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其他   

辛弃疾(原创电影文学剧本 下)

作者:翟峰 阅读:2741 次更新:2025-02-20 举报

                  辛 弃 疾 (下)

          原创电影文学剧作,首次发表

                     作者 翟 峰(原创)

 

(十一)

上绕 带湖

憩静的庄园,灵山倒影,湖水如镜。庄园里花木复苏。

廊庭曲拆,房屋坐南朝北,檐前一匾上书“稼轩”。室内传来大人和孩子的笑声。

室内,辛弃疾和儿子辛稏、辛秸在捉迷藏,辛弃疾眼蒙手巾。

孩子们高兴得又叫又跳。

范氏从内室出来,辛弃疾一把将她拉住。范氏把蒙在夫君脸上的手巾扯开。

“你这个作父亲的,多大年纪了?还干儿童的勾当。”

范氏挥手赶走小孩。辛弃疾仍然拉着妻子的手,久久地注视着,辛弃疾抚摸着妻子眼角的皱纹。

“是啊,多少年了,中原未复,我还干着儿童的勾当。”

带湖边,辛弃疾插着柳树,儿子们也在旁边撒土。

植绿亭,辛弃疾在种花草。各色菊花鲜艳地盛开了……

村野小道

  清彻的溪水,兰天的彩云。田野里一片征嫩绿的秧苗,山坡上牛羊悠闲地游荡……

一石桌上放着两个酒杯,几样简单的菜肴。

一中年农民在石桌旁张望。原来这个农民正是当年义军将领贾瑞。

溪边小桥上立着辛弃疾。他衣着朴素,形容安然。

辛弃疾和贾瑞都看见了对方,他们高兴地挥手招呼……

  两人沿着乡村的水路,情趣那样自然……

乡村中一小酒店,酒旗斜竖。

  被竹遮住的地方,有一人正踏歌而来。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午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旗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随着歌声是下列画面:弯入白云的山道……

  斜日寒林的暮鸦……

  山林里,朵朵野花在寒风中摇摆……

  牛背上,牧童横笛踏着霞光……

踏歌而来的正是辛弃疾,他手提酒胡芦,走向酒店。

酒店老板是另一义军将领李铁枪。

李铁枪和其他人都招着辛弃疾。

看来,辛弃疾已是这里常客了。

酒店

  店内,辛弃疾借酒烧愁,贾瑞愤愤不平,李铁枪义愤填鹰……

  李铁枪:“我到大宋来是为了开酒店吗?”

  贾瑞:“这样的生活我过不下去了,我还是回北方去,拉一支队伍,哼,千方百计到南方来,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什么……”

  辛弃疾端起一杯酒来:“为大帅的英灵!”

  三人默默无言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贾瑞握住辛弃疾的手:“幼安弟,你是读书人,你说说。我与铁枪干脆回北方去,只要金人有什么风吹草动,可以立刻回来告诉朝廷。”

  辛弃疾征征地:“走了也好……,可是我呢?”

  三人重新端起酒杯。

大道上,辛弃疾与贾、李二人告别。

  贾瑞:“幼安弟,不必难过,后会有期。”

  二人远去的身影……

  辛弃疾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带湖

醉梦中的辛弃疾恍惚地走出门外,他立在“稼轩”前,凝视远方。  

下面植杖亭旁的菊花丛里,忽然有一老人从花丛里飘然而出。

老人童颜鹤发,柱着手杖,迎着辛弃疾而来。

辛弃疾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他忙上前问道:“老翁是谁?”

  那一老翁大笑:“陶渊明是也!”

  辛弃疾惊喜地跑向前去。

  老翁:“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弃官而去,你也不谄媚权贵罢官而归。你我真可以说是千古上下的知心朋友了。不知你可愿随我一同出游?”

  辛弃疾欣然愿往,二人向菊花丛里飘去。

  辛弃疾忽然问道:“陶先生,你难道是只为五斗米而去吗?”

  老翁长叹:“稼轩老弟,也不尽然,那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贪吏横行。清廉之士反而找不到安身之所。我是为自己的政治主张得不到施展之地才弃官而去的啊!”

  辛弃疾停住脚步暗语:“那我呢?还有仇虏未灭,工事未了, 难道就这样去了?去了?”

