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盎然:拾秋
开圈喽!开圈喽!这是我儿时最爱听到的喊声,回想起这喊声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村叫大队,大队下边有小队 。以小队为单位种国家的地。收了粮食要交公粮,剩下的再分给农民。好多人家粮食不够吃,就派生出了拾秋。
随着秋收接近尾声,开圈的话语总让人惦记,开圈之前可不一样,粮食是生产队的,颗粒归仓吗。开圈后拾的粮食归自己。
六月中旬 ,麦子熟了,生产队的麦子收割完,晾在了大场上。农人们又忙着在收割了麦子的地里种上玉米、红豆、白豆……玉米和豆类还没出苗的时候,地面上还有一些麦穗。那时候麦秋放假,我们几个女同学结伴去拾麦穗。
太阳晒着,地面烤着,我们觉着浑身上下好难受,就连心里边也痒痒的刺刺的,但是为了吃到白面烙饼,必须去拾麦穗。为了拾到大麦穗,大家争先往头抢。都累得大汗小汗的。快到中午的时候每个人多多少少的捆了一捆儿,背在背上回家去。麦芒扎得胳膊、后背鲜红的又痒又痛。用凉水洗了又洗,还是不舒服!
下午同学来找,我想都没想又去拾麦穗。
烈日当头,流下的汗水迷进了眼里。用小褂里子擦一擦 ,大步走向麦地。看见了麦穗就不热了,我迅速进入状态。
两、三天的功夫,地里的麦穗被拾光了。我家收获不小,整整搓了小半口袋麦粒儿。看到麦子,我好高兴,这些麦子够我吃半个月烙饼的。
时间过得真快,天气凉了,秋天来到了田野了,金黄的一片一眼望不到边。最先进入我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稻谷,黄的像金色的海洋。我多想在这海洋里畅游、收获!
庄稼都收割完了,开圈的呐喊声临近了,我准备这次多捡些稻穗,我的家人最爱吃的就是大米饭。
开圈喽!开圈喽!可爱的呐喊声让我激动。我要好好表现,多拾一些粮食,我想着让家人天天吃得饱。
早晨,我们几个女同学商量好,一块儿去拾秋。我说,咱们先去稻田拾稻穗,完了再去拾别的。大伙一致同意。稻米对每个人的诱惑力太大了。我们一起去东边的稻田。
秋末气候有点凉,我穿上了厚一点的衣服。我们连跑带颠地冲向稻田。到了田边一看傻眼了,田里没有水,全是泥,因为头天下了场小雨,秋雨绵绵,下到本来就是湿地的稻田里就更糟糕了。
“要不明天再来吧”,一个人提议。
我说:“不行,明天人该多了,大人们再来,咱们就捡不到了!咱们脱鞋光脚捡不就行了吗?”
大家一听拼了,今儿个就今儿个了。于是我们脱了鞋子,走到稻田里才知道稻茬也扎脚,湿泥是凉的,脚心痒得不行。还是拾稻穗要紧,忍住!忍住!就不痒了 ,干起来吧!
