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红 米 糟

作者:王力先 阅读:54 次更新:2024-07-20 举报

  前段时间,我回到了老家贤郎村做客,友人为了招待我,特意做了一道我们小时候常吃的美味佳肴——红米糟煮河鱼。一端上桌子,那股淡淡的,香香的,酸酸的,甜甜的味道,一下子浸透了我的心脾,诱得我直流三尺涎水,忍不住拿起筷子,先尝为快。

 

      红米糟,它引起了我对生活往事的多少追忆!红米糟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善与提高,它在渐渐的退出我们当地人生活的餐桌。可是,在改革开放以前的那段漫长的岁月里,它可是我们农家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离不开它,人们都管它叫“穷人菜”。红米糟的制作方法是,将红米蒸熟成干饭,凉干后掺入自制的发酵饼,然后密封发酵2——3天,最后,加入适量的食盐、生姜末、蒜泥,装入坛子密封就酿成了红米糟。如果那一家开坛子的时候,左邻右舍都能闻到那股红米糟香喷喷的味道。

 

      小时候,我们乡下的孩子到几里外的镇上去读书,每个人都要带上一个星期的伙食去学校,家庭条件好一些的孩子,能带上一些萝卜干去学校就餐,一般人家的孩子只能带上一小坛红米糟去学校当菜送饭。日复一日,我们这些乡下的穷孩子就是这样用红米糟当菜配饭过日子,一年到头也不知道肉是什么味道。但是,我们一样快乐地生活,执着地去追求理想,不懈地去努力奋斗,刻苦地去发奋读书。要是到了星期天,我们就会三五成群,邀上几个小伙伴一起到河沟、田边去捉小鱼、小虾、小田螺、小螃蟹等,能捕捞到什么就要什么。我们回到家将这些小鱼、小虾洗干净,加上红米糟,煮上一小锅,那一餐乃是最大的口福享受,吃得简直要涨破了肚皮。我还清楚地记得,每当这个时候,慈祥的阿婆总是坐在我身边,开心地说:“吃吧,慢慢吃,多吃些,好长身子,好有精力去读书。”她那布满了皱纹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就像一朵绽开了的花朵。我也会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和幸福。

 

      说来也怪,也许是应了“糟糠出贤才”这句老话的效应吧。像我们贤郎村这样穷得叮铛响,靠红米糟当菜过日子的一百来户人家的小村子,从解放后到现在,竟然出了300多个大中专毕业生。其中,2个博士生,19个硕士研究生,158个本科生。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大中专毕业生,还有的三代都是大学生,堪称书香门第。如今,村里的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尊重知识,追求科学,讲究文明的风气。这在当地是罕见的现象。

 

      我想,除了解放后良好的教育条件和老师们的辛勤培育之外,这个功劳跟红米糟是分不开的。是红米糟养育了我们,是红米糟陪伴我们度过那清苦而漫长的岁月,是红米糟使我们懂得了“穷则思变”的道理。只有发奋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战胜贫穷、愚昧和落后。才能建立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我对家乡的红米糟有着一种特殊的深深的眷恋之情,那股淡淡的,香香的,酸酸的,甜甜的味道,始终萦绕在我美好的记忆中。


上一篇: 芭蕉,一片慈母情

下一篇: 父女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