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产业工人闪亮的品质
孟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是鞍山解放后第一批发展的产业工人。他爱厂如家,勤俭节约,艰苦创业,带领广大工人在废铁堆里捡拾各种机器设备的零配件,建成了当时著名的“孟泰仓库”,为鞍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孟泰做的,任何厂矿企业和家庭都要学习,不会过时”——这是在石炭井矿务局乌兰煤矿生活工作50年的父亲常说的一句话。
我的父亲名叫袁道健,1944年出生,山东菏泽人。16岁时,因饥饿从山东老家跑到齐齐哈尔做了三年的铁路工人。在建设大西北的号召下,父亲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其他建设者一样从东北支援大西北来到乌兰矿,成为石炭井矿务局的第一批建设者。在戈壁荒滩上白手起家,竖井架、铺钢轨,风餐露宿,他切身体会到了西部建设刚起步时的艰难与困苦。当他第一时间知道孟泰这个人,听了孟泰的故事后深受鼓舞。“向孟泰一样,勤俭节约,清正廉洁。所有机器设备零部件,包括小小螺丝钉都不能丢,都要颗粒归仓”。
父亲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乌兰矿是在1965年至1966年1月间经煤炭部批准,由西安煤炭设计院设计的,首先开发设计的是乌兰斜井,并于同年7月由煤炭部第二十一工程处动工兴建。十年间,在荒漠戈壁处,他们坚定理想信念,靠人拉肩扛,竖起大旗,立起井架;在风餐露宿中,他们战严寒斗酷暑,无私无畏心向光明;在艰难困苦时,他们不弯腰不低头,迎难而上创造辉煌。历经十年的奋发图强,1975年6月30日乌兰矿终于正式投产。记忆中,庆祝投产的那一天整个矿区都是沸腾的,山风吹拂下,红旗飘扬在新建井口上,大朵大朵的红花系在一列列长长的运煤火车上,无论矿工还是家属都欢天喜地,奔走相告。
“乌兰矿投产了”。这一年父亲31岁,一个干事创业的最佳年龄段。他学技能,强素质,用知识武装自己。“多学点技能,早晚用得到”。所以父亲先后做过锅炉工、管道工和电焊工。
做锅炉工时,父亲不是行走在用小车运煤的路上,就是往锅炉里用挥舞铁锹添煤。他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在上满班、干满点、流满汗的劳动中日复一日。
每天用小三轮车从煤厂的大煤堆里将煤面运到锅炉房,沿途几百米。为了让煤面尽量少洒在路上减少浪费,在手推三轮车装满煤面的前提下,还要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父亲会在下着雨雪的天气,趁着土路地面的泥泞,用砖块将凹凸不平的路面铺平,一块砖挨着一块,然后夯实。矿区风雪肆虐的天气,不仅温度低,西北风刮在脸上,更像小刀割的一样疼。5个这样的冬天过后,一条用砖头铺就的小路从煤厂延伸到锅炉房,尽管砖都是半块半块的,尽管父亲的双手也满是开裂的口子,但这条砖块铺就的平整小路格外显眼,为后来人更坚实的走在上面奠定了基础。对于煤矿来说,最不缺少的应该就是煤,但父亲不这么认为。父亲说“从几千米的地下运出一矿车煤,要有多少矿工的汗水在里面啊!这和种粮食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能省就要省。”
锅炉,不只是在冬天烧。因为是矿区,成百上千的矿工每天升井后都要洗个热水澡,虽是烧锅炉的,父亲说他的工作很重要。室外,烈日炎炎,室内锅炉炉膛前,我就曾看见过父亲顺着脸流到脖子的大滴大滴的汗水,尽管脖子上还搭了一条毛巾——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脖子搭着半旧的毛巾,后背浸满汗水,隔不长时间还要停下来用毛巾擦擦汗。这是父亲留给我的“工作照”。我很珍惜,深藏内心。
只有高小文化的父亲,写得一手好字,是矿工中不多的“文化人”。童年记忆中,常有矿工下班后来到我家,让父亲给他们写家信。我看到写信的纸都是父亲单位里进行材料统计后的各种废旧报表,一面有字,一面没有,大小不同,颜色各异,有时甚至卷起边角很破旧的样子。那时候,没有人在意一封家书可以用这样的纸张来写,大略所有流了一天汗水、疲惫升井后刚吃饱穿暖的矿工们不在乎用什么做信纸,只是想对家人报一声“我很好,平安,勿念”的讯息吧。勤俭节约,清正廉洁,不只是一车煤、一块砖、一张纸。这是父亲执着的坚持。
在父亲做起管道工的日子里,我开始认识了弯头的型号,知道了石棉板的样子,也知道了暖气片是要组装的。父亲买来了相关书籍,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边看书边实践——各种报废的材料经领导批示后父亲将它们带回家,在不大的院子里摆上“战场”。摸索中,父亲逐渐知道了怎样才能“变废为宝”实现废物再利用,懂得了单位时间内怎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这期间,父亲和废品收购站长着长胡子的退休老工人成了朋友,常有被父亲认为可“再造”的“好东西”会廉价卖给父亲让他带回家。普通矿工不大的小院子里,像是“废品收购站”,更像是“实习生”实地演练的“大战场”。其实,这个小院子还是“小学徒”成长为“大工匠”的“摇篮”啊!
