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赏老家板干村北路壮戏剧目:一幅美丽的人性觉醒画卷
暖暖的四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县北路壮戏节隆重举行。百乐乡板干村也有一场北路壮戏剧目的比赛,如同一股清新的山风,吹拂进了每一个观众的心田。剧名《不孝儿媳顺孝孙》,不仅是一段戏剧的演绎,更是一幅深刻描绘人性觉醒与家庭伦理的美丽画卷。
4月10日晚上,乐里镇戏台上灯光璀璨,板干村14名演员身着色彩斑斓的壮族服饰,用他们真挚的情感和精湛的演技,将这个故事缓缓铺陈开来。故事的主线围绕着一个不孝顺的儿媳妇,她冷漠无情,常常将年迈的婆婆赶出家门,让人心寒。然而,在这个看似冷漠的家庭中,却有两颗温暖的心——孙女和孙子,他们用稚嫩却坚定的肩膀,扛起了对奶奶的孝顺与关爱。
孙子不负众望,上京考得状元归来,荣耀加身,但他心中最牵挂的,依然是家中的奶奶。而孙女,更是为了照顾奶奶,不惜推迟自己的婚事,这份深情厚谊,让人动容。他们的孝顺,如同一股清泉,滋润了这个即将干涸的家庭伦理之田。
在孙子和孙女的坚持与努力下,儿媳妇终于被感化,她内心的冷漠逐渐融化,取而代之的是对婆婆的愧疚与歉意。最终,她向婆婆道歉,并为婆婆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寿宴,这一幕,不仅是家庭的和解,更是人性的觉醒与升华。
这场北路壮戏剧目的演出,不仅展现了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深刻地揭示了家庭伦理与人性善良的重要性。它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孝顺与关爱始终是维系家庭和谐与幸福的基石。
表演结束后,观众被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不仅为演员的精湛演技喝彩,更为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所折服。这场剧目,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不仅描绘了人性的觉醒与家庭伦理的美好,更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在板干村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北路壮戏剧目《不孝儿媳顺孝孙》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家庭伦理课。它让我们明白,孝顺与关爱是人性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力量。让我们共同铭记这份美丽与感动,让孝顺与关爱的光芒永远照耀着我们的心灵。(王三烈供图)
作者:黄泽宁,1970年出生,壮族,广西田林县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中国作家库认证作家,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中国文明网》《中国新闻网》《新华社》《广西日报》《广西新闻网》《右江日报》《百色新闻网》及《三月三》等,发表国家级、区级、市级共400余篇新闻稿,散文、诗歌2000余篇发表于报刊、网络平台等。获全国第八届“芙蓉杯”文学大赛人气奖、全国“庆国75周年”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优秀奖、第四届"三亚杯"当代华语文学大赛金奖、“我的中国梦”全国大型原创文学大赛铜奖。
上一篇: 清平乐·精神世界正在取代物质世界
下一篇: 夕晒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