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晓行夜宿直奔鼓山,躲避追寻住进岩洞
萧玉堂凄凄惨惨,悲悲切切地告老还乡回到了湖南湘乡。他心情波动,有时候哈哈哈大笑,有时候又呜呜呜地号啕大哭,他又愧又恨,愧的是他没有调教好儿子萧给岩,也没有管教好两个儿媳妇,他们竟然都忽悠了萧玉堂,都离家出走遁入空门,当了和尚,当了尼姑了。咱们萧家从梁王的梁武帝后,历代先祖都是朝廷命官,可从来没有出家当和尚,削发当尼姑的。可是梁王的后裔,萧家的子孙传到萧玉堂的手,竟然将萧家的祖坟捅了一个大窟窿,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实在是愧对梁王,愧对萧家的列祖列宗了。这回一下子就出了一个剃度受戒的和尚,三个女人王氏、田氏和谭氏都遁入空门,削发为尼,有辱祖宗,有辱门庭啊!萧玉堂恨的是儿子萧古岩不忠不孝,两个儿媳妇田氏和谭氏不仅没有管好牵制住大孽不道的儿子萧古岩,竟然被萧古岩忽悠的他们打成一片,一起信佛,一起念佛经,竟然背着他萧玉堂暗暗放走萧古岩,又先后出家脱俗,遁入空门了。所以萧玉堂越想越好笑,越想越伤心,他神情恍惚,精神颓废,或哈哈大笑,或痛哭流涕。
萧玉堂始终不明白,他费尽心机,绞尽脑汁,花了三年的时间,四处打探查访,都跑遍了各地的大小庙宇,都不见儿子萧古岩的踪影,儿子萧古岩究竟到哪里去了呢?
其实,萧古岩都没有出福建,没有出福州,他就呆在福州的鼓山涌泉寺。
那天夜晚,萧古岩将他花费两年的时间和精力,写成的《皮袋歌》这本文赋,作为信物赠送给了妻子田氏和谭氏做纪念,而后交代了田氏和谭氏两人,要念佛经,要念大慈大悲观音菩萨咒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就告别出了她们消失在夜幕中走了。
夜深了,天上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夜深人静,万籁俱寂,萧古岩独身一人默默地走在旷野阡陌,或是踏进山丘林地,既听不到风声,也听不到其他的任何声响,夜特别宁静。进入如此宁静的境界,正符合萧古岩生性好静,心静如水的心境。
萧古岩自出生以来,已经十九岁了,可他除了在湖南湘乡老家时,他的叔叔带他去游览过九峰山和南岳大庙以外,他什么地方也没有去过。虽然他出生在福州的泉州,可是呆在泉州家里哪里也不曾去过。这次他出逃只想着逃到一所大的寺庙去出家当和尚,究竟去哪个寺庙他也不清楚,就是这样漫无目的地行走赶路。天黑路途又不熟悉,就这么急匆匆地赶路,只要不被家人追赶了来就万事大吉了。萧古岩沿途也遇到过一些乡村小寺庙,他倒不是怕庙小妖风大,也不是嫌庙小,而是这些小庙离家不远,不易于隐藏,生怕像那回他半夜出逃向南岳大庙逃跑一样被家人追赶抓回去,所以萧古岩只是虔诚敬重地敬拜一下庙里的菩萨就走了。
在这漫漫长路上,他一路奔坡,跋山涉水,爬坡下涧,虽然很累,但他不在乎。不过他担心的,就是怕被家人赶来把他又抓回去。因此他不管再苦再累,都马不停蹄地奋力赶路。萧古岩身上出汗了,他顾不了那么多,仍然不停地赶路。
萧古岩走在黑咕隆咚的山路上,走在山间坟茔间,要是别人定会感到阴森可怖,可是萧古岩心里没有这个“怕”字,在任何情况下,萧古岩都能心静如水。他从来就不知道什么鬼不鬼的,认为人怕鬼,鬼怕佛,他萧古岩是信佛的,念佛经讲佛法的,即使有鬼他也不怕。他认为人怕鬼才有鬼,其实佛祖知道,人死了就死了,哪来什么鬼啊?
