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其他   

97-智慧的灯-正文191~192页

作者:南山草人 阅读:129 次更新:2024-08-01 举报

道果。学道之人,对于佛陀所有言说都要信顺,不要妄分权实轻重教诲无差别,譬如食蜜,碗中甜,碗边也甜。

(十二)40-42章大意:沙门学道修行不能像蒙眼转圈的磨牛那样,身体在行,心地里却没下功夫行道不在于身行,而在于心行。学道之人,就像牛负重而行行于深泥中,为了出离,疲劳之极也不敢左顾右盼,一往直前,直至脱离泥潭。沙门应当看到爱欲比陷入泥潭还危险,应当明了法界如梦如幻,应当常以佛智观察世出间法。

 

第二节《金刚经》《心经》简言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心经》,全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金刚经》和《心经》,都是佛教般若经系经文,而“般若经”是空宗代表性经典,其核心思想就是“空”。佛教的“空”,并非空无所有的意思,而是说“缘起性空”。“缘起性空”是《金刚经》和《心经》的核心思想。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所生法,都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条件具备了,也就是“缘起”了,它就产生了;条件失去了,也就是“缘灭”了,它就消亡了。世间的事物每时每刻都在生灭变化其本质性即为“空”——这就是佛教的最基本教义,即“缘起性空”教义。

《金刚经》中有句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偈语就是导修行人要扫除一切外相、破除一切执着,因为万事万物皆为“缘起性空”,并无本质性的存在不能执着为实有,所以要修持“对外扫相”“对内破执”“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心经》是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教导修行人破五蕴,以“心无挂碍”来破我执。“般若波罗密多”法门修行,启发般若智慧,照见五蕴皆空,离诸相、破我执,而证得不生不灭的清净真心,度脱烦恼生死苦海,到达究竟安乐涅槃彼岸。

世上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成,所有物质现象都虚幻不实,如梦幻泡影要成就无上觉智,就应当远离一切诸相而“无相无住”,破除一切执着,扫除一切相,以般若智慧契证空性。在修行实践中,如能真正认识到无相这个“实相”(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做到对于世间万事万物都无念无系“无住”,就可以获得解脱。

不执着外相不等于否定“相”的存在,就是说,在肯定“性空”的同时不否定“幻有”。“性空”是说一切法都没有真实的本质性,这是真谛。觉知这个道理,应该做到“无相无住”,只有无相无住,才能把握真谛。“幻有”是说一切法只是随缘生起而暂时存在的现象,这是俗谛。修行人要觉知这真俗二谛,把握好真俗二谛,“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才是修行求解脱的般若智慧。

 

第三节  《楞严经》简言

《楞严经》自唐代中叶译出即开始流行,至宋代便盛行于僧俗之间,是一部对我国佛

教有着广泛且深刻影响的大乘经典,素有“开悟《楞严》”之说。由于本经对如何“破妄显真,破魔显正”,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