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一筐馍的恩情时常让我记忆犹新

作者:范永海 阅读:33 次更新:2024-10-07 举报

小姑婆静静地走了,永远离开了人世间,离开了所有她爱和爱她的亲人。七月初七,本是织女和牛郎相会的日子,听说93岁高龄的她却在当天下午驾鹤西去。难道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她急着要去天堂和早逝的姑爷相会吗?

听到她老人家去世的噩耗,突然感觉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揪了一下,疼得禁不住热泪盈眶:今年春节回老家探亲时还去看望她,短短半年多便阴阳相隔,下次回去只能去坟头祭拜了……小姑婆高龄仙逝,算是喜丧,从此外公兄妹五人全作古。她是外公的妹妹,在兄妹中排第五,外公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小姑婆和我是同村人,她是个慈祥的老人,非常爱后辈,喜欢帮助别人,对亲戚们都不错,在村上有口皆碑。我7岁那年外公去世,原本还算丰厚的家境因给外公治病而败落,当时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当时恰逢生产队期间,农村人要靠挣工分吃饭,我兄弟姐妹四人从2岁到9岁,都还小,外婆要在家照顾我们,爹妈去地里干活挣工分,等生产队粮食丰收后,每家按工分总数分给口粮。大人越少孩子越多的家庭分到的粮食就越少,全年肯定粮食不够吃,特别是春天青黄不接时,吃不好甚至吃不饱是常有的事,家境较好一点的当时能吃上花卷馍(一层小麦面和一层杂粮面混合起来做成的馒头),较差的只能吃玉米面做的黄窝窝头和红薯面做的黑窝窝头。我清楚地记得,有好几次,小姑婆把自己家蒸好的馍用竹筐装好送给我家吃,还有姑爷去世周年时,她把亲人们送去的祭祀油馍(条)拿出一筐送到我家里。这种恩情让我时常记忆犹新,对当时饥肠辘辘、食欲难捱的我来说,犹如雪中送炭、春风送暖!只要我家中有事,小姑婆会马上过来帮忙,包括1992年外婆去世和后来家中建房子,当时她全然不顾自己年事已高。“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每提到她老人家,我心中都有种说不完的感动。我当军官后特别是转业地方工作这五六年,只要是回老家探亲,总忘不了买上鸡蛋、蛋糕、牛奶等营养品,带上妻儿去看望她。小姑婆总是紧紧拉着我的手不停地嘘寒问暖,还急着给儿子拿零食吃。

人这一辈子要记住三句话,“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在你顺境时,别人帮衬你就是锦上添花;在你困难时,别人伸出援助之手,那就是雨中送伞。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别人帮你,你不一定会记得对方,在有难的时候你受到了帮助,你会记一辈子人家的好。所以,人这一生要常怀帮人之心,帮助别人,娱乐自己;要常怀感恩之心,回馈家人、朋友和社会,每天拥有阳光,每天都有朋友相伴,终生都有幸福相随。

听爹妈和弟弟说,小姑婆的葬礼很风光。四班响器在家门口吹吹打打,时而单奏时而合乐,四世子孙满堂祭拜,亲人们在灵柩前哭丧,一拨人刚走,一拨人又进。她葬在大马营村庄北边胡家老坟地,和姑爷合墓,送葬队伍有近400人,浩浩荡荡,引来许多村民围观。

秋天了,让微凉的秋风送去我深沉的哀思吧。小姑婆,天堂里一路走好!有姑爷和您相伴,您不会孤单的,还可以到外公外婆那里去串门聊天……下次回老家探亲,我一定会到坟头给您烧纸钱。那一筐筐的白馍、花卷馍、油馍(条)又一次映入我眼帘,来风了,阵阵馍香飘过来,香在心里了…… 

 

                        发表在2017年9月17日的《舟山日报》

                       2017年9月9日的齐鲁文学微信公众号


    作者简介:范永海,70后,河南南阳人,笔名三水、中原盆地,系中国散文网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浙江省舟山市作协会员、影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曾投身军旅近19年,目前在基层政府任职。1996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中国国防报》《散文百家》《火花》《诗中国杂志》《小小说大世界》《微型小说月报》和《舟山日报》等报刊。多篇文章曾获奖,多篇散文被收录在“书吧客作文网”“窝心美文网”和“悦读文网”,4篇小小说被收录在“高考网学习库”。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