可惊坏了少女的母亲:我女儿还小呢,再说阁下也并非当地人氏,且又素不相识,怎么能将女相送呢?杜牧听罢,应道:十年之后,我必定来湖州任职, 那时你的女儿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彼时我再来登门迎娶如何?
           妇人踌躇片刻,又对杜牧仔细端详了一番,见其仪表不俗,也就答应了下来。杜牧欣然请人送了聘礼,相约十年之期。


           且说,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就是14年,杜牧终于争取到了来湖州上任的机会。一上任,便迫不及待地差人请来当年那一对母女。殊不知,此时少女已经另嫁他人三年了,并且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杜牧得知此事,大为沮丧,质问妇人失信。没料到,妇人一语惊醒杜牧:相约十年之期,可如今已过了14年,总不能让我女儿一直等下去啊。杜牧闻言,只好让这对母女离去。

            而错过女孩的杜牧,心却像被挖空了一块,苦等少女14年的辛酸,又让他不免落泪,感叹其事之余,他怅然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

      《叹花》唐.杜牧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初读此诗,总让人觉得似乎是一首伤春之作,然而细品起来,却是杜牧以“叹花”为由,来写与少女无缘的惆怅之作,让我们来逐一解读。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实际上将开头两句,颠倒一下顺序,翻译起来更加通顺:不要为花儿开放太早,而惆怅怨恨;要怪就怪自己,寻访春色去得太迟,竟让它随春而去。
         很显然,此处杜牧隐藏的潜台词是:不要因为少女嫁为人妇,而去责怪她;要怪就怪自己,来得太晚,而错过这一段姻缘。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狂风使得鲜花凋谢,春色已经过去。如今绿叶成荫,果实累累。杜牧在这两句中隐含的意思是:世事变迁,当年的少女已经另嫁他人,而且还生儿育女子了,事已至此,我还能说什么呢?!
            在句中:狂风,隐喻世事变迁;深红色,隐喻少女妙龄已过;子满枝,一语双关 ,指花的果实,也隐喻少女结婚生子。


           《叹花》这首诗,感人肺腑,千古流传。
            是啊,有些人一旦错过,就永远错过!虽然她仍然存在于这个世间,但已经不属于自己的了。因此,悲伤之后必须学会放下,即便是想念,也只能深埋于心。
            就像杜牧苦等14年,而落泪发出的那声感叹——“不须惆怅怨芳时”,既然不在,又何必再多言,无端地增添烦恼呢?奉劝大家珍惜身边人,且行且珍惜吧!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1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谈谈我对杜牧《叹花》的理解与感悟 匿名 09-15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