  画面:临安,富丽堂皇的宫殿,歌舞酣宴的王孙,醉生梦死的官僚,翩翩起舞的歌妓。都城中一片酒地,吃喝玩乐的场面……

  辛弃疾的声音:“百姓更加痛苦……”

画面:饥饿的民夫抬着巨大的花钢石,不时有人倒地死去……  

辛弃疾自问:“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辛弃疾从梦中醒来,妻子坐在床边正摇着他的肩膀:“你在说什么呀,醒醒、醒醒……”

辛弃疾跳下床来,缓缓地走到门外,他扶着栏杆望着刚才梦见的那丛菊花。随口呤道:“东篱多种菊,待学渊明,酒兴诗情不相似。”  

远处的山包上,绿树隐略遮住一座寺院,从那里正传来晚祈的钟声……

(十二)

临安 大内

  赵眘倚在龙榻上,王蔺拿来一束文稿。

  “圣上,这是辛弃疾罢官后写的词。”

  赵眘点点头:“随便找着念念吧。”

  王蔺:“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

  赵眘摇摇手:“算了,算了,这些文人也是再不说北伐了。还有陈亮案子了结了吗?”

  王蔺小必地试探:“那,依圣上的意思?”

  赵眘:“放了吧,秀才醉后妄言,何罪之有。”

  赵眘眯着眼睛躺下来。

  王蔺小心翼翼地退下,从屏风里出来两名宫女,跪在孝宗身边,轻轻地给赵眘捶背。

  管弦之声大作,两边走出阿娜的舞女………

带湖 雪楼

  冬日,茫茫的大雪,田野,树林一遍银白。

  辛弃疾立在雪楼前,范氏悄悄地上前来,把一件衣袍披在辛弃疾身上。

  辛弃疾看看妻子,茫然地:“京城不知是番什么情景了? 皇上可曾拿定主意北伐?”

  雪片在空中飞舞……

临安街市

  大雪还在下着,不过从青楼酒肆里却传来热火朝天的喧嚷声。一青楼上,周必大、王蔺和另外几名大官僚与一群歌妓正行令猜拳。他们身披珍奇的裘皮披风,拥着通红的火盘。

  一歌妓忽然推倒酒席,跳上桌子,踢掉鞋子,脱去披风和衣服,在桌子上狂热地跳起舞来。

  众人拍手大笑,周必大、王蔺等各拥一歌妓于怀中。

  一贵公子高声喊道:“今朝有酒啊今朝醉哦!”

  王蔺、周必大会心地大笑起来。

带湖 雪楼

  雪已经停了,呼呼的北风又刮起来,辛弃疾仍然立在雪楼上凝视远方。

  远处大路上,出现了一骑孤单的人马……

  那一骑马人时不时又被树林遮住……

雪地

  陈亮正打马飞奔,马蹄践踏霜雪,扬起雪尘,马过后,雪地上留下一长串脚印……

陈亮打马奔向带湖‘稼轩’。马刚刚踏上湖边一小桥,忽然将前蹄立起,放声嘶叫,马头向后一转,退回原处,陈亮拨出佩剑,向马头砍去,马倒地死去。

陈亮徒步而行。

  辛弃疾在雪楼惊奇地看着来人这一举动。辛弃疾忽然明白来人是谁,高声大叫:“同甫……”

  陈亮也大声地:“稼轩……”回声不止。

  辛弃疾从楼上飘然而下……

  二人相对跑着,高兴无比……《定格》

铅山 飘泉别墅

  泉水清沏见底,大地一遍银白,空气清新,没有一点尘世的喧哗之声……

  泉水中出现辛弃疾、陈亮的倒影。水中甚至还能看得见二人脸上的皱纹、双鬓的灰发。

  辛、陈二人站在泉旁,注视着对方。他们似乎都感觉出逝去的年华。二人忽然抚掌大笑,笑声是那样清脆、明亮、开朗……

  二人在雪山地上跋涉着,他们爬上一座高高的山峰。眼前是广袤万里的山河……

  远处象素练一样的大江把山河分为两半。

二人极目远眺,心事茫然。辛弃疾拾起一支枯干,在雪地上划起来。

雪地也象眼前的峻山一样变得层次分明……

  辛弃疾的画外音:我们在这里放上一队人马,开赴川、陕……

  画面:一队人马在险峻的栈道上行进……

  陈亮的画外音:我们再派一队人马,开赴襄、洛……

  画面:一队人马越过长江,向北进发……

  辛弃疾的画外音:然后,我们派一队人马,开赴淮西、收复张京……

  画面:开封城下集结了众多大宋军队。

  辛、陈二人的画外音:于是,我们再派出骁勇的战将,精锐的大军,绕道山东,在北方百姓配合下,北伐中原,直揭燕京……

  画面:浩浩荡荡的宋军奋勇前进。

  辛弃疾的画外音:那时金人回兵燕赵,我三路大军当长驱直入,可获全胜。

  画面:山河振奋,群情激昂……

  辛弃疾:“但是现在呢?”

