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为官一任就应该造福一方文/谭希诗在没有去都江堰之前,就翻阅了余秋雨的散文《都江堰》,他在散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对于这句话当时似懂非懂,尤其没有醒悟这其中的深层含义。来到都江堰后,对于这句话便有了更深的感悟:长城虽然雄伟壮观,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的历史功能和作用却越来越淡化。而都江堰在建成至今的两千多年里一直造福于成都平原,它的作用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显得越来越重要。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之上,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水利工程,也是目前世界史上最为久远、唯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牵引岷江水,映绿岷江山。发源于四川北部弓杠岭雪山之巅的岷江,每到春夏,高山上的积雪消融,山洪爆发,洪流奔腾而下,气势惊天动地。由于河道狭窄,古代常常引起水灾,造成土地流失,民不聊生。为了救民于水难,实现成都平原的旱涝保收的伟大夙愿,秦昭王五十一年,当时的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决心根治水患,他带领当地有治水经验的农民,调查研究,实地考察,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前提下,制订了凿穿玉垒山,引岷江水入成都平原的具体方案。当时华夏民族没有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在高温的作用下爆裂脱落,就这样连续烧石十载,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山口,因状似瓶口,故而取名为“宝瓶口”。宝瓶口便成了岷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必经之路。宝瓶口工程虽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当时因江东的地势较高江水难以通过宝瓶口进入成都平原,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李冰率众人在岷江的上游和江心筑起了分水堰,分别设置了具有分水排沙功能的“鱼嘴”工程和“飞沙堰”工程,鱼嘴将汹涌澎拜的岷江水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灌溉,在这里进行4:6分水,2:8排沙,根据季节和水域的宽窄来确定进入内江的水是百分之六十还是百分之四十,2:8排沙就是岷江的水进入鱼嘴后,有百分之八十的沙子被排到了外江。而飞沙堰则是一条长200米的溢洪道,它设置在距鱼嘴下游的不远处,起到了再次分洪和减灾的作用。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在这里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沙便会流入外江,由于经过鱼嘴和飞沙堰的两次排沙后,实际进入内江和宝瓶口的泥沙已经很少,这样就不会担心因泥沙过多而堵塞通过宝瓶口的水道。为了让人们更直观的感受都江堰的治水功效,李冰还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入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并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清淤的标志。可见李冰那时的科学意识水准和超前的惊人观念是值得后人效仿的。在李冰的运筹和具体操作下,都江堰水利工程,科学的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合理控制水位流量等问题,成功的消除了水患,使成都平原从此沃野千里,旱涝保收,真正成了天从人愿,地通人和的天府之国。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至今仍发挥着它固有的功效。这伟大的功绩应该归功于李冰科学的治水方法,它遵循历史和自然规律,科学分析水文地理走势,在工程建设上合理布局,注重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项主体工程,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既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同在一个共同体中,联和发挥着引水、分洪、排沙的重要作用。难怪余秋雨在《都江堰》的散文中竟然无限夸张的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有了它,才有了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了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这种评价对于都江堰来说一点都不过分,而对于规划和建造都江堰这项伟大工程的李冰来说,有多少言词也无法形容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都江堰是李冰镶嵌在成都平原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经典巨作,当你置身于这座经久不废,举世无双的千年古堰,细听涛声诉说那千年古事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我想,李冰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佳话会不停的撞击你的心灵。历史和现实郑重地告诉我们,真正千古不朽、流芳百世的应该是那些像李冰一样真正为民兴利除弊、扶正祛邪的清官好官。有些人死了却还活着,有些人活着却已经死去。借古鉴今,古老的都江堰会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历史沉思。面对李冰的形象,我们今天的人民公仆又该做何感想。在古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本是天经地义,职责所在,而到了现在,却变成了一种希冀,一种乞求。相比之下,我真的不知道人类的精神世界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我们现在有好多当官的,所做的工程不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工程,是一些表面工程、形象工程,还是真正的民心工程、福祉工程,是为民着想,还是为己所想,真的说不清楚。相形之下,我们的领导干部真的应该很好的反思一下,用实际行动去感悟当时李冰的内心世界,借助于习近平主席反腐倡廉的阵阵清风,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做事不带半点私欲。只有这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警言不仅不会成为一句空话,而且还会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上一篇: 散曲·情系长江(五首)
下一篇: 让他三尺又何妨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