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习琴
平时听过很多乐曲,光是巫娜的古琴曲我收藏的就有几十首。正是因为听她的琴曲,我才特别喜欢古琴的。可以说,她的每一支曲子都是声声入心的,每一个音都是摄人魂魄的。
喜欢听,却没想过要学习弹琴。尽管也曾想过,如果自己能弹出好听的曲子,会是什么感觉。
那天,云姐说让我去学古琴,她的朋友刚开的琴苑。于是,我们一起去。
第一次看到古琴简字谱,感觉像天书。
先学坐姿以及基础指法。我按老师说的,身体距离琴桌两拳,沉肩坠肘……
我有意识地做着。越是有意,越是刻意;越是刻意,越是不放松。又是一个人生中的“第一次”。
两天后,女儿发信息说要给我买一张古琴,问我是要黑色的还是棕色的。还说有伏羲式的,有仲尼式的,她看中伏羲式的,边缘有弧度,看起来比较圆润。
本是不让女儿买的。她却说,她小时候我总是尽力给她买好的东西,还让她学琴,先后给她买过两个琴。我有这个爱好,她也一定要支持我。并说,刚才在网上买过了,明天或后天就会到。
我只有谢谢她了。
古琴回来了,拆开纸箱包装,土黄底色带黑色简字谱的棉布琴包让我一看就很喜欢。掏出琴的瞬间,感觉是看到了从远古穿越而来的好友。
我发信息给女儿:很喜欢这张琴。
她回复:喜欢就好。
《世本·下篇》记载,神农发明了乐器,他削桐为琴,结丝为弦,这种琴后来叫做神农琴。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宫、商、角、徵、羽。这种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能使百姓娱乐。
关于琴身的长度,我百度了一下,好几条信息都说,是三尺六寸五分,象征一年的365天。另有,琴表面13个徽,暗合12个月加一个闰月。琴弦原来只有5根,后来周文王和周武王各加了一根弦,遂成七弦。等等。
我特意拿尺子量了量古琴,正好是三尺六寸五分。
买琴赠送的有《古琴实用教程》,是李祥霆先生编著的,包括古琴概述,基础知识,基本指法以及练习曲目等等。
其中谈到:古琴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在古代只叫做琴,或美称为“玉琴”“瑶琴”,有时也称作“七弦琴”,近代为区别于其它乐器,才习惯地叫做古琴……
书中还谈到《诗经》中“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以及东汉蔡邕,曹魏时期嵇康,春秋时期的孔子,《吕氏春秋》中的伯牙和子期等等。
闲暇时,看着教程,我练基础指法。
先练“挑”。右手中指扶在第五弦,触弦点是手指末节三分之一处,中指与弦大约成45°角。然后弯曲食指,拇指扶在食指末关节线旁边,拇指指尖不超过食指背,与关节线齐。拇指关节撑起来,用拇指的力量拉回食指,食指第二关节撑起来,让拇指和食指间的虎口成一个圆(龙眼睛),食指不触到第七弦。然后用拇指推动食指向外(离开身体的一侧)击第七弦,食指的触弦点是指甲的三分之一处,碰到第六弦,被挡住为止,食指充分伸展开,让拇指和食指间的虎口成凤眼睛。
从散挑七到散挑一,一遍一遍地练。
再练“勾”:全身放松、小手臂平放、手腕放松、肩膀放松,集中全身的力量在中指末节三分之一处,让右手掌撑起来,微微抱圆,中指向斜下方弹下来。
练练基础指法,再练在琴苑学的《黄莺吟》。慢慢地弹,权当练指法。
莲池大师说:道人鼓琴不会按,平淡平淡复平淡。平平淡淡信手弹,自觉心中脱羁绊。
我想,要到达“信手”的境界,一定是要在熟练的基础上的。
除了看着教程练,我也看李祥霆先生的教学视频。当然,主要是基础指法,如抹、历、剔、托、劈、打、摘等。
越练指法,越不想急着弹曲子,越是感觉到,练琴需要慢下来,安安定定地练。
《黄莺吟》是能弹下来,但是总感觉自己弹得不动听,更说不上韵味和意境。暂且不管这些吧,弹好只是结果,重要的是习练的这个过程,从自己弹出的每一个音里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想,今年我除了练基础指法,只学三首小曲子,《黄莺吟》《兰花花》和《秋风词》。然后每年学两首,最多三首。并且不管练什么曲子,都不奢望弹多好,只认认真真地弹每一个音。
在琴苑,我们又学了《皇帝颂》,这是我非常喜欢的曲子,所以,不急着弹曲子的我,也很有兴趣地习练起来。
前面几个小节容易些,大都是最基础的勾和挑,高潮部分就不容易弹了,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所以我们先学了前面几个小节。
我有时去琴苑,有时在家练。不管在哪里,用心是最重要的。
我们老师是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传承人,她平和,美丽,优雅,能干,真正地懂得生活,既能让平凡的柴米油盐有滋有味,又有琴和远方。她随时都会耐心地为我们答疑解惑。
但古琴必须要自己用心练、多练才行。也许,一支乐曲中的一句就足够练两三个小时,并且未必弹得多么精准。
大风起兮云飞扬……我在家里试着一个音一个音地弹,遇到没学过的指法,就在教材上找,或者看视频教程。两天的闲暇时间,基本能慢慢弹下来了。
就如学《黄莺吟》一样,我感觉要先把简字谱默记下来,在心中大致弹出来,然后再不看谱子地弹,这样感觉才好。
实事证明,这样确实不错。两天的时间,我把《皇帝颂》的谱子记下来了,之所以说记,不说背,是因为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心中有一张琴,想到一个音,心中的手就在心中的琴的某个位置了。这样一遍一遍地默想,就把整个曲子的谱记下来了。这并不耽误时间,喝茶的时候可以默想,做家务的时候可以默想,走路的时候可以默想,睡前也可以默想。
不看谱子能弹下来了。但是,很不熟练,断音,错音,时不时就会出现。我不知道要练多少遍才能弹得顺畅,只是感觉到,这打磨的过程,就是在打磨自己。也许这就是练琴的好处吧。
弹了《皇帝颂》,再回头复习《黄莺吟》,感觉容易了不少。但是再看看那些大师弹琴,那专注,那指法,那娴熟,那与琴合一的神态……那才是真正地弹琴啊。
向外看,是学习;向内看,是为了和真实的自己相遇。每当我坐在琴前,总是不急于弹琴,想静坐一会儿,调整一下呼吸,唤醒内在的琴童,和我一起习练。
弹琴,是与真我相遇的另一条路径,而我,刚刚起步。
生活不易,琴棋书画等艺术是用来平衡生活的吧。
慢慢习琴,慢慢磨砺,慢慢生活。
下一篇: 鹧鸪天·人文经济,以文化世
评论[0条]
更多>