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
一讲到吃,我就想到有些地方的人,特别敢吃,比如“两广”间,就流行过一句调皮话:地上四条腿的东西,除了桌子,什么都能吃。天上飞的东西,除了飞机,什么都敢吃。这还只是就吃的类别而言。更有人,一反过去吃的常态,专吃人不敢吃或不爱吃的东西。
就说素食吧,我们南方人爱吃瓜苗,过去也只局限于吃南瓜苗,而且多为“两广”人吃,因为我在武汉上学时,用南瓜苗做菜,那里的人确实不知道那玩意还能吃,以为种瓜就为吃瓜。如今,丝瓜苗、佛手瓜苗、豌豆苗都有人吃,一些野生的东西,像黑墨草,小时候我们只用它来喂蟋蟀,现在用来做汤,打个鸡蛋或放点碎肉,味道还不错。其它野菜,就更不用说,许多品种都叫不出名堂来。
至于肉食,家常的鸡鸭鱼肉已不稀罕,有人专好山上跑的,天上飞的,即所谓野味,这已属不法行为。还有人吃乌鸦,吃蝙蝠,就更让人匪夷所思了。有人爱吃各种虫子,倒还可以接受,曾经有人约我去吃“野味”,我怕是违禁东西不敢应允,后经解释,说野的不一定是违禁的,才敢赴约。没想到吃的是各种虫子,虫子也成“野味”了。
更令人惊讶的,是家里正常养的东西,却不按常态去吃,就说老公鸡和老母鸡吧,过去谁吃呀,现在有人就专好这一口。吃马肉也是这些年兴起来的,它的价格已经与牛肉持平。鱼生狗肉,更是一些人的最爱,不过我对坊间流行的“冬至鱼生,夏至狗肉”这个说法有点疑问,鱼生凉,狗肉热,冬吃凉,夏吃热,总有点不对劲儿。
吃什么,怎么吃,是各人的自由,但是把过去人不敢吃,或者认为吃了对身体不好的东西,现在却当宝贝吃,这个事情就很值得商量。前不久有朋友打来电话,说刚买到几斤母猪肉,还可惜那母猪只有八年猪龄,不够老,如果再多些年岁就好了,因为母猪肉越老越好。他约我晚上到他那儿去品尝这宝贝东西,并嘱咐千万别错过,老母猪肉,营养价值高,补身,难得,一定切记云云。
这也太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过去母猪肉就很少人敢吃,更别说老的了,还“越老越好”呢!这老母猪肉啥时候变成大补东西了?
吃和喝,总是连在一起,有吃的地方,通常都会有喝的。吃和喝,往往又会影响人的健康状况。所谓病从口入,正是为了提醒人们,要注意饮食方面的问题。
所谓民以食为天,食大体上是指能填饱肚子,吃了能让人活命的东西。然而人对食物的追求,却永无止境,从粗茶淡饭,到大鱼大肉,再到吃山上跑的海里游的天上飞的,从吃动物的肉到吃它们身上的某个特定的部位,人从吃只是为了活命,到吃出许多花样吃出许多“美食家”来,实现了吃的重大的“飞跃”。
人真是神奇的生物,饭局里放着许多好喝的饮品无动于衷,例如牛奶和各类饮料,偏要喝辣口烧喉的酒精类饮品。但凡喝过酒的人都有体会,酒含在嘴里并不能让人感觉愉快,不能让人感觉愉快,还有那么多人喜爱,并且还衍生出一种“文化”来。“酒文化”让人津津乐道,却不见“奶文化”或“水文化”在那里。人对酒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二十几度,到三十几、四十几、五十几、六十几、七十几,越喝越来劲,喝了酒,牛皮都可以吹破,老虎都可以打死。这还不够神奇吗?
其实吃喝如服药,药能治病,也有副作用。食物在滋养人体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于是,人吃饱喝足以后,体内营养不断丰富和堆积的同时,“三高”也慢慢跟了出来。
这就是矛盾的对立性——人需要营养,而脂肪和蛋白质,就是高级营养,但是人体摄取过多,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各类心脑血管疾病也会随之而至。这是很讽刺人的一个事儿——大富大贵总要伴随着大吃大喝,山珍海味吃多了,并不能给人带来多大益处,反而还会带来一些疾病的隐患。
据说常喝酒的人,容易得酒精肝或者肝硬化,但好酒的人,谁去管它,喝了再说。等到检查出要害的疾病来,腿才被吓软了。虽说这些病,不一定是酒精惹的祸。
吃喝拉撒,本是人体的正常循环所需,人的吃喝,也不仅仅只是为了活命,但人要活得长久一点,还得吃些原生态的东西,顺其自然最好。人类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饮食习惯,不好随意去改变。过多的塞进那些不必要的东西,不但得不到有益的吸收,还可能会伤身劳财,得不偿失。
人类在进化的同时,吃喝习惯也会有所改变,这种改变应该是自然的,而不是人为的,随心所欲的。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