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其他   

89-智慧的灯-正文177~178页

作者:南山草人 阅读:137 次更新:2024-07-31 举报

其后有承远、法照、少康等大师相继为三祖、四祖、五祖直至十三祖等。由于修行简易,中唐后广泛流行。之后与禅宗融合,形成“禅净双修”。自唐代“净土宗”又从中国传到东南亚各国,至今对我国及东南亚诸国仍有相当大的影响。

此宗所依经典主要有《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及世亲的《往生论》等三经一论。后增加《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普贤菩萨行愿品》,合称五经一论。该宗教义圆融而修行方法简便,宗旨是以信愿念佛为正行,五戒十善为辅助资粮,“乘佛愿力”为根本,往生西方净土。

 

第十四节  密宗(亦称“密教”)

先略说印度密教发展:印度密教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密教”——“正纯密教”——“金刚乘和时轮教”时期。

所谓“古密教”时期,大致相当于原始佛教晚期部派佛教时期。在这时期,咒语本来是一种远古的、流行于印度民间的原始信仰,而此时已经在佛教中出现了密宗的萌芽。但早期原始正统佛教是排斥这些咒术密法的,是后来随着佛教教团的扩大发展,行密法的婆罗门教徒进入佛教,对佛教产生影响,于是推崇咒术情况开始出现。

所谓“纯正密教”时期,是指六七世纪之后,佛教宗派分支开始密教化,由此走上了独立成长的道路。一般认为,密教是印度佛教部分支派与婆罗门教相结合的产物。圣严法师《印度佛教史》中说:“据密教传说,密教是由大日如来传金刚萨垂…金刚萨垂亲蒙大日如来的教敕而结诵传持密乘,成为传授密法第二祖。释尊灭后800年,有猛(龙)出世,开南天铁塔而亲受金刚萨垂密乘,为第三祖。龙猛传四祖龙智。再过数百年,龙智700岁,传五祖金刚智。”(见圣严法师《印度佛教史》第230--231页密教兴起并盛行于今印度德干高原等地,以具高度系统化的咒术、仪礼、民俗信仰为特征。主要信奉经典是《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等。

随着密教的进一步发展,后来又分化出“金刚乘”和“时轮教”。金刚乘是沿用了印度教的“性力崇拜”的形式,作为“成佛”的途径,实行男女双修法(印度教产生于4—5世纪,是在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吸收某些佛教教义所形成的一种新的宗教。它的教义简单明了,并和传统宗教观念相融合,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随后,密教又把世俗化、大众化的金刚乘予以系统化,形成所谓的时轮教。至此,印度密教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形态。

说中国密宗:密宗,又称“真言宗”、“金刚乘”。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善无畏大师带来《大日经》,与弟子一行译出。开元八年,金刚智与弟子不空传入《金刚顶经》,由不空译出。密教自此传入中国,后成为我国佛教宗派之一。

主张世界万有、佛、众生,都是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所造。前五大是色法,属胎藏界;其中识大是心法,属金刚界。色法、心法不二,金刚界、胎藏界为一。二者摄宇宙万有,众生心中皆具,佛与众生体性相同。

众生如果依法修“三密加持”(结手印、诵真言、观佛身),就能使身、口、意等三业清净,与佛的身、口、意相应,即身成佛。强调需经阿阇梨(教授师)秘密传授。此宗在唐代仅流行一时,不久便衰微。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