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三尺又何妨
让他三尺又何妨文/谭希诗“六尺巷”的故事早有耳闻,但在记忆中并未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很是模糊。一次机缘巧合,去了一趟安徽的桐城,走进了六尺巷,这才对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以及所包含的深层含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故事发生在清代康熙年间,当时在桐城居住的张氏和吴氏两家邻居,为宅基归属问题发生了纠纷,因界限不清,都想多占对方的地界,争来争去谁也不肯相让,两家都有靠山,但张家的靠山是当时在朝的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因牵扯到朝廷高官,当地的官府也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大,一时不法解决。张家为了打赢这场官司,只好飞书京城,让尚书大人出面摆平吴家。张英接信后释然一笑,随即回信一封,信中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见到回信后,喜不胜收,以为其中必有制服吴家的锦囊妙计,谁知打开一看,却是一首打油诗,品过之后,细细思量,觉得还是尚书大人的见解对头,只有用让的办法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想通了之后,张家立即将宅基的院墙往里退让了三尺,村人见状无不伸出拇指赞之,大家都很佩服张尚书和他家人豁达的心胸,这种行为也正应了那句古语:宰相肚里能撑船。张家的忍让行为感动了吴家,吴家也效仿张家,将宅基的院墙往里退了三尺,两家之间正好空出了一条宽六尺,长近一百米的巷子,从此六尺巷的誉名便被广泛传播,两家的争端也就此平息,关系又重归于好六尺巷位于桐城市西后街与五亩园之间,看上去虽然很窄又很短,但留给人们的思索空间却很宽广久远,并成为后来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化身和见证。就连当年的毛泽东在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都风趣的讲到这个故事,并用其中的四句打油诗来形容处理两国之间的事宜应秉承平等、谦让、包容的理念。后来国务委员唐家璇在参观六尺巷后,非常感慨地说:六尺巷曾诞生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它昭示中国人民追求和谐的传统美德,闪耀着超越时空的思想光辉。从领导人的寓意和谈吐中不难看出,六尺巷这个故事的深层意义。六尺巷的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几百年,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和启示却是相当深刻的。张英作为清朝文华殿的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相当于副宰相的官职(清朝不设宰相),却能带头传承中华民族的仁爱乡里,礼让睦邻的传统美德,不仗势欺人,不以权压人,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严于利己,宽以待人,用自身的影响力去教育家人,去辐射别人,用身体力行为他人作出表率,并成为当时重臣效仿的楷模,同时也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好官。比比张英,我们现在有的党员干部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在历史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一些党员干部,他们不思进取,不严于利己,不为他人着想,利用党和人民给的权力,为自己的小圈子谋利益,做危害党和国家及人民利益的事情,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损人利己,唯利是图,全然不顾他人的感受,全然忘记了共产党员的固有本色,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背道而驰,这样的党员干部如何能够做到德服天下,更谈不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了。看来,习近平主席倡导的重塑党员形象,恢复战争时期党群、干群关系,真是必要之极,如不这样,党群、干群之间的鱼水关系真的就会变成油水关系了。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礼让在先,合作共赢,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这样的美德应该是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责任与义务,礼部尚书的家人先行退让,这种表率作用立即得到吴家的积极响应和配合,双方的互让合作铸就了今天的美谈。由此看来,谦让和尊重都是相互的,如果人家敬你一尺,你却无动于衷,甚至将这种尊重看作是一种软弱,那么双方就很难达成共识,合作也变成了一句空话。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不是纸上谈兵,社会的和谐,更不是束之高阁,这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合作的前提是相互理解而不是相互猜疑,是相互信任而不是相互提防。在礼让和尊重上,不存在高低之分、贵贱之别,良性合作的目的,是要为整个社会创造出一种和谐凝聚的氛围。一个小小的“让”字,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对家人的关爱离不开这个让字,亲友之间的帮扶体贴不能没有这个让字,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更需要这个让字。太阳为了人类的温暖,让出了自己的光和热;土壤为了万物的生长,让出了自己的养分;大树为了人们的凉爽,让出了自己的绿荫;蝉为了破茧而出的美丽,让出了自己的生命。在这个追名逐利、物欲横流的今天,这个代表让的化身的六尺巷,带给我们的是触及灵魂、发人深省的人性的思考,是在世事纷争中归于宁静与淡化的一种精神净化。古训说得好:让一下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修身。大度做人,诚信做事,失三尺之地,换万世流芳。让我们秉承古训,传承美德,用谦让与尊重的心态,做好人,办好事,让礼让在先,和谐共处,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的理念真正成为落地有声的行动。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