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其他   

留给孩子的一封信

作者:郄补泉 阅读:23 次更新:2025-02-03 举报

  许多时候,大多家庭,受传统文化还是几千年子嗣继承的熏陶。父母总是千方百计,节衣缩食,辛苦劳作,想给子女留下丰厚的家财,以备子女随时取用,过上上等人的生活。实在没办法,求其次,过上中等人的生活也行。唯不想在死前,看到子女过着艰难困苦的普通下等人生活。凡此类推,就给父母的现实生活套上了枷锁,也给父母定格了杠杠和道道,那就是父母眼中的上中下等人如何区分,如何划定。这样的结局,绝对颠覆每个人的认知,打破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自欺欺人的命题。

  记得参加好友给父亲出殡的葬礼,我们这代人,父母能健在的都80大几,接近90岁的高龄,子女至少不下4到5个。等一切丧事完毕,结算完养老丧葬费。我的好友属于受家长指派,出任老人活时司职管钱的小掌柜。把老人一辈子积攒的储蓄,郑重地向家庭成员予以交待,并按等额给每家进行了平均分配,达到了贫穷人家让生者安宁,逝者安息的和谐平静。事后,好友小聚时跟我说,父母辛劳一辈子,不舍的吃,不舍的穿,勤俭持家,居然靠退休养老金积攒下不少。而且父母安葬的墓地钱,办父母丧事的所有费用,都出自父母的积蓄,没花子女一分钱。我听到这样的后事处理真的很欣慰。但最终他也道出了人世间不愿触及的感慨。这个家再难聚在一起了。是啊!父母在,子女尚有来处,父母亡,子女只剩归途。

  人有生就有死,当死悄然来临身边,叩响你心中的那道门槛,应该是任何人都没有抵抗力的。也就是说,黑白无常拿到阎王爷发给他们的拘魂令,是不管你给子女留下任何东西的。他们也是奉命行事,拘你归案。假如你不想去阎王爷那报到,你的有泼猴的本领,掀翻阎罗殿,胡写乱画一通,改乱生死簿。否则,七十二道鬼门关,十八层阴森恐怖的地狱大门,着实让你无力撼动,只得随黑白无常报到销户了事。

  其实,每个人来到人世间匆匆走一遭。尤其为人父、为人母,都想给子女留下点东西。大多数父母的思维,取决于给子女留钱财。我曾经读过两则小故事,说的是林则徐的手下问及给子孙留点什么?他平静地作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换在现实的当下,林则徐的官也够大的了吧,巴结他的人肯定不少吧。如果他不抱着杀身成仁,实行虎门销烟,把没收下的鸦片给子孙们储存上一地窖,是不是可换取白花花的银子,黄灿灿的金条。但他依旧信守了自己的诺言,没给子孙留下取现变钱的实物,反而也没得罪哪一位子孙。再说于成龙,辗转多地出任地方官,出任巡抚。试想,巡抚是不是现今的巡视组组长。走到哪是不是都会被前呼后拥,巴结者成群。可他告老还乡时,只带回出任各地官员时当地的一抔土,被皇上尊称为“一代廉吏”。难道他的后人,为不能拿到他没给分得的一分钱,而不认这位老朽,在他死后,不给备棺安葬了吗?现实生活中,能进秦城监狱走一圈的人,不用粉饰,哪一位没给家庭子女留下不菲的隐性收入,可身陷囹圄,自己花不上,落了个金钱充公,妻离子散家亡的还少吗?是不是应了那句,竹篮打水一场空。也验证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当然,作为父亲的我,也想给子女留下荣华富贵。可掐指一算,已接近退休年龄,还没有一分钱积蓄。痛思拼搏了一辈子,也只能在退休后,拿到国家赠与我的退休养老金,来弥补孩子用钱不足的刚需了。再细思,我能不能等到退休或者退休后能活几年?另外还得考虑自己的后事,为了不牵扯孩子们给我付买墓地的钱,办后事所需的一切费用。悲叹唏嘘之余,怪自己没有能力。没挤进那群天下事十之八九不如意中,仅留的十分之一队伍里。感慨苦心人天不负,哪来的卧薪尝胆一说。不过,听智者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留意自己不经意间走过的路,还能辨别出有钱人濑的理我,没钱人努力打拼着自己的生活,顾不上与我闲扯。只能孤芳自赏,难的逍遥洒脱。一想到给孩子留不下锦衣玉食,内心深处真得是食不甘夜不寐啊!

  接近花甲年龄的我,应该说已经活了一辈子。可转身回想自己半生的打拼路,真得是难以启齿。15岁参加工作,经历阅历了多少岁月,最终才明白,人的靠山,也就是人的底气,第一必须有钱。第二还的有钱。因为钱确实是通天通神的路条。渴盼退休,向往退休生活,已经粗线条清晰地摆在我面前,然而瞅瞅我不争气的身体,不知几时感觉有哀鸣声时不时陪伴着我。我真得不知自己能否活到80岁,如果能活到80岁,我就烧高香了。因为按60岁退休可以领取养老金,到80岁,能领20年,应该能应付孩子处理我后事所需的费用了。我甚至想,死了的人,啥也不用,把那一小撮灰用布一包,随便丢弃到哪都行。

  给子女的一封信,是不是噫语,是不是遗言,我不确定。但回顾自己短暂的一生,走的那么坎坷忐忑,走的那么不如心愿,走的那么凄惨悲楚,仿佛没得到过风雨过后是彩虹的眷顾,真他妈的太难了。努力着向60岁走近,奢望着活到80岁,只是停留在生命概念中的一个刻度。至于后事怎么安排的,一闭眼一蹬腿,管它作甚。也许走到奈何桥上,回望来时的路,才能明白,来临人世间的大哭、痛哭,就是每个人的人生写照。

  走吧,去虚幻仙境里找曹雪芹笔下的人物,去广寒宫拜会嫦娥和玉兔,去南天门看列班的天神等待玉帝的召见,去瑶池品一品王母娘娘的蟠桃,一不小心溜达到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前,讨到一颗黑不溜秋的中成药药丸,越嚼越苦,品味着人生的片段,再不留神,还看到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的残痕,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走吧、走吧,听黑白无常的吆喝声,再看身前身后隐隐约约相随的幻影,真的是走入了脚踏祥云的仙境,脱去了人世间的愁容,轻松一下子贴附在身,还原自己的赤裸,飘然升空、升空!!!

上一篇: 迎春抒怀

下一篇: 从乙巳蛇年春节谈起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