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忆江南参访四寺院,赴扬州参访高明寺
这天晚上,虚云萧古岩没有去观音阁去敬拜观音,也没有去藏经楼去翻阅佛经,却早早地躺下休息睡觉了,因为他第二天要赶路去扬州参访高旻寺。说来也怪,他怎么也睡不着,就把他参访长江南岸的四所寺院的前前后后的情况对比总结了一下。他觉得不管镇江的焦山、金山,还是句容的宝华山隆昌寺,抑或南京的灵谷寺,都各有千秋,各具特色。镇江焦山就是一座漂浮在浩浩长江里的一个岛屿,四面都是碧波荡漾的江水,一座摩岸石刻碑林艺术,堪称天下第一的碑林倒映在碧水中清晰可见。那摩岸的碑林上镌刻着历代以来文人墨客的诗文书法艺术,形体各异,风格不同,或工整遒劲,或浑厚洒脱,或龙飞凤舞,或舒朗灵动,构成了一幅享誉内外的书法之山,真乃是烟波缥缈,书法焦山啊。
镇江金山与焦山截然不同,又相映成趣。焦山是山裹寺,在山上不见寺,在寺里不见山,而金山是寺裹山,只见寺而不见山。金山寺将整个金山都占据了,那些高高耸立的殿宇楼阁,亭台院落的彩绘粉墙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如同漂浮在浩浩长江中的一朵芙蓉。这“万川东流,一岛中立”的气势,令人心旷神怡,那美妙的意境令人叹服!金山寺的风貌奇特,“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的诗句就是这种奇特风貌,神奇意境的生动写照。金山寺依山而建,见寺不见山,正如康熙皇帝所御赐的匾额上所写的,这是一座“江天神寺”。那高高耸立在殿宇、厅堂、楼阁之上的慈寿塔,又堪称一绝,令虚云萧古岩叹为观止,赞不绝口!
句容宝华山隆昌寺,人们见了无不称奇叫绝,三十六座山峰就如同三十六片莲花瓣,围着像莲房一样的隆昌寺,整个就像一朵特大的莲花。漫山遍野黄花飘香,沁人肺腑;山野峰间云气升腾,烟雾缭绕,如神境天界;松涛涌动,沙沙作响,泉水潺潺,翠竹敲韵,悦耳动听。这里确实是一处修行悟道的极好的去处。
虚云古岩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祖先梁武帝梁王竟然如此看好敬重宝志禅师,为了纪念安葬宝志禅师的顶骨,不仅兴师动众修建了“开善精舍”,而且还建造了安葬宝志禅师的顶骨的宝公塔。由此可见,宝志禅师在梁武帝的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多重了。这样看来人们把宝志禅师作为原型,创作出济公活佛的形象也就不作为怪了。
南京灵谷寺最有特点的是那个无梁殿,整个一座无梁殿没有用一根木材,全都是砖石,以中国古代建筑拱桥的结构,构筑而成,实在是令人叹服。再看那“幽谷深松”处,排列生长着高大青翠茂密的古松,松叶散发出幽幽的清香,令人神清气爽。这幽深僻静的地方,是人们修心养性的绝佳之处。就连那个不见经传的句容赤山,也是满山满坡松涛滚动,翠竹敲韵,那山上的火山岩的红土也闪着灵光,构成一派“赤山映雪”的令人神往的景象。
虚云萧古岩在长江以南参访了那些字画,锦绣美景也就是一览而过,可是那些地方涉及到的三个人物,他是非常崇拜敬重的。金山寺的法海、句容宝华山的隆昌寺和南京灵谷寺涉及到的宝志禅师和灵谷寺的玄奘纪念堂的玄奘法师,他们三人不为名不为利,不谋权不做官,出家当和尚,普度众生,为传承佛教,为发展佛教和发展中国佛教文化做出贡献。虚云萧古岩不仅崇拜敬仰他们,而且下决心效仿学习他们,以一个“戒”字来约束自己,戒心戒行,戒骄戒躁,清除一切私欲贪念,像济公和尚的前身宝志和尚一样,潜心修炼,普度众生,也像玄奘法师那样不辞劳苦,跋山涉水,远渡重洋取来真经,撰写经书为传承佛教,发展和丰富佛教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虚云萧古岩想到这些也心安意满地睡了一觉,第二天吃了早饭后告别了灵谷寺的僧人奔扬州去了。
原来虚云萧古岩打算从南京的浦口渡江去扬州的,可是他想,镇江焦山和金山一个是漂浮在长江中的岛屿,一个是扬子江中的一朵芙蓉,那里水连天天连水,特别是金山寺,宋代的沈括就写道:“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南江北镜里天。”而唐代的诗人也写道“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从诗人的生动形象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知到从镇江金山到江对面的扬州是不远的,从那里乘船而过是非常方便的。于是虚云萧古岩又返回镇江来到金山寺。金山寺的观心、新林、大定和尚知道虚云萧古岩想从这里渡江去扬州高旻寺,立刻想到焦山。因为他们听虚云萧古说过在焦山受到清廷总督彭玉麟的热情接待,就建议虚云萧古岩去焦山请彭玉麟送他过江。
这样虚云萧古岩就去了焦山。因为焦山总督彭玉麟非常敬重虚云萧古岩,就打发他的手下用船送虚云萧古岩过了浩浩长江。
虚云萧古岩进入扬州地界,以为高旻寺就在江边什么地方。他问路人,人家告诉他高旻寺在扬州南部古运河与仪扬河交汇处的三汊河口。于是虚云萧古岩又经过一番跋涉渡河来到了扬州的著名寺院高旻寺。首先映入虚云萧古岩眼帘的是那座高耸的天中塔。那些游客和香客看到这座高耸的天中塔,一边称赞一边也议论开了。有的说,天中塔是清代年间建造的;有点说是两河总督名叫吴维华建的七级浮屠;有人说康熙南巡见天中塔倾斜欲倒的样子,便颁令修复,为皇太后祈福;有人说,那是谁出钱修的?有人说是江宁织造曹寅和苏州织造李煦倡两淮盐捐资建造了塔庙······虚云萧古岩听了,又看到了标牌上的说明介绍,方知道游客和香客的议论都没有错,他们说出了天中塔的建造演变过程。
虚云萧古岩问大家说:“你们知道这个塔庙为什么叫高旻寺?”