眼前仍然是冰天雪地的万里江山。

长江象带子一样把这块秀丽的山河分为两半……

  辛弃疾:“这一切都只是幻梦!同甫,此次从临安来,可曾有什么新消息……”

临安街市

  陈亮骑马从街上经过。

  酒楼中的公子王孙在风雨飘摇下,仍然唱着缠绵悱徊的歌曲。

雾霭沉沉的西子湖畔,着锦衣、乘怒马的土大夫和王公贵族在赏玩风景。

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斗鸡走狗之徒招摇过市……

鹅湖寺

  晨钟枭枭,传来早祈的经声……

  辛、陈二人踏雪登上大殿。

  辛弃疾:“我们闲目而行,看走到什么地方?”

  结果二人总是走到怒目的金刚面前。

  辛弃疾、陈亮二人会心地笑笑。

  陈亮:“宁作怒目金刚,不作笑脸菩萨。”

辛弃疾从从腰间抽出宝剑,宝剑好象在剑销里铮铮有声。

辛弃疾弹去灰尘,抽出宝剑,剑锋寒气逼人……

  辛弃疾持剑在灯下舞了起来。

  歌声起: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不如霹雳弦惊,了确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歌声里:泰山大营,连绵不绝的营垒。清晨,金鼓齐奏,号角齐鸣。

夜晚,一处处野火,火上翻烤着牛肉。辛弃疾用宝剑挑了一块热气腾腾的牛肉吃了起来……

  号角声中,耿京骑着高头大马,后面是辛弃疾、贾瑞、李铁枪等人……

  一队队义军战士在操场上刀来枪往……

  义军和金军在操场上正殊死搏斗……

  辛弃疾乘着带甲的铁骑冲入敌阵。辛弃疾的宝剑象银团一样飞舞,金兵在义军冲击下,象潮水一样涌开……

  辛弃疾的铁马跌入冰河之中,践得冰花四起。铁马冰河的画面《定格》

  歌声戛然而止,辛弃疾用宝剑作了一个劈刺动作便停住了。

  陈亮叹道:“可惜报国欲死无战场!”

  辛弃疾:“可惜平生的心血,就毁于偷安误国的权臣,江南塞北,如今还能找到多少风云侠义的志士仁人?”

陈亮:“兄弟‘十论’、‘九议’,我的‘五论’本来都能斛救大宋的危难,如今却闲置高阁,当今朝廷不用真虎,狂用真鼠呵!”  

辛弃疾走到地图前:“如今北方的蒙古民族逐渐强大起来。金国是抵挡不住的,金亡,大宋的危险方兴矣。”

  陈亮从桌上拿起笔来,在展开的纸上狂书。“经论天下,股耾王室。”二人相视无语。

荒野山道

  辛弃疾、陈亮乘马而来。马骑来到带湖小桥。

  辛弃疾:“那日兄来到此处,马三跃而不得过,你挥刀劈马,下马奔来,当时我都惊呆了。我想,这一定完了。”

  陈亮:“稼翁,你知道我是多么想见到你,我想我二人能投笔从戎,北伐出征,可惜当今朝廷却宁愿苟且偷生,空老天下英雄!”

  一条小溪,辛、陈二人跃马而过。

  辛弃疾:“可惜年华就象这流水,春风是染不黑这白胡须的呵!”

