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我的中南海情—记者生活札记(十)

作者:念人 阅读:1573 次更新:2025-03-30 举报

记者在北京中南海采风记者在北京中南海采风

在记者生涯中,一件事情在我脑海里,至今已有四十多年之久,想抹去总是抹不掉。随着时间的消失,它不仅不去掉,反而像万能胶一样牢牢地贴着我的脑袋里。

七十年代一个夏天,当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一周年之际,一位同事告诉我,应人民群众愿望,内部开放毛主席在中南海旧居让我们悼念。这天上午十点半,我与一位记者同事坐车来到北京中南海。可能是刚开放缘故,进入中南海的人不多,没有象所想的那样人山人海,一切显得静悄悄。我从侧门进入菊香旧居,这里不是现代化高楼大厦,仅是北京古老典型的四合院,院里有几棵高高松柏树,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跨入毛主席居住的宿舍,我看到,主席住宿与接待厅合并在一起。一张宽约两米,长约两米多的木板睡床安放在屋子东边。床沿边从头到尾放着一排书籍,床前有一张办公桌,桌子上放着几部书籍、毛笔、墨汁与一台灯。其安排与普通老百姓没有多大差别。唯有不同之处是,大厅背景是一排书架,书架上挤满了书籍。书架前面放着几张白帆布包裹的单人沙发和茶具。晚年的毛泽东就是在这里接待贵宾。我也是一位爱看书的人,此刻,我多么想走过去看一下,尤其是看主席在床沿边究竟放着什么书。遗憾的是,这里没有讲解员,床上安放着一块招牌,上面告示:“遗物不能动”。这样,我只好无奈地步出毛主席旧居接待厅,在院子里看了看四合院四周。据同事说,四合院除正中房子作为毛主席住宿和接待厅外,四合院左右两侧房子是毛主席的警卫、医疗、秘书、服务人员居住的地方。

在毛主席菊香旧居四合院参观了一个小时左右,我从菊香旧居四合院正门走出来,门前就是号称为中南海,其实是一个湖泊。湖的四周都是茂盛的柳树、海棠树……柳树底下,湖水清澈见底,湖中间有一条小桥,只见一群群鱼儿在湖中漫游。

中南海是毛主席居住生活工作二十多年的地方。作为一个东方大国领袖,在我的心目中,应该住现代化高楼大厦或者高级豪华别墅。可是,到现场一看,他居住生活的地方与普通老百姓一样,四合院朴实无华,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人民领袖。人民对主席的敬爱感情,不是吹出来的,而是顺其自然的……

话说回来,一个人能够有机会进入中南海参观毛主席旧居,也许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情,也是人生的一件值得荣耀的事情。世上有多少人能够进入中南海啊?当然,中南海不是你想进就能进去的地方。因为,这是党中央办公所在地。到目前为止,能够进入中南海的人为数不多。这一点大家心里是明白的。然而,北京中南海我看了,台北总统府我也看了,不后悔当上新闻记者。我认为,我这辈子当新闻记者,值得……

 

2025315日于广州)


上一篇: 五绝.上坟

下一篇: 情归深处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2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韶山、中南海,人们比喻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 匿名 03-31
中南海是中国人民心中的圣地 匿名 03-31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