半晌,我们每个人都拾了一大捆,用绳子捆好,背着回家去。一路上,边走边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中午太阳照在我们身上,把我们的身影缩短,后背的稻穗也显得少了。我们高兴地直想蹦起来,那一捆稻穗值好多钱呢!矮矮瘦瘦的侯秀英拾得最多,其实我拾得也不少,我宽慰着自己。
回到家里,妈妈问:你的鞋子呢?我想起来还光着脚呢,放下稻穗跑着去找鞋。还不错,鞋子静静地躺在那儿,好像在认真地看我们拾稻穗。
上午捡稻穗,妈妈挺满意,我更高兴。下午我们几个同学又去地里捡玉米。
说是秋天了,午后的太阳照在身上,还是觉得热烘烘的。我们兴冲冲的朝玉米地走去,哇,玉米秸被大人砍走了。玉米根的上边用镰刀锁去了玉米秸儿,剩下的一小截,像利剑,朝天刺着,一不小心就会扎到腿和脚,忍着一口气,眼睛四处踅摸着。哪有玉米啊!往前找吧!走到还躺着玉米秸的地块儿,大家很有耐心地翻着玉米秸,寻找落下的小玉米。我们不停的向前走着,寻找着玉米。我忘记了累;忘记了口渴 ;忘记了,肚子饿;更忘记了时间。
接连几天的拾秋,我被太阳晒黑了,累瘦了。各家的孩子都来捡玉米。狼多肉少,人比玉米还多。后半晌我没捡多少玉米 ,又因为身上出了汗,浑身皱皱巴巴的我没有了好心情。
因为家家缺粮缺钱。孩子十三四岁就不让上学了,所以拾秋的多了 ,挣工分的多了 。
我一直在上学。
我爸妈比较开明,父亲说:“小孩子必须得上学,知识可以改变命运!”除了放假让我拾秋外,上学是必须的。时至今日,我忘不了父母的高瞻远瞩,也忘不了拾秋时的欢乐。
我们也干过一次糗事。现在想起来是个乐子。
地里临近开圈,但是还没开圈。我们几个女同学去打猪草。我心知肚明,挎上大篮子就随着出发了。我们悄悄地来到南洼,采了些猪草,看看四下没人,我们就进了玉米地。玉米已经被掰走,剩下的是玉米秸还在那站着 ,守护着该挖的白薯地。穿过玉米地,我们猫着腰钻到白薯地边蹲下来,就去抠红薯。一块,两块……每人抠了几块。侯秀英说:咱们赶紧走,别让看青的逮住。于是我们又采了些猪草盖在上面。我们急忙离开了白薯地。
所谓“看青”的就是生产队派去看着庄稼的人。他不用干活,整天在地里转悠,防止有人偷粮食 ,如果被他逮着就遭了,东西没收,还要去告诉大队。如果是学生 ,会受到学校处分。
我们悄悄地钻过玉米地朝火车道走去。过了火车道,就是比较宽的大路,平时人来人往,看青的不去。我们顺利回到家里,我心里那个乐呀!可以吃烤红薯喽!妈妈说:你们几个胆子忒大,被看青的抓到,非把你们带到大队去。妈妈又说,现挖的白薯不好吃,晾一晾过几天才甜呢?
“明着晾,被串门的看见不好,放在柴堆旁,用叶子盖上点儿”,我心里想着。
这样的事儿不光我们干,其他“组织”也干——偷玉米,偷花生啊,反正农村能吃的都有人偷。也经常被看青的追得满地跑,一般情况下跑掉了。看青的也不使劲追,都是一个村的。虽然生活累点苦点,但我们有几块烤白薯吃,心里就乐开了花。现在想起来真是个乐子。
开圈之前偷偷摸摸地干,开圈之后大摇大摆地去干,因为看青的撤了。各家各户除了老弱病残,全部下地去拾秋,收获可不小呢!田地里一派繁忙景象:有去捡花生的;有去挖走了白薯的地里挖丢下的白薯;有去捡豆子的……再后来开学了,我带着收获的喜悦去上学。
难忘的回忆,苦涩的少年,有滋有味的生活。当时就像打仗一样,为了躲开看青的 ,随时准备逃跑,人多了往四面八方跑。真是累中有乐,乐中有苦 ,苦中也有甜 。有了信念,有了努力的方向,就有了战胜苦和累的精力。
今天谁也不会因为一块红薯去地里东藏西躲地去偷,不会因为拾几把麦子,晒在太阳底下。拾秋被写进了历史 ,定格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现代人吃喝不愁的,要啥有啥多幸福啊!吃过苦受过累的人,心里明白着呢!
时过境迁改革开放 ,农业机械化,再也没有人拾秋了。现在的农村和城市一样富裕 。村民过着优哉游哉的好日子。
拾秋在我的记忆里永远保存了起来!
上一篇: 王成宗 (长沙):晨贺短信诗情浓
下一篇: 陈小莲:父亲的肩膀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