由于父亲干过多个工种,所以童年记忆中,家中那个“百宝箱”里不仅各种零部件数量多,种类也不少。
70年代中期我已经开始读小学了,家里那个神秘的大铁箱子,和我当年的身高差不多,平日里上着锁。在父亲眼里这可是一个“百宝箱”——分上下三层,最下面一层放的是矿工常用的各种工具:各种型号的钳子扳子、各种样式的锤子斧子,大小不等的螺丝刀、尺子等;中间一层有序码放的是粗细不一样的铁管、弯头、三通,石棉板、石棉绳、电焊帽子、电焊枪;最上面一层是大小不同的螺杆、螺母、螺丝,还有粗细不等“长相”各异的铁钉分装在三个小木盒里。我深深的知道,这是父亲多年来在废料堆里、在行驶车辆的土路、公路上、在脚步所能丈量的矿区任何角落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捡来积攒的,他视若宝贝的东西。
第一次知道父亲的这个“百宝箱”有多金贵,是发生在80年代初我刚上初一时寒假里的故事。一夜大雪过后,在积雪没过我小腿的大清早,一位穿着工作服,身上已经大面积结冰的矿工,气喘吁吁的跑到我家,说食堂正在给矿工做保健(送往井下的午饭)时暖气管道爆裂了,已经停工。因设备老化,矿上已经找不到配套的铁管和三通了。都知道我父亲平时爱积攒这些零部件,跑来看能不能救急。在家休息的父亲迅速打开工具箱上的锁,只从中扒拉一遍便准确将要找的管结和三通找出,踏着积雪和那位矿工赶去现场了。那一天,所有在井下工作的矿工们都按时吃上了午饭。
在矿区大街上行走,父亲总能看到并捡拾起散落在地上、被人丢弃的小零部件,他总是说,别看东西小,作用可大。
1988年,在父亲44岁的那一年,因为他的勤奋好学,矿领导派他到银川学习特种焊接技术。半年的理论和实地操作让父亲由原来的只掌握电割电焊到学会了气割气焊的本领,使父亲成长为一名掌握多种技术的工人。哪里需要哪里到,在不同的岗位,努力践行勤俭节约、清正廉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并言传身教带动身边更多的人。背地里,父亲的徒弟都说他“抠”,但在潜移默化中,润物无声,身边的年轻人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每一度电、每一滴水——顺手关掉大功率的各种灯具自不必说,暂时不用的各种车床、飞转的砂轮、危险的电锯等在第一时间为其断电已然成为习惯。“要作行走的风向标,让产业工人闪光的好品质代代相传”——这是父亲最朴素的理想。
90年代是矿区发展的鼎盛时期,我和两个弟弟都已参加工作,父亲的工具箱不再上锁。他说:“学校里老师肯定都给你们讲过孟泰,咱现在条件比原来好了,但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好传统不能丢。”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捡回各种小配件,仍旧如获至宝的存入工具箱中。
大约是92年的那个盛夏,一辆拖拉机停在离我家不远的马路中央,影响了过往车辆,司机很着急。原来是一个车轮的主轴螺杆丢了,车轱辘掉下。有人给司机出了主意,让他上我家找我父亲想办法。司机抱着不大的希望来我家找到父亲。父亲二话不说,还是在那个工具箱里翻找,找到类似的零件后直径有点大。没关系,父亲第一时间带着司机赶到机修厂,在机床上三下五除二按尺寸打磨好螺杆,返回到马路现场,迅速为司机上好了车轮。司机的意外和感谢都写在了脸上,当着众人的面为父亲竖起了大拇指。
我常想起父亲说的这句话“孟泰做的,不会过时”。是啊,经历了由六十年代矿区建设人拉肩扛的艰苦创业、70年代采煤工作面以极大伤亡换取的经验积累、80年代日渐形成的与实际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90年代螺旋式上升攻坚克难取得的辉煌直到本世纪的这前二十年,不只是矿区建设,所有厂矿企业在开源节流的同时,勤俭节约和清正廉洁永远是传家宝,永远是需要代代传承的接力棒。
秉承坚守了一辈子“孟泰做的,不会过时”的信念,根植在父亲内心。1999年55岁的父亲退休离开国企到私企煤矿打工。选材用料、领取数量、切割下料处处精打细算,工具使用年限、报废回收、号召身边人捡拾遗留、丢弃的零部件……依旧是父亲作为老一代产业工人身上最闪光的品质。父亲爱厂如家,勤俭节约的做法受到这家私人企业领导和员工的极大赞誉和肯定,在这里一干就是7年,直到2006年举家来到大武口居住。
深受父亲影响,在父亲77岁高龄的今天,我和他行走在城市宽敞的公路上,每当我捡拾起路边满带油污的一枚小小螺丝钉,将它小心包在纸里放进口袋时,父亲还会说,你做得对,孟泰做的,不会过时。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俭可以治国、俭可以持家、俭可以修身。一个国家弘扬节俭之风,就会风清气正,长治久安;一个家庭传承节俭之风,就会兴家立业,蒸蒸日上;一个公民保持节俭本色,就会一身正气,受人敬重。
父亲“孟泰做的,不会过时”这句话,多年前我已传给了儿子,相信尘埃里定会开出那朵节俭之花,因为曾有漫天星光亮透胸膛。
上一篇: 女人四十,怒放的夏花
下一篇: 母亲和她的“家属工”姐妹们
评论[1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