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东兴(散文)
年味东兴(散文)
○古梦
大寒一到,东兴年味就浓了。家宅墙院修修补补,屋内清洁卫生,人们大多安排在大寒之后,这是北部湾沿海地区的习俗,东兴也不例外。大寒前后,卖年货、卖春联的沿街和农贸市场周边的临时铺面也开始安营扎寨,做起了买卖;主要街道的路树上,陆陆续续挂上了灯笼。年前一周左右,各农贸市场周边街道就开始拥堵了,卖年货的、买年货的车和人络绎不绝,把各个农贸市场挤得水泄不通。此时是各个农贸市场一年来生意最旺的时段。
与几年前不同的是,今年街道往来车辆和逛街的人少了些,好些商铺早早歇业,老板提前回老家过年去了。东兴是一座移民城市,土生土长的居民人数并不占多数,大多居民都是因在东兴工作和做生意留在了东兴。除非有生意做或其他必须留在东兴过年,否则人们还是要回老家过年的。邻居龙老板总结出根据在东兴过年人数多少,判断出一年来生意的好与否。他认为,一年来生意好,大多人都会留在东兴过年,年关前那几天的生意都不会放过;一年来生意平平淡淡,大家就早早打道回府过年了。如果龙老板此推论合理,那在其他地方应该也一样适用。
今年大寒前,学校就放假了,白天街上就有小朋友屋前院内放起了微型烟花。到了晚上,夜空中不时传来冲天雷的炸响。我想起来,也要准备点炮竹过年了。大寒第二天,我到离家最近的烟花炮竹经销店买些烟花炮竹过年燃放,来到店面,发现前几天还开门营业的炮竹店已经关门停业了。街上好些熟悉的商铺也关门了。本来以为熬过那几年就“拨开云雾见晴天”了,现实却没有想象中的乐观。我找到另一家炮竹店,虽上午九点没到,炮竹店早已开门营业了,这让我很是意外,没想到习惯睡懒觉的东兴老板们,为做节庆生意,春节前这一段时间也纷纷早起开门营业了。“难是难点,年还是要喜庆的,这是咱们的传统和习俗。早点开门,让大家买到喜欢的烟花炮竹,喜迎新年。”面对我的疑惑,女老板如是说。
为了保持空气质量,政府出台了炮竹燃放规定,城区里好些地区划为禁燃区。虽然有人认为沿海地区风速大,空气流动力强,燃放炮竹对空气质量影响时间极短,但大家还是遵守规定。但过年的喜庆不能减弱,大家照样买上自己喜欢的烟花炮竹,到禁燃区外燃放,亲眼看看新年的喜庆在空中绽放,心里祈祷前一年的霉运快走,把希望寄托在新年里,就是所谓的痞去泰来吧。
每到过年,东兴的花市特别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越南人过年都习惯在家里和院落摆上盆栽和鲜花。越南与东兴相邻的城市,盆栽和鲜花大多在东兴采购,虽然越南的大叻是东南亚很有影响的鲜花种植地,但离越南北方实在是远,运输成本高,去大叻采购远没有在东兴购买便宜。受越南人的影响,东兴居民也会在年前购买盆栽和鲜花,装点家宅和院落。
好些年前,东兴过年是有舞龙舞狮习惯的。据传,某位易学人士说,风水学上东兴镇所在地是“虎地”,龙、狮克虎,东兴不宜舞龙、舞狮,否则就会有不好的大事发生。后来,舞龙、舞狮在东兴就极为罕见了,至于是否与这一传说有关就不得而知了。
东兴人把工作和生活称为“做食”。在吃和玩方面,东兴人是不会亏待自己的。春节前,饭店、夜总会生意也明显好了起来。各种宴请大开,感谢别人一年来的帮助,也对自己一年的辛苦进行犒劳。
过年,在东兴是很有仪式感的。过年吃年夜饭,拜祖宗,拜土地,这些习俗在北部湾地区都大同小异。祭拜祖宗,让自己和晚辈们牢记自己的来处,感谢祖上的恩德;祭拜当地人称为“社王公”、“社伯公”的土地庙,就是让土地公公保佑家庭平安,社会稳定。当然,好多人还少不了带上一句,让祖宗们和土地爷爷保佑自己来年发财。
到了初二,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开始多了起来了。“拜年”就拉开序幕了。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