古长亭

  茫茫白雪,漠漠荒林……

辛、陈二人来到亭内,辛弃疾解下酒胡芦。各倒一杯酒。

辛弃疾庄严地:“为徽、钦二圣,为在金人铁蹄下的北方父老。”

  二人端起酒杯,将酒撒在地上。

  二人牵手走到亭前,寒风嗖嗖地一掠而过,辛弃疾重新斟满酒,递给陈亮。

  辛弃疾和陈亮松开手,陈亮打马离去,辛弃疾伫立在亭前,任风雪飘打……

雪地 驿道

  陈亮在马上展开一长幅,随之歌声渐起: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令相思错,料今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画面:临安,陈亮身披铁铐长街而行……

  风皇宫,赵眘正听取王蔺等的弹劾之言。

  京城中,灯红酒绿;宫府中,花天酒地。

呼呼的北风蓦地而来,陈亮回头望去,好象还能看见远处的辛弃疾。

茫茫的大地一遍冷清,就只有此处和彼处的辛、陈二人。

古长亭

辛弃疾还立在亭前,不知什么地方传来凄清的笛声。

辛弃疾放眼望去,乱七八糟的荒林竟分排成整齐的两行,使远处的陈亮厉厉在目。

  辛弃疾大喜地跨上马背,向陈亮所行的那个方向奔去……

  荒林还是荒林,雪地仍是雪地,风和雪愈来愈大了,再也望不见陈亮的身影……

带湖

  辛弃疾立在雪地上,自言自语:

  “为什么正直的,有才能的人皇上不用? 为什么奸谄的小人反而得以重用?古往今来,清浊分流,忠奸分明!”

  是啊,我这就明白了,“为什么有寂寞的圣贤,屈死的忠臣?”

  “爸爸,爸爸。”大儿子辛稏在后面叫他。

  辛弃疾回过身来茫然地:“什么事……?”

  辛稏:“皇上派来使臣了!”

  “去、去、不要胡说什么!”

  “真的,爸爸,朝廷如今是光宗登位了,这次招你说不定是商讨北伐大事?”

  辛弃疾怀疑地:“真的?”

  辛稏:“真的,使臣还在家等着呢?”

辛弃疾听见这话后,喜出望外,他把个人的一切不快全忘记了,唯有北伐,唯有国家的统一才是他所望呵!辛弃疾健步地回家去……  

 

驿道

  温暖的春风吹来,树林一遍油绿。

  小鸟在头上欢快的歌唱……

花蕾含苞待放。

春风好象还染黑了辛弃疾的白发。辛弃疾在大道上策马飞奔……

画外音:一一九一年,闲居带湖的辛弃疾被宋光宗重召进临安。  

 

(十三)

临安 大内 紫辰殿

  光宗赵犉四十多岁了,他端坐在陛上。

  一副荒于酒色的样子。

  百宫执芴分排在两边。

  辛弃疾正执芴启奏:“陛下,江南不足忧,和议不必守,金人不足畏,书生之论不足凭。陛下只要抹兵厉马,立志北伐,定是大宋英明的中兴之君。”

  赵犉咳了声:“卿不必多言,前往福建赴任吧!”

  辛弃疾:“圣上,那收复中原的大计呢?”

  光宗挥挥手,由宫女扶着退进宫去。辛弃疾感到希望又落空了。他看看百宫,百宫都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班部中透出王蔺等的面孔。

福州安抚使衙门

  晚上,辛弃疾在烛下批改文书直至鸡鸣。

  白天,福州街市,辛弃疾和几名随员正巡视,忽然传来妇女的惊叫声,远处有几名恶少在追逐妇女,辛弃疾等人疾步而去。

  一属员:“辛帅,那是当今宰相王蔺的外甥……”

  辛弃疾沉下脸来:“这些人凭借权势,鱼肉乡里,国家就是坏在这些人手里,拿下!”

  辛弃疾带领属员杖量土地。辛弃疾等人查看监狱,监狱里放出众多贫苦无依的百姓。

  一批批鱼肉乡里的豪强被打击。福州街市秩序井然……

福州备安库

  辛弃疾一行人来到库前。一间间库房里分别放着铁甲、武器、粮草、衣物……

  一随员面带喜色笑道:“辛帅,备安库中已有钱五十万了。这可用来招壮丁啊!”

  辛弃疾:“只愿陛下居安思虞,任贤使能、修马车,备器裓。使国家有屹然金汤万里之固。”

临安大内 李后寝宫

  帷幔后,香烟缭绕,李后斜倚在龙床上。

  王蔺跪在帷幔外,向李后哭诉:“辛弃疾身到任后,残酷至极,连圣上也不放在眼里,更没把同僚当作什么……。他还把很多盗贼放出监外,望陛下明查……。”

  李后满脸愤然地:“真有这等事?罢了他吧!”