“这标牌上是怎么说的?”有人这样问道。
虚云萧古岩指着标牌介绍说:“康熙四次南巡,登临高耸的天中塔,爬上极顶,举目眺望,视野开阔,有极目楚天舒,高茹天际的感觉,当即就书写一匾额赐名‘高旻寺’。”
大家听虚云萧古岩这么一说,都恍然大悟了。
虚云萧古岩随着大批游客和香客参访了各殿宇楼阁。这里的禅堂也与别处的不同,都是八角形的。虚云萧古岩参访敬拜了一楼的弥勒佛,就上到二楼,参拜二位天王的塑像。天王的那眼神手势,尽显出一派祥和喜悦的神态,令人敬畏。特别是殿内的东西南北四个厅堂里,都有五百神态各异的栩栩如生的罗汉的金身塑像。接着虚云萧古岩又参拜了释迦牟尼和观音菩萨的金身塑像。
参访结束后,虚云萧古岩就去拜见明祥禅师。明祥禅师也与融镜法师一样,见到虚云萧古岩也是不紧不忙,带理不睬的。明祥禅师听虚云萧古岩自己透露自己是萧古岩时,暗暗发笑。明祥禅师去过金山寺,金山寺的观心、新林和大定和尚告诉他,说有一个原本是福建鼓山涌泉寺的职事萧古岩,后来妙莲和尚推荐他去了天台山龙泉庵融镜法师那儿。融镜法师收留了他,赐法号叫虚云,并安排虚云到各地的寺庙参访学法,萧古岩就来到了金山寺,不久他又来到高旻寺参访的。所以明祥禅师知道虚云要来高旻寺。当虚云萧古岩随着人流在高旻寺参访时,明祥禅师就已经注意上他了。
高旻寺的明祥禅师对于虚云萧古岩的一切情况了如指掌,他知道虚云萧古岩的父亲萧玉堂也是一名朝廷命官,生了个儿子,吓死了母亲,后来又离家出走了。虚云萧古岩的父亲萧玉堂曾经来扬州高旻寺寻找过他的儿子萧古岩,说出了关于儿子萧古岩离家出走的一些情况,描述了他四处寻找儿子萧古岩的艰难辛苦,表达了他苦痛难捱的急迫心情。当萧玉堂在高旻寺没有找着儿子萧古岩时,便灰心丧气,痛苦难熬地边走边喊着儿子的名字,路人见了无不动容!
虚云萧古岩来到高旻寺的明祥法师面前,明祥法师暗笑着,带理不睬地考研着虚云萧古岩,看看他修行学法悟道的诚意有多大多深?
虚云萧古岩敬请道:“明祥法师,虚云萧古岩前来参访高旻寺,请法师指道虚云萧古岩修行悟道学法。”
高旻寺的老法师明祥满脸严肃地说:“你在鼓山涌泉寺洞里修行十几年,还用人指导你?”
虚云萧古岩听了一惊,心想明祥法师怎么也知道这事?于是他说:“那样是修不成正道的,融镜法师让我要自度度人。”
明祥法师一听问道:“龙泉庵的融镜法师?”
虚云萧古岩说:“就是融镜法师让我来参访学法的。”
“既然是融镜法师让你来的,那——”明祥法师用眼睛瞅瞅虚云萧古岩说,“那就安排你一个职事吧!”
虚云萧古岩听了想,他不远万里游览参访,是来修行悟道学佛法的,来高旻寺怎么就安排一个职事呢?不过虚云萧古岩立刻想到了涌泉寺的妙莲禅师说的话“做妙莲的弟子必须先做职事”的话,也就没有做声。
明祥法师看看虚云萧古岩没有说话,表示愿意接受职事了,就说:“这样吧,你初来乍到,还是先悟道学法吧。”
这天虚云萧古岩每天白天念经学法,晚上就盘腿打坐,紧闭双眼,两手合十修行悟道,超然入定。
在这期间,虚云萧古岩逐步了解到,扬州的佛学传承发展得很好,高旻寺就是扬州八大名寺之一,而且这个高旻寺与镇江的金山寺、常州的天宁寺、宁波的天童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四大丛林。
虚云萧古岩想,高旻寺这里也是有名的佛教圣地,自然条件优裕,风光艳丽,这里倒是修行悟道极好的去处。将来他虚云萧古岩周游参访各地寺庙以后,也像玄奘大法师一样,不远万里,远涉重洋,也到印度去取来真经,也执笔挥毫撰写翻译经书,为中国佛教做出努力,时时刻刻不忘普度众生,要筹款修缮扩建寺院,最后来到这个扬州中国佛教禅宗的四大丛林之一的高旻寺来修行悟道,坐禅入定。
上一篇: 七律·正月初七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