夜半更深,人迹罕至,大山深处,正是野兽出没横行猖獗之时。萧古岩单人匹马走在这深山老林之中,就不怕被虎狼吃掉?大家有没有想想,萧古岩在与田氏和谭氏临别时,他特意带了一根手杖?萧古岩才十九岁,生的也是身大力不亏,又不是一个七老八十的人,他带一杆手杖干什么?不就是防身用嘛!诚然萧古岩虽不能像武松在景阳冈打虎一样,能够三拳两拳就把一只猛虎制服了,打死了。然而他就凭借这根手杖吓唬吓唬老虎,抵挡老虎,老虎也不敢轻易靠近他的。况且萧古岩身上还带了火刀火石,任何野兽在黑咕隆咚的夜间都怕火。一旦遇到凶猛的野兽,萧古岩只要掏出火刀火石嚓嚓嚓打出火花,燃起一堆火来,再凶猛的野兽,也会吓得跑的比兔子还快。
天越来越黑,夜越来越深,狂野山丘林地越发显得宁静,萧古岩连自己的鼻息都能听到了。为了预防家人的追赶,他还是马不停蹄地走进了另一座大山。他默默地走着走着,大概是因为他身上散发在空气中,飘逸到山间空域中,被嗅觉灵敏的野狼闻到了,突然间萧古岩发现对面不远处有四只闪着像灯笼一样的绿光。萧古岩敏感地知道他遭遇恶狼了。
萧古岩生性好静,心静如水,遇事不惊。他沉着冷静,举起那根手杖, 像鲁智深挥舞禅杖一样地舞动起来。那根黄杨木制成的沉重坚实的手杖,被萧古岩把玩的风生水起,在空中呜呜呜作响。两只恶狼看了虽不敢上前靠近,但还是瞪着一双凶残险恶的眼睛,馋巴巴地瞅着萧古岩不舍离去。萧古岩灵机一动,立刻掏出火刀和火石,“嚓嚓嚓”摩擦得火花四射,两只恶狼见了已经吓得惊慌失措,待到萧古岩燃起一堆旺火,那火光冲天,照亮了山野,两只恶狼吓得一溜烟就跑的无影无踪了。
萧古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天快亮的时候,到达了鼓山。虽然鼓山不像秦岭昆仑那样巍峨高大,但岩壁陡峭,峰峦矗立,气势磅礴,风景也是十分秀丽的。山风习习,雾气腾腾,如神仙境界,令人心旷神怡!萧古岩很累,也非常辛苦困乏,想到涌泉寺的大雄宝殿好好地睡上三天三夜,可是怎么也不见那个闻名遐迩的涌泉寺。然而他又想,就是到了涌泉寺也不能或是不合适倒头就睡。因为他萧古岩的来头不是活佛济公,活佛济公德佛配位,他在寺院的大厅中呼呼大睡,谁也管不了他,萧古岩是一个信佛之人,但还是德不配位,就没有那么大的面子。他要是不问三七二十一,倒头就在佛殿上呼呼大睡,触犯了禅宗大师,玷污了佛祖的尊严,禅宗大师较起真来动怒了,定会将他轰出寺庙,那就不好办了。于是萧古岩灵机一动,就在身边岩下的一个山洞里去睡觉了。
萧古岩一夜没有合眼,一直在暗夜的黑幕中跋涉前行,天黑路远,他又不熟悉路途,不仅赶了许多山路,而且还跟两只恶狼缠斗折腾了一番,他实在是太累太辛苦困乏了。萧古岩以地当床倒头便睡,这一觉就睡了一天一夜,当他醒过来时,已经是又一天了。
萧古岩肚子有点饿了,就采摘了一些野草野果喝了一点山泉水,吃饱喝足,走出洞,去寻找涌泉寺了。
萧古岩好不容易来到了涌泉寺的大门处,他很疑惑,这大门似乎又不像大门,就是一个空旷的洞穴,要不是抬头看见上方岩壁上悬挂着当年康熙皇帝御赐的一块烫金的“涌泉寺”金光闪闪的三个遒劲大字的匾额,萧古岩还真的不以为这就是涌泉寺的大门。
涌泉寺的香火很盛,一大早已经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远近的香客都赶来烧香敬佛了。萧古岩也就随着人流进入了涌泉寺。这涌泉寺的许多建筑都是古色古香的红砖青瓦,其形态各异,但都是飞檐走壁,不是龙飞就是凤舞,气氛庄严肃穆。大雄宝殿里面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香烟缭绕,香气扑鼻,沁入肺腑。此时此刻萧古岩再也看不见鼓山的任何一个峰峦了。萧古岩发现当时他在山峰下看不见寺庙,这回进入了涌泉寺又不见山峰了,他感到疑惑奇怪。游客香客告诉他,这个涌泉寺建筑在鼓山的半山腰,这山与涌泉寺有一些奇特微妙之处,它妙就妙在:“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
萧古岩同香客们一道郑重给达摩上了香,磕了头。他听说达摩是不远万里翻山渡水从印度第一个来到我们中国传教讲经宣传佛法的禅宗大师,实在是令人敬重,萧古岩又多礼拜了一会儿。
萧古岩随着香客们去游览了其他的景点,参谒了那里供奉的佛像。到了晚上,香客们纷纷散了,萧古岩又来到涌泉寺的大雄宝殿。拜见了正在念经的妙莲和尚。妙莲和尚问了萧古岩的来意道:“你就是萧古岩?”
“师傅在上请受萧古岩一拜。”萧古岩说着纳头就拜。
妙莲和尚说:“前天,你的家人已经来寺庙里寻找过你了,后来他们就走了。”
萧古岩感到很幸运。他把他追求佛法,学习佛学,一心想着遁入佛门的想法前前后后经历的事情一股脑儿地说给妙莲师傅听了。妙莲师傅听萧古岩这么一说,很是感慨,见萧古岩心诚意定,也就收留了他。
从此以后,萧古岩就在鼓山的涌泉寺住下来了。妙莲师傅给萧古岩一个职事的职位。萧古岩每天忙着挑水,打扫卫生等等杂事。这样过了一段时间,萧古岩想,他来鼓山涌泉寺的初衷是来出家当和尚念经修行的,就这样做做杂事,这怎么行呢?这不剃发不受戒是何道理?但他又不好问,就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实在是憋不住了,就辞职去了职事,住进山洞里了。
上一篇: 卜算子•认识我自己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