  王蔺倒着身子退了出来。

  帷幔外一班人尼姑的经声大作……

荒野 孤坟

  坟前碑上刻着“陈君同甫先生之墓。”

  乌云满天,烧化的纸灰随风飞舞……

  坟前,布衣打扮的辛弃疾还在一片片烧着钱纸。辛弃疾看去好似万念俱灰。

  辛弃疾悲声高叫:“同甫啊,你去了,我也丢了官,你的在天之灵可曾听得到吗?从今之后,欲和你一起饮飘泉之水,在鹅湖散步, 长歌相答,极论世事,还可能吗?你原指望我俩一同带兵,北伐中原,还可能吗?实指望你来修补这破碎江山, 但这破碎的江山却不需要你去修复……我也要去了。今后,穆先生、陶县令就是我的老师……。天阿!”

  画外音:

  天空中阴云回合,电闪雷鸣。钱纸在风中越烧越猛,红红的火光冲天而起……

  飞舞的纸花,烟尘遮住了整个画面。

(十四)

带湖 稼轩

  坟前的袤草化为冲天大火。稼轩在一遍火海之中燃烧……

  辛弃疾,范氏和儿子辛秸、辛稏立在火海前面,附近有很多农民提着水桶匆匆赶来。

  辛弃疾回头望了望,凄然地挥挥手。

  辛弃疾痛苦地:“烧了也好, 烧吧!把前程、过去,把一切的一切全烧了吧……”

  辛弃疾忽然放声狂笑……

  范氏摇着辛弃疾的肩:“你怎么了,醒醒吧!”

辛弃疾木然地看看妻子,妻子也已是两鬓斑白,辛弃疾拉起妻子的手,当年的酥手已成老纳。

辛弃疾:“是该醒醒了……,我以后再也不用奔走于王事,再不去想北伐中原了……。”

  眼前一遍房屋已成废墟……

  辛弃疾:“你还号称什么稼轩,你可犁过地?可曾种过田?男子汉大丈夫生在世上当以犁田为先!”

铅山 瓢泉别墅

  简陋的小院落,清新幽雅,井然有序。

  此时的辛弃疾反是红颊表眼,壮健如虎。

  室内,辛弃疾在教儿子们功课。

  范氏端着茶盘进来。辛弃疾对妻子说:“我近来变化真大,我早年有个同窗觉怀英,素来是我瞧不起的,可他主张什么无为而殆的道家学说。几十年了,他早就不信这套了。可我呢?经过了人生的变幻,宦海的浮沉。竟感觉得这还有一点点道理。”

  范氏:“你不再去做官也好,你在外一日,我们就焦心一日,不过……”

  辛稏:“爸爸……那你的壮志呢?你的理想呢?”

  辛弃疾苦笑:“什么抱负?什么理想?当今朝廷黑白不分,忠奸不明,权贵当道。奔走于宦途的尽是些小人。孩子,你不明白呀……”

铅山 乡野

  辛弃疾肩上荷锄,范氏提着篮子,带着辛稏、辛秸来到地里。

  辛弃疾在地上锄上行距,范氏在后撒上种子。他们欢欣地在田野里劳作……

  兰天、白云、流水、小桥……

远处田野里,还有一些稼耕的农夫。辛弃疾抬起头来。

望着这美好的一切。但辛弃疾的目光向北方望去时,那里仍然是烟云苍茫……

旁白:这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胡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辛弃疾呆呆地凝视,愁思油然而起。当妻子从背后推他时,他好象才从大梦中惊醒。

鹅湖寺

  辛弃疾、朱熹一道上山。朱熹已是七十老翁。寺院的古钟当当敲响,几只白鹤围着寺院前的风颗参天青松飞舞……

  辛弃疾:“青松,白鹤……,我简直有出世之想,我痛快极了。我……。”

  朱熹:“我不明白老弟何以颓唐如此?”

  辛弃疾笑道:“晦翁,象您好吗?被人诬为伪学。晦翁还记得当年与同甫的争论吗?”

飘泉别墅

  泉水清沏,辛弃疾和范氏来到泉边。

  辛弃疾惆怅地:“当年与同甫兄也曾来过这里。还满以为北伐有日,复国有望。”

  范氏:“唉,当今朝廷,不明士卒,不修德政,一味缋征暴敛,连眼前这半壁江山也治理不好呵!”

  辛弃疾愤愤地道:“还治理什么呢?再过几十年,连眼前这点残山剩水池保不住了?还是无为而治为好。”辛弃疾说到后来,却语声哽咽。

  范氏:“那,你就忘了北方百姓?忘了天边的故乡? 还有同甫兄弟,可惜他的雄才大略呵。不过当今朝廷,根本就无力北伐。相公,你这个为臣的应该有为臣的样子,我们不能忘记啊!”

飘泉别墅

  辛弃疾立于一山头上,喃喃道:“这是不可忘记的啊!是呵,不能忘!”

  回忆:幼年时辛弃疾和祖父游厉高山峡谷,大江河流。那里景物美好,却峰烟滚滚……

  画外音:“国恨家仇,永生永世也不可忘怀!”

  辛弃疾匆匆地回家……

别墅居室

  两乘马向飘泉奔来,马上是风尘扑扑的贾瑞和李铁枪。马到庄前,二人滚鞍下马。

  辛弃疾呆呆地望着来人,隔了一会,他才欣喜狂奔迎接……

  室内,辛弃疾正与贾瑞、李铁枪侃侃而谈。

  贾瑞:“稼翁,当今朝廷内部,险衅四起,必乱必亡,你可快向皇上请求北伐?”

  李铁枪:“北方义军也是摸拳擦掌,时刻准备配合王师作战。”

  辛弃疾兴奋地听着。辛弃疾走到桌边,壮严地展开一条长幅。

  范氏从门外进来,悄悄地立于丈夫背后。辛稏和辛秸也兴奋地立于父亲背后。

  辛弃疾边写边念:“望陛下能用元老重臣,临民以赛,待土以社,驶吏以严,上下一心。准备充分,然后北伐,千万不可胃然行动……”

  戎装打扮的贾瑞、李铁枪骑马,重作老兵。辛稏也是全身披挂。他们正与辛弃疾,范氏和辛秸作别。

  辛弃疾眼含泪水,心潮起伏不平,他好象又听见战鼓的擂动,胡茄的悲鸣……

官道上

  官兵正强拉壮丁,有的壮丁还是从正耕耘的农田拉走的。

  衙吏从农田搜去粮食,一老人上前抱住衙吏,苦苦哀求……

  一支老弱疲乏的士卒在官道上行走……

鹅湖飘泉

  辛弃疾立在门外仰望北方,儿子辛秸从后面走来,辛弃疾恍惚地以为是全副武装的辛稏走来了。

  幻景:北国中原战场上,金兵和宋军正在拼力冲杀。

  战场上,贾瑞、李铁枪、辛稏来回奔驰。

  大队金兵冲来,前以‘铁弹图’连环马当先,后面失如煌飞……

  贾瑞、李铁枪、辛稏奋勇作战,终因寡不敌众,逐渐不支……

  辛弃疾回过神来,无言地望着辛秸。

  辛秸摇摇头:“爸爸,果然不出你所料,准备不足,鲁莽从事……,各路军队都溃败了。”

辛弃疾取下酒胡芦,把酒全喝下去了,儿子扶他在一石上坐下。

辛弃疾终于醉了,早年很多事情又涌上脑际……

  赏心亭上,王蔺,周必大等抚袖而去。

  延和殿上,王蔺等正向孝宗弹劾辛弃疾。

  临安城里到处是歌舞酣宴的大官。

  陈亮:“幼安,还谈什么北伐?这就是朝廷的当权者, 他们醉生梦死,花天酒地!”

  王蔺:“你杀人如草芥,用钱如泥沙。”

  觉怀英:“我是主张无为而治的。”

  辛弃疾又醒悟过来:“是啊,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恐才是我的本意。”

  他马上又怀疑地:“真是这样吗?”

  青年时代的辛弃疾在北国中原,一片被蹂躏的土地……

  泰山大营,耿京叮咛着辛弃疾等人:“你们可跟皇上讲,我们北方人民的心愿啊!”

  众多义军将士向辛弃疾迎面而来。

  韩元吉立在面前。

  陈亮忧愤地前来。辛弃疾大叫:“同甫兄!”

  辛弃疾紧紧地上前抱住陈亮,但陈亮却是眼前一颗参天青松……

  辛弃疾:“啊,原来是一颗松树,松树啊,你骗我?你去吧!”

  辛弃疾用力一推。

(十五)

飘泉别墅居室

  室内,辛弃疾已躺在病床上,范氏和辛秸立在床边。门外还聚集了很多百姓。

  墙上仍然挂着早年描绘的宋金形势图,挂着早年杀敌的那把宝剑。

辛弃疾的眼光慢慢地移上宝剑,宝剑竟然传来飞舞的飕飕之声。  

一阵阵秋风袭来,窗外飘进几片秋叶……

  辛弃疾感到一阵兴奋,跳下病榻,妻、儿赶忙上前扶住,辛弃疾推开妻儿,走到墙边,从壁上取下宝剑……

  辛弃疾、范氏和辛秸来到室外一山头上,后面跟着很多百姓。

  辛弃疾手扶宝剑:“再不能临阵杀敌了……”

  秋风一阵猛似一阵……

  眼前仍是祖国的万里江山。成熟丰艳的土地,奔腾泡哮的大河……

远处是连天的峰火,好象还能听见战马的嘶叫,士卒的杀声。

辛弃疾挥舞宝剑,伏身上前,高喊道:“杀贼……”余音枭枭,回声不息……

  辛弃疾及身后的妻、儿、百姓溶为一体,形成一副壮丽的塑雕《定格》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往,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掳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扰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鲤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歌声中映出演、职员表。

【全剧终】


特注:约3万字左右的该《辛弃疾》原创电影文学剧本的全文(含“写在前面”和“正文”部分)已于2025-02-14 13:25:59时以原创作者翟峰的署名,单篇刊发在《剧本网》的作者个人主页。而《剧本网》即系中国剧本网创始人于振明创办的华语剧本网(原华语编剧网、中国编剧网) 。

 

作者简介:翟峰,汉语言文字写作爱好者、多栖作者、相关领域文化学者,曾先后加入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四川省作家协会;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今的四十余年,在二百余家报刊暨网媒发表“正能量”的理论、言论、时评、散文、杂文、诗歌(散文诗)、随笔、小小说、故事、报告文学等类文稿共约四千余篇逾千万字;出版有《翟峰履职笔记》《翟峰博客文选》《艺文杂忆杂议集》《边工作 边学习》等散文随笔杂谈文集,主编有《情系青山绿水蓝天》《为了家园更美好》《绿魂》等生态环保文集,参编有《梨乡魂》《金桂花开》《心碑》等纪实文集,其撰著、主编、参编的文集共约20余部;作品曾获中宣部指导的“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大赛”金奖、人民网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征文一等奖、中国作协主办的“全国散文作家征文大赛”一等奖、市首届文化奖等百余项奖励;原创电影剧作《辛弃疾》系其早年创作的首部电影文学作品,其相关民间传说故事《辛弃疾改词》《辛弃疾抗金》《辛弃疾之临安轶事》等,相继在《民间文学》《大众文艺》《荒原文学》等刊物和网媒发表。

剧本网-辛弃疾电影文学作品 作者翟峰 截图首页剧本网-辛弃疾电影文学作品 作者翟峰 截图首页


剧本网-辛弃疾电影文学作品 作者翟峰 截图41剧本网-辛弃疾电影文学作品 作者翟峰 截图41
剧本网-辛弃疾电影文学作品 作者翟峰 截图42剧本网-辛弃疾电影文学作品 作者翟峰 截图42
剧本网-辛弃疾电影文学作品 作者翟峰 截图43剧本网-辛弃疾电影文学作品 作者翟峰 截图43
剧本网-辛弃疾电影文学作品 作者翟峰 截图44剧本网-辛弃疾电影文学作品 作者翟峰 截图44
剧本网-辛弃疾电影文学作品 作者翟峰 截图45剧本网-辛弃疾电影文学作品 作者翟峰 截图45
剧本网-辛弃疾电影文学作品 作者翟峰 截图45剧本网-辛弃疾电影文学作品 作者翟峰 截图45
剧本网-辛弃疾电影文学作品 作者翟峰 截图46剧本网-辛弃疾电影文学作品 作者翟峰 截图46
剧本网-辛弃疾电影文学作品 作者翟峰 截图47剧本网-辛弃疾电影文学作品 作者翟峰 截图47

 

剧本网-辛弃疾电影文学作品 作者翟峰 截图48剧本网-辛弃疾电影文学作品 作者翟峰 截图48

上一篇: 七绝.江南旧梦

下一篇: 竹蔸里的古刹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